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香,东方嗅觉密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之前在法国留学读建筑,因为读设计自然对生活美学类的东西产生了兴趣,接触了大量手工艺产品,本身也收藏了很多日用器。慢慢的和很多手工艺人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做了一个叫做Made culture的机构,通过展览和纪录片等方式,对一些手工艺或者传统品牌追根溯源,也去寻找如何令传统手工艺更好的当代化,能够适应现在的生活方式。2020年我回到北京,对于传统调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此契机,我结识了张梵老师,了解到调香也是一门兼具文化、历史、生活方式的丰富门类,这么有意思的东西一定要传达给大众,我们就开始了一系列关于东方调香的讨论。
图片
图片
严格来说我不算是出身香道世家,我们家族更类似于香料商。我们浙江人跑来跑去比较多,我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就去了越南经商,买了一些名贵木材回到国内,我跟着他去东南亚那些国家转,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到了沉香,耳濡目染受到些影响。大学的时候在浙江农林大学学习,虽然在校期间接触了很多香料与木材,但那时还不太了解沉香与中式的调香。直到毕业之后承家业做了沉香原料的生意,才开始逐渐走上这条路。大概在2012年,我应出版社的邀请,开始写作一些包括沉香在内的收藏书籍,于是慢慢进入到对这些材料的文化价值的挖掘,进而也逐渐开始做一些中国香文化的研究。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左到右依次为:沉香、甲香、芒硝、檀香
(张梵提供)
图片
我算是一个子承父业的“香二代”。我父亲是国家改革开放之后成立香精香料调香专业后的第一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国企工作,又在1994年创建自己的香精公司。在大学时代我的专业是化学,也是在为接班做准备,在此之后有一个契机让我正式入行,就是替父亲去参加原料产地的考察,那次考察对我触动很大。当我向团友介绍自己时,说我是来自中国香精公司的二代,然后很多人热情响应说,“我也是二代”,但是他们60多岁,胡子都白了。那些老爷爷们是香精香料家族企业的二代、三代甚至四代,可见在西方,这个行业的发展历史多么悠久。
图片
2015年,冯天乐参加的“IFEAT Study Tour”官方海报
图片
图片
引导张梵走向东方调香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对于木料的了解,事实上正是因为东方调香术的核心就是木头。比如我们常说的沉香、檀香。不同产地,不同的时期所产生沉香的味道是截然不同的。不同气候环境下生长出的芳香植物决定了不同的萃取方式。喜马拉雅山脉以东的湿润地带孕育更多水溶性的芳香植物,需要用水煮的方式来释放,比如中国东南沿海的茶;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干燥地带孕育更多油溶性的芳香植物,需要用蒸馏的方式来萃取,比如摩洛哥的玫瑰。东方香更多取材自木结香和草药。
图片
英国香水
19世纪
瓶高11.5厘米,底径6.3×4.8厘米
故宫博物馆馆藏
图片
沉香木雕牡丹花纹瓶
故宫博物馆馆藏
以整块沉香,取材料本身的纹理雕做而成。
图片
我们越是在研究区别,或者说去进行对照的时候,越是发现相通的地方要比区别多。相通的东西最终落实到嗅觉上。回归到嗅觉本身,那就是嗅觉与人的关系,或是人与自然关系。
从技术的角度来说,东西方调香术的区别应该是蒸馏技术的应用与否。精油起源于11世纪的阿拉伯,植物提取物通过蒸馏萃取,得到精油。中国的植物提取物通常通过水煎、煮出来的。精油之于西方,相当于中药之于中国,最早都是卫生医疗用品,用来治病。后来十字军东征,欧洲人从阿拉伯学来技术,大概在1370年出现了以酒精为溶剂的现代香水的雏形。最早的香水叫“匈牙利水”,是献给匈牙利女王的。也是用于治病的“小药”,可以内服,也可以外用。比如治疗偏头疼、皮肤上的一些问题,还可以用来洗澡。
图片
匈牙利女王 圣伊丽莎白
图片
“匈牙利水”香水标签
图片
温莎肥皂
图片
温莎肥皂
图片
“让沐浴成为一种享受”
图片
Packer's Florida Water Soap 是最纯净、最精致的清洁成分与精炼植物油和化学纯甘油的组合。
左滑查看更多
英国人发起卫生学革命,提倡勤洗澡,更发明了私人厕所。卫生学革命逐渐影响到整个欧洲,1880年以后,私人浴室和私人卫生间基本在整个欧洲普及。在这样的背景下,香水在卫生防疫上的作用被削弱。取而代之的是香皂的问世,代替当时不加香的马赛皂。
为什么蒸馏技术在西方得以普及,在中国没有普及呢?其实蒸馏技术在宋朝就已频繁传入国内,但是国人用香一直使用隔火熏香的方式,后来变成线香、木粉燃香。我跟张梵的共识是,以喜马拉雅山脉作为一个分水岭,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夏天是炎热潮湿的,而阿拉伯地区、地中海地区的气候的夏天是炎热干燥的。越干燥的地方越容易得到偏向油溶性的精油,越是潮湿的地方越容易得到水溶性的提取物。
图片
蒸馏术
图片
隔火熏香
《老子玩琴图》(局部)
唐,周昉(传)
弗利尔美术馆藏
图片
图片
我们说香水是个“舶来品”,不光是说它的产品形态,更多的是说那些味道,包括与味道对应的词汇。用客体化的感官词汇去精准地描述主观感受,这种思维本身就挺西方的。蒸馏技术发生在西方的文化土壤当中,所以那些基本调香的嗅觉词汇也来自于西方,来自于他们的生活。所以我们用到这些基本词汇时没有记忆,因为没有体验过。我们为什么会觉得在香这个领域当中有非常鲜明的文化相对性?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味道就只存在于属于它们的环境当中。这是文化区隔,也是生活经验区隔。
东西方感知世界,感官的重要性顺序是不太一样的。西方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这个轨迹奠定的基础就是“视觉至上”,这个是西方思想,起码是希腊思想的起点。以此为基础,到后来的文艺复兴,尤其是启蒙运动,更加奠定了视觉中心主义。从西方角度来说,视觉是主动的,是探索的。反观中国,在文化传统当中显然更加强调整体的身体体验。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在“五感六觉”的界面上进行交互。所以,可以说西方体系与世界的关系,重点在于——“我要观测你”“我要理解你”“我要改变你”,是主体性向外的过程。而东方体系可能更加强调的是“相遇”,是参与,是彼此交融。嗅觉、味觉、触觉,这种感官在东方,尤其在中国的文化当中,显得比视觉更重要。相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我们有一个更加强调整体“身体感”和“体认”的文化特点。
图片
《春闺倦读图》(局部)
清,冷枚
天津博物馆藏
图片
《高士延清图》(局部)
南宋,佚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静室焚香之根源
“焚香必于深房曲室,矮卓置炉与人膝平,火上设银叶或云母,制如盘形以之衬香,香不及火自然舒慢,无烟燥气。”
——颜持约《香史》引自《新纂香谱》
图片
东西方对于香味的感知和理解的区别,从根本上是两种不同文化对于如何观察世界,体验世界的区别。但是两者又有非常近似的发展脉络,调香术的出现,最初离不开宗教,然后是清洁,最后到个人体验。其实和现代思想发展的规律是重合的,从一个大的神,到一个小的我。其实中国也经历了一个非常相似的过程。
图片
图片
《竹涧焚香图》
南宋 马远
下图为局部
图片
中国传统香的世界是很丰富的,历史也十分久远,现在发现的较早的焚香器皿能追溯到石器时代,到了商周时期,中国人的用香就已经有很明确的脉络了,最初是以祭祀为主的。到了先秦之后,用香开始变得生活化,也有了相关的很多记载,比如《诗经》、《楚辞》等内容中就有相关的描述,人们将自然界的各种芳香植物佩戴在身上,以寻求精神和物质的需求。时至今日,这些习俗依然保留在南方的很多村镇中。
图片
《清明上河图》民间的香料铺(局部)
宋 张择端
中国人对香料使用的文化与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底层逻辑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倡导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中国人很多艺术、生活、精神内容都离不开这个,假如人与自然不能处于平衡的状态当中,那这个东西就不灵,比如说中医,很多人说中医不灵,中医用的药材如果不是自然的,不是道地的,年份不够或者药性不够,那医生技术再高,也是没用的。和香、制香也是如此,所以你让中式的调香师加皮革香或加点什么合成香精,他很反感,也排斥,因为这就怕坏了他的认知,他的审美,这个原因就是源于他要遵循“天人合一”。人与自然之间合一,没有主客体的区分,因为人属于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观念落在香气上也是很重要的。比如,中式和香做桂花的气味,会拿去和龙井茶融合,叫桂花龙井,花和茶组合,它是自然的组合,它是一个很容易让中国人接受的味道。
另外一层是香文化和美学的关联性。这也是从先秦发端,逐渐到唐宋时期开始盛行。第一是中式香的视觉形态美感,例如隔火熏香、打香篆、佩戴香囊等,这些都是中国最常规的用香形态,它和生活审美有密切的关联性。同时中国人在用香的过程中,也有很强的包容性,在挂画、插花、静坐的时候都可以用香,一旦香和礼仪及生活美学融合,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中国古代的贵族用香。
图片
沉香木如意
清代
故宫博物馆馆藏
图片
青釉香炉
成都华通博物馆
香在中国有这样一个意义,代表了生活的富裕,富裕之后才会有精神追求,才会用香。譬如我们所说的“书香门第”,这个词不一定指这个家庭很有文化,但一定是说这个家庭很富有、有身份,因为书和香都是贵族的东西。所以在汉代丝绸之路开始后,就从西域贸易来的一些名贵香料:像沉香、檀香、乳香等。于是自汉代一直到清代的宫廷,都留有使用这些香料的记载。这方面,用香代表了一种贵族的审美和生活方式。
中式香发展到文人这个阶层,大约是到唐宋时期了。文人用香也向西方一样强调用香清洁,但清洁在中国不单纯指空间的除秽,还有一个清净内心的作用。从文人用香的形式和作用来讲,例如,写字的时候、抚琴的时候去焚香,用于保持心净。文人用香的生活美学,是强调文人这个群体通过香,提醒自己具备的一个较高的道德水准。我觉得东方的文人内核是很克制的,因为这种克制,东方的气味大都是内收的。比如说沉香和檀香,它就很内收。比如藏香,它的原料里边有的是臭的,是苦的。但是中国人就会有这种“审苦”的情节,可以警醒自己,让自己的内心不要乱,要干净下来。
图片
《听琴图》(局部)
北宋 宋徽宗赵佶 
图片
图片
我始终认为,如果我们去描述东方气味,那必然离不开考古的过程。关于调香,我们国家留下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是气味不能只存在在文字当中,这可能是我们三个人最大的一个共识。只有先搞清楚“过去”,我们才能谈“将来”。否则,关于东方就只能是通过别人来阐述。事实上,西方也有相当多关于“东方”香的尝试,那其中很多都是他们的想象,必然充斥着误读的部分。
图片
我想“灵性”是一个关键词,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生活”。如何看待生活美学,这是东西方特别大的文化差异。从康德所谓“纯粹理性批判”的思想开始,他有过一个断言——“所有的香都是臭的”,这句话的基本逻辑是说——美是琢磨出来的。而嗅觉因为过于个体化,没有办法达成主体间的共识,所以没有办法进行嗅觉的审美活动或审美价值评判。中国的文人,从魏晋到唐宋,他们都是非常讲究生活美学的,或者把生活当成一个美学体验。我想,东西方文人最大的区别就是西方人更喜欢琢磨,而东方人更注重感受。
图片
图片
香型分类当中,其中有一类就叫“东方香”,其实是早期西方人对于神秘东方的想象,也体现了当时西方人“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心态。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东方文化始终是西方香水的挪用的一个客体对象,包含着各种想象。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对于理性的反叛。有时我们会闻到一些西方调出来的东方香特别重、特别腻、特别甜。
图片
图片
我认为当代必然是更加个人的。这种个人化表达,也是我们可以在东方调香中去尝试的。因为它更加艺术,更加偏向个人感受和体验的传达,不是像照相机的完全还原,而是像绘画,描述的视角取决于作者的生活经验。
图片
我们做传统文化的所有行业,当代化是要做的:第一个部分,我们要先抛开古板僵化的传承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们内容,但没有要求我们千篇一律。就像没有人规定宫保鸡丁一定要加黄瓜或是花生米,每家做法都会有点区别,所以它一定是有改良空间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平衡,不能改得和传统香大相径庭,也不能做得曲高和寡,所以说传统文化的当代化,是一个需要慢慢磨合的过程。很幸运的是,现代技术可以满足古典和香无法完成的技术,我们也会用到像鸢尾、依兰这些比较“不中国”的元素进去,这就是我们在磨合传统香的当代化。我们能做的,是保证它的内核,是符合我想做的那种中式内核的东西。第二个部分,是视觉的改良,我们可以有当代设计元素的融入,让它的吸引力更加的多样。香的内容也可以是有视觉的,有听觉还有味觉,可以是动态的,比如展览。最终,理念也要当代化,中国香很多理念很经典,比如“天人合一”就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理念,起码它到现在还没有落伍,依然是一个很前沿的思想。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正在策划的一系列展览就是在聊现代主义和香水之间的关系。我们希望香水能够让大家到现场去体验,我们的使命是先要把嗅觉记忆在大家的脑海当中建立起来,帮助大家进行更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我们还计划明年在法国做一个关于东方调香的展览,把对东方调香的研究整理成果展示到法国去。
图片
古方复原
图片
当时学调香时我意识到香氛行业如今是以西方为中心,于是我开始对东方香感兴趣,而后做了“东方嗅觉美学库”的整理,去发现和挖掘典籍、生活、自然里的中国气味。当中国香文化自然而然地发展,大家感受到嗅觉不仅仅是一个品鉴的对象,更是一个感知世界的媒介,它可以调整我们对世界和生活的看法。其实大部分的当代中国调香师都有这个意识,只不过大家各自的表述可能不太一样。从“气味如何与我们的生活发生关系”这个角度来讲,不需要我们太担心,只要把文化传承好,然后把我们的一些文化自主性做出来,就已经很有启发性。
无论西方的香,还是东方的气,本不是衣食住行的必需品,却让人在不同的时间脉络和空间语境里过得雅。一种气味营造一种氛围,一种香原料释放一个植物小宇宙,其实自古以来,从东方到西方,人们渴望以各种植物芬芳制造梦境,调和幻觉,或许只是因为——人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我们庆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古今皆可用,东西妙相遇。
我们在当代寻找传统的生活智慧、古雅趣味、精湛民艺,并以敬畏之心去复刻、推广、传承,希冀它们在迭代更新的流转中永续下去,正如东方香在香氛产业兴起的今天带着古人的智慧回归到今人的生活。我们从未停止过关于“如何更好地生活”的思考,所以,就是现在,是时候离开屏幕,回归大地,回归“天人合一”,回归到更有感觉的灵性生活气氛里,让世间万种芬芳带我们前往万种意境。
策划丨津梁工作室
撰文|郝曼宁
统筹|ovelar
海报设计|So Creative Studio
运营|Tiffany
微信设计|Mika Zhang
部分图片由 李雅微、张梵、冯天乐 提供
《民艺永续》是ELLE津梁工作室内容IP之一,我们携手左靖工作室共同设立专栏叙事,通过民艺新美学、民艺新产业、民艺新可续三个板块,持续性地观察、记录国内民艺产业涌现的新生力量,摸索手艺背后的造物观念及精神遗产在当代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启发“民艺”重回当代生活现场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