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辛格去世:见证中美关系发展,逾百次访华,最后一次是今年7月

忽闻噩耗传来,促成中美建交的关键人物,中美关系的重要见证人,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逝世,享年100岁。基辛格的去世也让人们再次开始重新审视在风雨飘摇中蹒跚前行的中美关系。
亨利·基辛格是在德国出生的犹太人,1938年移居美国,后来在那里考入哈佛大学并加入了美国国籍。从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到美国国务卿,基辛格以其卓越的才华和常人难以具备的眼光受到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赏识。
图片
尼克松在任期间,美国政府获得了两大外交成就,一个是结束了长达十几年的越战,让美国将腿从这个战争泥潭里拔了出来;另外一个就是同中国恢复联系,尼克松还历史性地访问了中国。而这两件事情都与基辛格密不可分,基辛格还因为出色完成与越南的谈判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
当然,基辛格一生中最重要的成就仍旧与中国密不可分,以至于他的名字已经和中美关系紧紧联系在了一起。基辛格曾经也坦言,中国对他非常重要。基辛格承认中国是美国的重要对手,但是他坚决反对美国将中国视为敌人,与中国保持良好关系是美国最重要的战略原则之一。
上世纪七十年代,国际格局风云变幻,同时又异常复杂,很少有人能够真正看清楚在波云诡谲的风暴中,正确的道路究竟在何方,亨利·基辛格就是当时世界上能够以冷静的目光看清楚道路的人之一。
图片
当时号称世界超级大国的美国危机重重,十几年的越战将美国拖入了泥潭,中东产油国联合起来对付美国,导致西方世界爆发能源危机,美国经济被拖入滞涨之中。
正是在如此艰难的局面之下,基辛格大胆地向尼克松提出,美国应该和中国恢复联系,以应对挑战。这种想法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甚至是具有颠覆性的,因为彼时中国和美国关系并不融洽,甚至近乎于处于对立的局面。
一个是资本主义的领袖国家,另一个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中坚力量,而且两国还在朝鲜交战过,中美两国可谓是针锋相对的敌人。但是,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永恒的只有利益。
基辛格的大胆建议得到了尼克松的采纳,经过一系列的缜密准备,1971年7月,基辛格借道巴基斯坦秘密飞抵北京,与中方高层进行秘密谈判。而正是这一次密谈,为后来的尼克松访华、中美建交以及中美数十年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片
据统计,基辛格曾超过一百次来到中国,而这些访问对巩固中美关系起到了巨大积极作用。他曾经与中国多位领导人进行深入交流,是中美关系的重要见证人。为此,周总理还将基辛格亲切地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近两年来,中美关系再次面临挑战与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曾经一度相持不下,甚至达到了剑拔弩张的境地。7月份,基辛格博士不顾百岁高龄毅然飞抵北京与中方高层进行交流,不难看出基辛格真心希望能够再为中美关系缓和做出一点贡献,中方高层也对基辛格的真诚和贡献表示了高度的赞赏。
基辛格博士与世长辞,是中美关系发展历史上一个重大损失,所幸现在中美之间的关系已经出现缓和迹象,让人们重新看到了中美之间的希望。
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不想与任何国家为敌,但是现在很多美国政客执意将中国视为最大的对手和敌人,并且妄图采用遏制和胁迫的方式迫使中国屈服。这种选择和行为是注定要失败的。
图片
如今的美国政客应该虚心向老一辈的政治家基辛格学习,真诚体会前辈们的良苦用心。一个国家不可能永远强盛,也不可能依靠恃强凌弱而长久存在下去!中国也不是那种畏惧强权的国家,只有合作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