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作业操作证岂能加钱包过?

□丁家发
由于特种作业容易发生事故,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上岗作业。然而,这一规定却被一些人利用,加钱包过、高价免考、制贩“李鬼”假证等乱象层出不穷。有律师表示,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涉嫌违法。相关工作人员提醒,学员应通过正规渠道参加培训,避免上当受骗。(12月1日《工人日报》)
特种作业操作证不仅是职工的上岗证,也是安全生产的保障证,相当于一根规范作业的“安全绳”,以保障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然而,多加钱就能包过,甚至考试时不用本人到场也能拿证等乱象,拿到的高特种作业操作证,显然是一根假的“安全绳”。特种作业操作证岂能加钱包过,如此乱象必须予以严厉整治和杜绝。
特种作业包括电工作业、焊接与热切割、高处作业、制冷与空调作业、煤矿安全作业等。由于特种作业容易发生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设备、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相应资格,拿到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然而,一些机构唯利是图,承诺加钱考试就能包过。其利用很多学员对考试形式和内容不了解、重实践轻理论、不想在考试上花费过多时间等心理,大肆收割学员“韭菜”敛财。而有关部门在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信息宣传和考试流程上可能存在不足,未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给想考证的人。加上监管机制上存在漏洞,考试和颁发过程中监管不严,监考人员可能被贿赂或利用,帮助考生作弊或找人替考。这些都让一些人盯上特种作业证考试这块“蛋糕”,通过种种暗箱“运作”帮学员拿证而从中牟利。此外,有机构承诺办理的是特种作业操作证,学员收到的却是其他证件,也有一些机构则更为大胆,直接伪造特种作业证发给学员。
诸多乱象导致学员拿到的特种作业操作证,与假证没有多大区别,实质上属于无证上岗,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不仅自身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威胁,一旦不规范作业导致安全生产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用人单位或许认为,为作业人员购买了相关保险,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由保险公司负责赔偿。殊不知,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如果保险公司查明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是花钱买来的或属于假证,实属无证作业的情形,不再保险公司的理赔范围内,则由用人单位自行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根特种作业的“安全绳”,对安全生产非常重要。
特种作业的“安全绳”不容造假。对此,监管等部门绝不能袖手旁观,必须出手严厉整治。首先,及时公布考试流程等信息,消除学员的信息差,让一些机构无机可乘;对一些培训不规范,或加钱直接提供特种作业操作证的机构,予以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惩罚。其次,对接受贿赂、帮助作弊和制售假证等违法人员,依法追究法律责任,进一步加大其违法成本;同时,对屡教不改的违规违法机构,吊销其培训等资质,从而倒逼机构规范培训等行为,杜绝弄虚作假甚至发假证等乱象。此外,涉及特种作业的施工单位,也要加强监管,对作业人员的特种作业操作证等进行严格考核和审查,凡不合格或属于假证的,一律不得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作,以消除安全生产隐患。总之,这根保障安全生产的“安全绳”必须系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