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月宝宝长成“长头娃娃”,医生3D打印重塑“圆头”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30日讯 刚满10个月牛牛(化名)出生就头型异常,随着成长,更是额头越来越鼓,头部前后越来越长。家长辗转来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就诊,确诊牛牛为颅缝早闭。所幸发现及时,医生通过对颅骨的3D打印重塑,帮牛牛恢复了圆形的头颅。
当家长抱着牛牛找到省妇幼神经外科问诊时一脸愁容。家人告诉主任医师马云富,孩子出生时头型就不对劲,现在头部左侧形成一个斜面,整个头也越来越长,还时常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追光追物也不合格。凭借多年的临床经验,马云富判断孩子可能是颅缝早闭,通过检查及全面评估,确诊孩子患有矢状缝早闭。
“颅缝早闭是一种颅骨先天发育障碍性疾病。头颅畸形与发生早闭的颅缝有关,单条颅缝早闭症中较为常见的是矢状缝早闭导致的舟状头畸形,一侧冠状缝早闭所致的斜头畸形。”马云富介绍,牛牛是矢状缝颅缝,导致头颅向前后方向生长,向左右方向生长受限,影响宝宝智力及行为能力。颅缝早闭导致的头颅畸形主要靠外科手术治疗矫正与处理,手术越早越好。
图片
马云富在为患儿做颅缝再造手术。
幸运的是,牛牛就诊及时,还有颅缝再造手术的机会,但此手术难度较高,患儿年龄小、体质较弱、耐受力较低,极易发生感染和出血的风险。马云富带领神经外科团队对可能发生的所有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制定了周密的治疗方案。
10月23日,在麻醉医师的保障下,马云富用3D打印的头颅模型为牛牛顺利完成颅缝再造手术,术后第二天就可以进流质饮食,术后9天拆除手术切口缝线,头部CT显示牛牛脑部受压痕迹消失。昨日,术后一个月复查,牛牛头型已基本恢复正常。
马云富提醒:“要重视婴幼儿头颅畸形的筛查及颅骨重塑矫形治疗,根据颅缝早闭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颅缝早闭会导致孩子颅腔体积受限,引起颅内压升高、发育迟缓、智能低下、精神活动异常、癫痫发作等症状。宝宝出生后,一定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头型有没有异常,如有异常,要及时就诊。手术治疗的最佳年龄为6—9个月,1岁以后有颅内压增高症状和视力下降者,仍应考虑手术治疗。
(长江日报记者张鸣 通讯员秦斯 黄洁莹)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