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勃勃的印度海军扩张计划丨军事

图片
2023年8月17日,加尔各答,印度海军新战舰INS Vindhyagiri号驶入胡格利河(视觉中国/图)
近日,印度海军提出购买法国Scalp远程巡航导弹的需求,希望使用这款导弹作为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配备的26架“阵风”-M舰载机的标准反舰和对地攻击武器。乌克兰一个月前曾使用Scalp巡航导弹摧毁了一艘正在克里米亚船坞中维修的俄黑海舰队潜艇,这是目前为止唯一一艘被巡航导弹击沉的潜艇。除此之外,Scalp导弹还精确命中了黑海舰队的司令部大楼,在实战中表现可谓是相当出色。
然而这并非印度近期唯一向法国采购的海军装备,2023年10月28日印度海军刚刚向法国政府提交了26架阵风舰载机的采购请求书,可见印度正准备将舰载机全面更换为法国阵风,而不是升级使用多年的俄制米格战机。
采购计划绝不简单,这是印度雄心勃勃的海军重整计划的一部分。
2022年,印度海军中将阿金德拉·巴哈杜尔·辛格(Ajendra Bahadur Singh)曾对媒体表示:“一些海军舰艇将在未来几年内退役,同时还会增加一些舰艇,我们希望在15年内(至2037年)海军舰艇的数量能达到200艘以上。”
自1948年印度独立以来,印度海军一直希望成为一支拥有142艘舰艇且同时运作两艘航母的蓝水海军,但迄今为止印度海军也只有132艘左右的舰艇,200艘海军舰艇的目标似乎有些难度。
印度海军扩张的难度远非数量与200艘相差甚远的问题,而是印度不仅需要在15年内增加68艘舰艇,且需要在这15年内将海军主战装备大部分北约化。这也就意味着,印度现役的主力舰艇中至少要淘汰掉三分之一,也就是超过40艘,才能完成初步北约化的目标。这样的话,印度必须在15年内装备超过100艘舰艇,而印度现在每年装备新舰艇的速度大约为4艘左右,按照这个速度,印度海军恐怕只能保持现在的规模,更何况印度宏大的装备扩张计划中还包括新建一艘航母,这无疑是难上加难。
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印度的海军重整计划也可能并没有其宣称的那么宏伟。印度海军长期依赖俄罗斯供应装备,而俄罗斯在战争中损耗巨大,苏联时代的大型水面舰艇的配套供应链大半在乌克兰境内,自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已经无法获得乌克兰的配套产品,导致其大型水面舰艇连大修保养都存在困难,未来可能无法再为印度持续供货。
此前印度与俄罗斯合作“超日王号”航母改造项目时,进度拖沓且严重超支,印度当时已意识到依靠俄罗斯难以为继,因此已经开始有自行建造大型水面舰艇的产业规划。无奈当时印度因为核武器问题遭到美国的制裁,只能将就与俄罗斯继续军事合作。
而近年来随着与美国的关系急速升温,印度的海军装备自造计划正在加速。
2022年印度科钦造船厂有限公司(CSL)制造的第一艘本土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正式服役,标志着印度具备了自己建造航母的能力——尽管这艘难产的航母从开工到正式服役一直延误工期,印度海军为此足足等待了17年。不过与航母相比,印度国产驱逐舰的建造历程可以说相当顺利,首舰从2011年立项到2021年服役,仅仅用了十年,且正在以每年一艘的速度不断下水。
目前印度已经自行建造了3艘7000吨的维沙卡帕特南级驱逐舰,该舰具备隐形的外观和神盾防空系统,印度宣称其国产化率达到了75%,是印度军舰国造的典范。由此可见,印度造船业至少在建造驱逐舰这个级别的大型主力舰上,技术和建造能力已经问题不大。
另一个利好印度造船业的事情是印美2021年签署协议,宣布印度将成为美国海军在印太地区未来的大型装备维护中心。2022年美印2+2部长级对话宣布,美国有意考察印度造船厂。紧接着,美国海军查尔斯·德鲁号(T-AKE-10)停靠在卡图帕里造船厂进行维护和修理。
这个协议意味着美国将会帮助印度提高大型军舰的维护、建造能力,甚至直接提供技术合作,让印度掌握美国大型军舰的建造和维护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和管理流程。从日本和韩国的经验来看,美国在朝鲜战争后在当地建立的合作武器装备维护基地,都对当地造船业技术的提升和管理流程的优化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韩国这种二战后才独立的国家,自身工业基础薄弱人才匮乏,美国提供的技术支持对其工业体系的建立至关重要,而得益于此,韩国也建立了自己的军事工业,甚至现在已经开始成为新型的武器装备出口国。
尽管印度的主战装备自主制造能力长期较差,却不得不承认其至少在海军装备方面已经具备了自主制造能力,剩下的问题则是如何对接美国标准,从而成为美国全球军事装备后勤维护体系的一部分。考虑到印度的经济发展势头正盛,且美欧对其的技术限制几乎完全解除,因此用15年替换掉原有的苏俄体系,让其海军装备西方化是可能的,至少在维持现有规模的情况下吐故纳新是完全可以实现的目标,至于是否能够扩张到200艘舰艇的规模,则还要看印度造船业的执行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情况。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在西方技术的帮助下,印度海军舰艇的作战效能肯定会大幅提升,这也是美国与印度军事合作希望达成的目标。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朱江明
责编 李屾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