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本海默两难问题

诺兰导演的神奇之处在于,他能让那些平时不看电影的人也能走进电影院,例如这部《奥本海默》。
图片
《奥本海默》这样一部缺乏传统商业元素的R级片,却一举跻身2023年全球票房前三,难以想象除了诺兰,还有哪个导演能够做到?
看完这部长达三个小时的传记电影,可以总结出一个道理,奥本海默是一个充满着各种矛盾的人,而诺兰则是一个擅于将原本矛盾的故事讲得更加“矛盾”的导演。
奥本海默首先是一个理论物理学家,其次才是“原子弹之父”
纵观奥本海默的履历,他先后在哈佛大学、剑桥大学和哥廷根大学深造,并且最终以量子力学论文获得了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29年,奥本海默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并创立了“奥本海默理论物理学中心”,使得伯克利成为了世界理论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
几乎很难有人了解理论物理学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因此导致了普通人对于理论物理学家的崇拜,牛顿、爱因斯坦、霍金,这些光辉灿烂的名字在民间就像神一般的存在。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奥本海默在加州大学的办公室隔壁,就是著名的欧内斯特·劳伦斯实验室。作为理论物理学家的奥本海默每次总是西装革履的经过,礼貌地参观一下劳伦斯博士的实验室之后,回去继续自己的理论研究。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爱因斯坦在电影中的出现,这位现代最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在电影中永远都是在散步,似乎对于奥本海默和他主导的“曼哈顿计划”漠不关心。
作为现代美国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为世人公认的最大成就却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实验,“曼哈顿计划”。终其一生,奥本海默也没有凭借他在理论物理学上的成就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世人记住奥本海默的却是一项伟大的应用物理学成果。
图片
图片
“曼哈顿计划”的结果,是否与奥本海默一开始的期望一致?
电影关于奥本海默早期在欧洲的求学经历的情节,让观众从一个侧面了解到核物理学发展的历史,而这门学科日后影响了整个人类社会。
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E=mc2;
1932年,英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成功发现中子;
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首先在实验室中发现核裂变。
重金属元素(例如铀金属)的原子核因受到中子轰击产生核裂变,过程中质量转化为能量,全世界物理学家瞬间通过质能方程E=mc2得出一个简单的数学结论,核裂变能够产生天文数字量级的能量。而此时距离1939年9月的二战爆发只有不到一年时间,尽快将这个科学发现武器化成为了交战双方的当务之急,于是一场核物理竟赛在同盟国和轴心国的科学家之间展开。
参与“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对于核武器的态度,电影没有给出太明确的描写,然而有一点是明确的,电影最为浓墨重彩的情节就是1945年7月15日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而对于美军不到一个月之后向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的事件只字未提。
在电影有限的几场关于核武器伦理的讨论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奥本海默的疑惑,为什么一场原本可以局限在实验室中的科学竟争,最后演化成一场造成大量平民伤亡的军事行动?
“曼哈顿计划”的结果,是否与理论物理学家奥本海默一开始的期望一致?电影中出现了1945年10月杜鲁门接见奥本海默的情节,奥本海默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说出了那句“我感觉我的双手沾满了鲜血”。
图片
图片
奥本海默两难问题
诺兰导演的《奥本海默》,整部电影在两条风格迥异的线索中展开,暗合着著名的“奥本海默两难问题”。奥本海默领导下的“曼哈顿计划”,以及他在战后接受各种审查,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在电影中,前一条线索相关情节都是彩色画面,而后者全部是黑白画面。
1945年,奥本海默辞去“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的职务;
1947年,奥本海默出任美国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
作为“曼哈顿计划”负责人,奥本海默对于原子弹的研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然而作为原子能委员会总顾问,他却成为氢弹计划的反对者。
由于纳粹德国科学家首先发现了核裂变,为后来的“曼哈顿计划”在道义上提供了足够的理由,尽管最后承担核爆炸后果的是远在亚洲的另一个二战轴心国日本。电影中,奥本海默对于在实战中运用原子弹的解释是,“我不知道我们是否会妥善使用它,但是纳粹一定不会”。然而这个解释无论如何都无法套用在战后的氢弹计划上,这也导致了奥本海默在战后所表现出来的截然相反的态度。
图片
图片
结语
“曼哈顿计划”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实验结果被用作实战的核试验,而作为“曼哈顿计划”负责人的奥本海默所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并且此后他的一生都受此困扰。
人类是否可以使用毁灭人类的办法来拯救人类?
奥本海默两难问题!
#奥本海默#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