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9点,仪征首映!

心有一束馨光,
用真情点亮万家灯火。
根据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周维忠先进事迹改编拍摄的
电影《光明使者周维忠》
将于12月4日晚上19:00
在仪征宝能影城首映
图片
《光明使者周维忠》由江苏天联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和仪征市扬子文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参与联合摄制并提供专业指导,是仪征历史上第一部由本土公司摄制,以仪征人为主人翁的院线电影
图片
电影内容简介
《光明使者周维忠》用一个个感人故事带领观众回顾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电网农电员工周维忠同志的模范人生。影片中,周维忠是五保老人的“电儿子”,是残疾青年的“电爸爸”,是老百姓心中的“光明使者”。
点击查看预告片↑
主人公原型事迹简介
图片
周维忠,男,汉族,1969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国网江苏电力扬州仪征市供电公司滨江业务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江苏省仪征市沿江村“驻村第一书记”。
图片
一线情牵 微光长明
2008年的一篇报道《一线情牵灯长明》,将默默无闻的周维忠带到了公众面前。这是我们可以找到的关于周维忠的最早宣传资料,它记录了周维忠用一个善意的“谎言”为绝境家庭点亮希望之灯的故事。
图片
小久亮和他的“电爸爸”
二十多年前,村民唐永富患有眼疾,娶了一个智障妻子,生了一个智障儿子叫“久亮”。唯一健康的女儿秋霞,15岁离家打工,从此音信全无。
1998年夏天,是周维忠干农电工的第11个年头。得知唐永富家拖欠电费300多元,周维忠就前往唐家了解情况。眼前的景象让周维忠愣住了——唐家屋顶看到天,地上长青苔,唐永富一人种3亩地,家里仅剩几袋稻子。老唐一摊手:要么卖粮,要么断电。
图片
周维忠为小久亮购置新衣、采买年货
往事浮现在周维忠心头——小时候家里经常断粮,必须挨家挨户去借,兄妹四人都怕难为情,只好抓阄。想到这里,他做出了一个决定。
再来唐家抄电表时,周维忠从工具包里拿出火腿肠、饼干,小久亮狼吞虎咽。周维忠对老唐说:“你家有困难,公家帮你减免了电费。”
图片
小久亮和他的“电爸爸”
老唐激动得连连拱手作揖。他哪里知道,根本没有什么“减免政策”,他家欠下的电费,是周维忠自掏腰包垫上了。周维忠还把唐家人当成亲人一样照料,叮嘱村头的小卖部:“唐家吃的、用的,都记在我账上。”
村里人都说周维忠认了个“傻儿子”,而小久亮却当了真,一口一个“电爸爸”。
质朴信任 重如泰山
周维忠所在的沿江村,共有15户孤寡残障家庭,20多年来,他垫付电费超12万元,为孤寡老人拨亮了生命的灯芯,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周维忠为“外快儿子”。
图片
自唐永富家享受用电减免政策以来,村里的五保户问周维忠“我们能不能也得到照顾”,周维忠直接点头。他的抽屉里,锁着一摞摞泛黄的“特殊档案”,那是150多本存折,最多时有700多本,都是村民委托他存钱代扣电费的凭证,这一本本存折背后体现的是沉甸甸的信任。
图片
其实,政府最近几年才出台电费减免政策,农村分散供养的五保户家庭每月免费用电15千瓦时,超出的部分至今还是由周维忠垫付的。
凡人善举 一生诺言
再美丽的“谎言”,总有被“戳穿”的一天。
2008年春节前夕,年近八旬的郭敏忠托人写了一封感谢信,颤巍巍地送到供电所,感谢周维忠长期照料,也感谢政府的减免政策。一封感谢信揭开了周维忠隐瞒了10年的“谎言”,媒体纷纷报道。
图片
相关媒体报道周维忠事迹
央视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这样点评:生活中很难用物化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强与弱,周维忠虽然并不富裕,但他用一颗宝贵的爱心帮助弱者,而且一帮就是10多年,这本身就是一种内心的强大。
近年来,农电工待遇提高了,家里的债还清了,女儿大学毕业也工作了。帮孤寡老人垫付电费,不再像往年那样吃力了。一家人接力把那句“善意谎言”变成了“一生诺言”。
劳模行动 履责奉献
周维忠的荣誉档案见证了他履责奉献的点点滴滴。多年来,他先后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道德模范”、“中国好人”等荣誉。2020年11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21年11月获评“全国道德模范”,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图片
2022年3月,周维忠被扬州市委组织部任命为驻沿江村“第一书记”。同年6月,他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新的身份赋予周维忠新的责任,他始终不忘为民服务的初心,在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带领沿江村的百姓勤劳致富。
维系百姓,忠于初心
从一人,到一家人,
再到一支队伍,
他将星星之火汇聚成了一束光,
又将这束光一点一点向周围延展,
照亮更多人和自己前行的路。
部分内容综合扬州档案方志
编辑:亦亦
审核:徐昊晨
监审:王良生
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