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长跑,《宁安如梦》跑进爱奇艺“荣誉殿堂”

图片
轻舟已过万重山
作者 | 陈 丹
封面来源 | 《宁安如梦》官微
临近年关,爱奇艺再度诞生了一部热度破万的作品。
11月首周开播的《宁安如梦》,热度峰值达到10310,最高单日播放量破亿(云合数据)。在2023年爱奇艺尖叫之夜上,这部剧和《狂飙》《长风渡》《莲花楼》等其他三部热度破万的剧集一起,进入了爱奇艺的“荣誉殿堂”。
爆款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能够进入金字塔尖的殿堂作品更是可遇不可求。因此,很多人相信“一剧一命”。但对《宁安如梦》的制片人全浩进来说,做项目更像是一次长跑,面对不可知和不可控的困难,需要保持稳定和专注。
破万之路,《宁安如梦》看似顺遂,一路走来也充满了艰辛,是平台工作室团队跑了一场为期3年的马拉松。
用尽全力,拼一拼上限
接通雪豹财经社电话是在《宁安如梦》收官前两天,爱奇艺芝麻荚工作室制片人全浩进刚从澳门回到横店。这部剧不仅在尖叫之夜拿下了“年度观众喜爱剧集”等荣誉,在其他核心指标上也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播出期间,《宁安如梦》云合最高市占率达到35.2%的新高,成为今年继《狂飙》之后爱奇艺又一部日播放量破亿的剧集。根据云合数据,从11月7日上线到11月29日收官,该剧播出期间共登顶日榜20天。
在爱奇艺站内,该剧热度也高开高走,首播当日热度值突破7000,次日破9000,最终峰值达到了10310。如果以最高热度排行,《宁安如梦》位列爱奇艺历史第六位。
在国内每年生产的几百部剧集中,古装题材剧占据了大多数。这个类型受众规模庞大,但赛道也十分拥挤。如此高的市场供给量之下,观众每年能记住的作品并不多,而爱奇艺的初衷是希望做一部能够让观众记住的剧。
图片
2020年3月,全浩进团队第一次接触《宁安如梦》的原IP——《坤宁》,便看到了这个故事的潜力。
《坤宁》原著100万字,故事架构清晰,人物众多且丰富立体,关系交织缠绕,人物命运不可捉摸,戏剧张力十足。在全浩进看来,这些都非常有利于影视化改编,且与市场上同类型的题材有着很强的区隔。
选择IP需要慎重,之后的每一步同样艰难。
全浩进告诉雪豹财经社,项目的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难点,最重要的是在一开始就要抵制住诱惑,要有勇气选择走难走的那条路。“做剧本、谈演员、码班底……这些环节中哪一步畏难了、偷懒了,等到播出的时候都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荧幕没有藏拙的地方,观众远比想象中更聪明。
譬如,在剧本开发上,为了最大限度地尊重原著,并符合影视创作的规律,编剧团队做了扎实的改编。编剧先是将全书中的名场面提炼出来,并通过研究原著粉的发言和讨论,总结出了名台词表格。为了深挖原著人物内核,编剧在创作之前先完成了人物小传,丰富人物弧光。
拍摄过程更体现了什么叫“细节是魔鬼”。
2022年5月,《宁安如梦》在横店开机,9月杀青,经历了横店最为炎热的4个月。但拍摄中需要处理很多冬天的戏份,姜雪宁在新年围炉庆生的名场面,以及与谢危、燕临、周寅之吃烤肉的场景,就都是在40度的高温下完成。拍摄时,演员们不停地流汗、补妆,但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个唯美的场景。
图片
《宁安如梦》雪夜围炉 图源:爱奇艺
全浩进始终记得圈内一位前辈讲过的一句话:对制片人而言,能做的是把握一部剧的下限。但他还是希望能用尽全力,拼一拼上限。
破万的最后一里路
好内容是基础,但营销同样重要。
在播出前,《宁安如梦》的预约量已突破740万,成为爱奇艺站内预约量最高的一部剧。除了原IP和演员所带来的热度外,爱奇艺宣推部门有意识地把宣传前置,也为预约量的积累贡献不少。
对于《宁安如梦》这个项目来说,小说本身就有影响力,白鹿、张凌赫等主演也有一定粉丝基础,因此开机后关注度居高不下。在已有热度的基础上,如何维持粉丝对这部剧的期待与好奇,是一门技术活儿——什么时候释放物料、释放什么物料,都需要细细把关。
早在拍摄之初,爱奇艺就一直在设计未来的宣传应该怎么做。在拍摄过程中,就有意识地通过一些重要节点释放剧照、片花等物料,比如开机、杀青、不同的节气、爱奇艺世界·大会、悦享会等。
对制片人来说,项目的筹备、拍摄过程虽然千头万绪,但当作品投向市场时,还是压力最大的时刻。
带着740万的预约量,《宁安如梦》播出第二天便热度迅速突破9000。但过了这一水位,越往上升越艰难。《宁安如梦》播出后的一周,热度一直在9000档盘桓,距离破万只差临门一脚。这时候,如何能让热度发酵、剧情破圈,营销的作用异常关键。
在这一阶段,平台及时调整宣传策略,不断寻找可以破圈的点。为调动网友参与的积极性,官方发起了一系列引导观众参与二创剪辑、CP投票、为人物写判词的活动,带动了一波“自来水”安利。
此外,《宁安如梦》在播出之初便开设了主要演员的角色号,与剧粉互动。通过贴合剧集人物关系的互动,类似“姜雪宁是张遮铁粉”、“谢危燕临是姜雪宁铁粉”等话题,引发剧粉发散讨论、二创玩梗。
图片
截至11月29日,微博宁安如梦主话题阅读量超过100亿,抖音宁安如梦主话题的播放量达到120.7亿。剧中的高光场景和台词成了年轻人“玩梗”的新对象,模仿视频层出不穷,成为新一代社交IP。
剧中名场面“苦果亦是果”,在大学生之间引发了二创风潮,裂变出男寝版、高数版、英文版、方言版,热度甚至从短视频平台溢出至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这些二创短视频热度的发散亦体现出了剧集的破圈轨迹。
有趣的营销方式让观众与剧玩在了一起,灵活的排播方式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宠粉”。随着剧情的发展发酵,观众追剧热情不断走高,喊话加更的声音不断。为了回应粉丝的喜爱与期待,爱奇艺立刻安排1314不断更“实力宠粉”,并通过与艺人白鹿的一次有趣互动透露出这则消息。
11月12日,白鹿微博@爱奇艺,“宁真的不考虑连更吗”,马上获得了爱奇艺的回应。消息一出,翘首以盼的剧粉,雀跃不已。通过这样拟人化的互动方式,平台与粉丝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
图片
此外,剧综联动的方式也进一步助力《宁安如梦》的热度一直维持在高水位。
当前的周播剧一般都采用了播四停三或播三停四的更新方式。在剧集停更日,播出的综艺能够维持剧迷的积极性和热情。
更重要的是,《一百万个约定之宁安如梦》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更为多元的售后形式。剧集的制片团队也深入综艺制作,综艺与剧集相互呼应,内容“一脉相承”。就像综艺中演员的出场亮相特意与剧集里的人物出场做了“衔接”,剧中的友情线、爱情线、人物关系在综艺里也继续沿用,增强与剧粉的“连接感”。
此外,主创团队还广泛征集了用户诉求,一些剧集里无法呈现的内容,在综艺里有了续集。譬如,剧中的感情线、爱情线在综艺里延续,CP粉不间断“磕糖”的需求得到满足,剧粉也得以“圆梦”。
全浩进告诉雪豹财经社,每个团队做剧的时候都是奔着做精品、做爆款的目标去的,但过程中会遇到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和困难。如何修正、克服,十分考验团队心态。他和团队随时做好了打一场逆风仗的准备。
做剧本如此,现场拍摄如此,营销同样也是如此。
轻舟已过万重山
在《宁安如梦》播出后,经常有人过来打听制作和宣传的承制方是谁。全浩进坦言相告:这都是爱奇艺自己的团队,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平台全自制剧。
《宁安如梦》从立项、剧本、选角到拍摄,都由团队全程主控。而支撑这些工作室、制作团队有序运转的,是爱奇艺的中台机制。从剧本评估、制片管理到宣传推广,爱奇艺内部形成了一套标准化和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机制。
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去剧组探班时,他特别喜欢在导演监视器后面待一个小时,“作品最终呈现的情况也就八九不离十,心里有底了”。
去年夏天,《宁安如梦》《长风渡》《莲花楼》同时在横店开拍,龚宇同时探班了这三个剧组。这三部剧最终都热度破万,与《狂飙》一起,进入了爱奇艺的荣誉殿堂。
这不仅仅是运气使然。
图片
《宁安如梦》白鹿剧照 图源:豆瓣
爱奇艺首席内容官王晓晖曾在此前的采访中提到,爱奇艺的中台机制,能保证筛选出来的故事,基本都在A+水准以上,“至于能不能播到S级那就是命了,是玄学”。有些戏放在这个档期就火,放在那个档期就火不了,这也是影视行业的魅力所在。
虽然播出时各种因素不可控,但作为平台方,爱奇艺试图通过一系列手段,为好内容保驾护航。
在《宁安如梦》开播初期,爱奇艺首页给出了六个屏幕的推荐位,同时通过极具视觉效果的“海报式美学霸屏”和剧名大字等方式吸引站内用户点击。自《狂飙》开始,类似的推广方式便被证明是有效的。通过站内最大程度地引流,可以让好内容口碑发酵,帮平台留住用户。
图片
剧综联动的方式,也让内容的商业价值获得了最大化。《宁安如梦》的衍生综艺《一百万个约定》上线24小时热度突破8000,剧综联动的影响力已经实现了真正意义上1+1>2的效果。这一开发模式,目前已经被运用于多个IP。
对长剧创作者来说,每个项目从筹备到播出,都需要两三年时间,这是一场耗费青春和心血的马拉松。过程中即使有过苦痛和意外,一旦冲过终点,一切便一笔勾销。就如尖叫之夜当晚,白鹿斩获“尖叫女演员”奖项后在感言中所说——“轻舟已过万重山”。
享受过那一晚的狂欢之后,创作者们再次将心态调回新的起点,奔赴下一场马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