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师”——100岁老人基辛格去世背后,是美国时代落幕?还是国运到头?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29日,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在康涅狄格州家中去世,享年100岁。
图片
基辛格,一个仿佛穿越时空的名字,因为写在新中国历史课本中,所以家喻户晓,似乎总是和毛泽东、周恩来、尼克松等关键人物联系在一起,以至于我们听到这个名字时,往往还伴随着一句固定搭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现在美国,配得上这名号的不多了。
基辛格去世,意味着美国有脑子政治家又少一个。很多人都有个错觉,以为美国政界蠢货越多,聪明人越少,对我们越有利。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美国不是普通存在,它是一个巨人,巨人没脑子不代表威胁会消失,反而会让其危险程度成倍增长。
图片
而理性政治家追求谋利最大化,懂得看清形势知进退,如此才有谈判余地,最大程度避免直接冲突。从这个层面来说,虽然基辛格未必是好人,但确实是值得打交道的“老朋友”。
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亨廷顿齐名,常被喻为构建美国全球霸权秩序的3大“国师”,毕生为美国制定世界规则、确保全球霸权服务,核心原则总结起来大概是“确保世界秩序稳定基础下的美国优势”。这套理论运作体系过于庞大复杂,甚至可以单独开课,这里就不赘述,我们依旧简单说说他在那个时期里的军事动作。
图片
首先,基辛格对中国不可谓不重视,其内在逻辑是对核武器的重视。基辛格认为,从二战以及后续其它区域战争来看,常规战争最后结果,是战败方投降或毁灭。这种后果不会导致战争破坏无限扩大,引发新世界大战。而一旦其中一方具备核能力,并且有视情况使用核武器的决心,常规战争就会受到这种核威慑牵制,胜负就有别于与常规战争,如此就达到维护国际稳定战略目的。
为此,他不仅一手推动中美建交,在担任尼克松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期间,还制定对苏联缓和政策,以求缓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紧张关系。他参与战略武器限制谈判,并在1973年与苏联达成《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反弹道导弹条约》。
图片
对于大国,基辛格在军事上保持理性克制,伺机而动,而对于小国,那就是一副面目了。
1969年,基辛格时任美国国家安全助理,以铲除越南基地为由,悍然轰炸柬埔寨。轰炸历时14个月,美军出动3600多架次B-52轰炸机,导致几十万无辜平民死亡。
1971年,第3次印巴战争期间,基辛格也不顾美国国会、政府、民众,甚至是军方反对,执意将“企业”号航母战斗群开到印度洋,随时准备武力支援西巴基斯坦。这一度引发美国国内社会舆论空前撕裂,闹到行政系统几近瘫痪,直接导致美国历史上第4次经济危机。
图片
当下巴以冲突愈演愈烈,各方推动停火举步维艰,而当年基辛格在巴以问题上也有建树。
1973年赎罪日战争,阿拉伯联军以埃及为首对以色列发动突袭,第4次中东战争爆发。基辛格当机立断,顶着欧洲盟友反对声浪,高调军援以色列助其夺回失地,不惜引爆第4次石油危机。
不过,事后基辛格也强硬要求以色列放弃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并在停火谈判时发挥重要作用。才有了以色列和埃及于1978年在戴维营签署协议,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以换取埃及承认以色列独立和后期边境长久和平。
图片
1975年12月,基辛格随福特总统在雅加达会见时任印尼总统苏哈托,讨论并同意了印尼侵略东帝汶行动。所以,就在基辛格离开印尼仅6个小时后,印尼军队直接空降东帝汶首都帝力。随后20多年压迫和反抗中,东帝汶三分之一人口被屠杀,而印尼军队几乎所有武器,都来自美国。
所以,这才是真实的基辛格,坚定奉行“现实政治”,每一步都为美国霸权主义服务,并且可以不择手段,不局限意识形态,很难说是对是错。当你强大,他可以与你谈笑风生,煮酒论剑;当你弱小,他也会如恶狼扑上,杀伐果断。
图片
对我们来说,他既是“老朋友”,也是值得尊敬的对手,正如他那一套“均势平衡”理论。只是,如今世界形势早已不复当年,他离去也不会造成任何变化,但也代表着那个黄金年代最后一批理想主义美国人,已逐渐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