基辛格百年之后,美国再无战略大师,他晚年为何改变对华立场?

没有熬过已临终关怀好几个月的前总统吉米-卡特,美国最后的国际地缘战略大师亨利-基辛格,走完了他100岁的漫长人生。提到基辛格,熟悉国际时政的朋友,最先想到的可能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对他国政客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很正式的称呼,但其实基辛格终其一生,都在为消除美国的外部威胁,捍卫美国的全球霸权地位而努力。
图片
美国最后的战略大师
关于这一点,我相信大家,不需要有什么疑问,基辛格对中国再了解,再支持中美发展和平友好关系,开启稳定的对话渠道,就像他前段时间访华来讲和时说的那样。他的身份也是一个美国人,而且是最最典型的爱国者。基于这个大背景,基辛格提出了极度现实主义的国际政治理念:均势理论。基辛格认为,除了美国,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应该保持一种相对均势,这样国际局势就能始终维持以美国为核心的和平稳定。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基辛格曾亲自参与过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一名因逃避德国迫害,跟随父母迁居美国避难的犹太人,基辛格加入美军之后,因为会说德语,熟悉德国的情况,迅速得到提拔,二战的最后几个月,他升任陆军中士参谋,还被任命为接管德国被占领城市的官员。按说家族曾遭不幸,基辛格完全可以对德国展开报复,但据公开资料记载,基辛格对行使手中权力非常谨慎,表现冷静而克制。
图片
二战时的基辛格
这种理性出现在一个22岁的年轻人身上,已经极为罕见,更可贵的是,他将这份理性,很好地用在了日后的政治生涯当中。基辛格正式步入政坛,恰逢冷战中期,苏联主攻,美国主守。如果任由事态继续发展,最先被压垮的,很有可能是美国。当时的基辛格40多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抓住了中苏珍宝岛事件这个天赐良机机会,力排众议促成中美正式建交,有了之后长达十余年,中美之间的蜜月期。
从这个角度看,基辛格确实配得上“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个称号,获得美国的友谊,是我们在当时苏联过于强势的大背景下,非常现实的需求。但对基辛格来说,他就顺利把中国变成了美国手里的一张牌,让美苏两极对抗,变成了中美苏三方博弈。一方面这极大缓解了美国的压力,另一方面,没有让美苏冷战突破极限,变成互扔核弹的热战,基辛格是对世界有功的。
图片
基辛格和尼克松
这件事情,就是基辛格“均势理论”的完美体现,而同一时期,中东两次爆发石油危机,加上第四次中东战争,基辛格说服尼克松不惜成本支持以色列,并开启“旋风外交”,和沙特达成“石油美元”协议,则是他“唯美国利益至上”的最好证明。
他和布热津斯基两位地缘政治战略家,主导了冷战后期,美国一系列重大外交政策,实现了拖垮苏联,让美国坐拥“世界霸主”地位的目标,但他和布热津斯基也都算错了一件事,中国发展得太快了。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说我们国家花20年,走完了西方国家200年走过的路,基于这种经验主义,包括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在内的美国政客都认为,中国还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的积贫积弱,中国拥有的只是庞大的国土面积和人口规模,未来几十年内,都不会对美国构成实质威胁。
图片
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
前苏联解体之后,美国仍把战略重心放在防备俄罗斯重新崛起,操控中东局势,以及渗透欧洲上。我们则趁机加入了WTO,当时,中国的人均GDP只有1053美元,和洪都拉斯、尼加拉瓜一个水平,到20年后的2021年,已经上涨到12617美元,GDP总量更是在2010年就超过日本升至世界第二,2021年超过整个欧盟,前面只剩下一个美国。
按照“均势理论”,此时的中国,已经和当年的苏联一样,对美国的“全球统治地位”形成了威胁,于是近些年,已经90多岁的基辛格突然拿出了“反华”的劲头,一再强调美国不应继续制裁俄罗斯,而是应该跟俄罗斯搞好关系,联合普京和亚洲其他国家,打造一张针对中国的包围网。
图片
晚年的基辛格
大家发现没有,这个战略和上世纪70年代,美国“联中抗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但现在的美国还是当年,正处于“黄金时代”的美国吗?很遗憾,已经不是了。不仅经历了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2008年经济危机后的美国,再也没有那么多战略精力可用于分配,美国从政坛到民间,常年的“反俄宣传”,也让基辛格“跟俄罗斯联手”的构想成为泡影,在如今的美国政坛,别说什么战略大师,甚至连最基本的理性都不存在了,他们甚至开始指责基辛格,就是你,你才是中国崛起的罪魁祸首。
现实主义和均势理论,本身就是要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做出动态调整,绝不是单纯的划分阵营,可惜从特朗普到拜登,他们都不明白这个道理,或者说不想明白,于是基辛格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图片
基辛格和不争气的拜登
结果呢?拜登煽动俄乌冲突,没能拖垮俄罗斯经济,颠覆普京政权,反而给这个本来处在困境中的“帝国长子”打了一针强心剂,巴以冲突“意外爆发”后,拜登又一边公开支持以色列,一边私下劝内塔尼亚胡赶紧走人,如今世界格局动荡。布热津斯基最担心的“中俄伊结盟”已经有了雏形,美西方国家传承几百年的离岸制衡,也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有点玩不下去了。
我们不知道,步入人生最后几个月的基辛格看到丑态百出的拜登政府,会作何感想。但我想他对美国的热爱,终究不会变。至于我们中国人,更不应该单纯把基辛格看做一个亲中、亲俄派,他的外交策略,全部基于美国利益,不管是拉拢还是打压,都是想要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明谋。
图片
一路走好,伟大的对手
所以我们应该祝基辛格一路走好,他是一位光明磊落,值得尊重的对手。而在他之后,美国估计,也再不会有谁,配得上战略大师这几个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