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声丨1字悬赏10万元,我们为何要破译甲骨文?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沈琳
破译一个甲骨文可以获奖10万元的“悬赏令”!
中国文字博物馆近日发布《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
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浩瀚宇宙。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这种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文字,记录着3600多年前古人如何认识和表达世界。
据统计,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4400多个,取得共识的破译字仅占三分之一。一字“千金”,破译甲骨文为何这么难?今天的我们,又为何要克服重重困难破译甲骨文?
图片
考古人员手拿刷子清除文物上甲骨文上沙土,图源:视觉中国
“通关密码”难在哪里
如果要给甲骨文破译难度做个等级划分,最初始级别,你我或许都能猜出一二。比如,方形圈内一横,为“日”,弯月之形为“月”,两条横线为“二”……
不过,这十万元的奖金可没那么好拿。
要知道,早在2016年,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开出“悬赏令”,至今也只有一人成功拿到。2018年,由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蒋玉斌凭论文《释甲骨金文的“蠢”——兼论相关问题》获得。
破译甲骨文为什么难?
“容易的已经被破译了,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古籍研究所教授周忠兵告诉记者,这些未被破译的“硬骨头”,已知线索较少,或者出土的甲骨不完整,难以辨别,有些是后世不再使用的“死文字”。
“有些字当时所代表的事物,如今已经不见了,这个字自然就被废弃掉了,要想一对一翻译,就非常难。” 周忠兵解释。
此次,周忠兵的考释文章《出土文献所见“仆臣臺”之“臺”考》成为拿到“悬赏令”的研究之一。他破译的甲骨文字形之一是这样写的:。
两个“臣”字相叠,右边一个“子”字的符号。这是什么字?周忠兵给出的答案是“臺”(“台”的繁体字,以下称为“台”)字。
图片
周忠兵破译的甲骨文“台”
“台”是古代对奴隶的一种称谓,光看这个甲骨文符号,你可能根本想象不到这和“台”有什么关系。而周忠兵撰写的论文,则从形、音、义多个角度对这个字第一次做出了完整的解释。
历时多年,破译“密码”的关键在于周忠兵敏锐得发现了一处矛盾。
“‘台’作为一种身份低下的奴隶,它在传世文献中的用例甚多,但在出土文献中的用例目前学界考定者只有四例,可谓罕见。相反,与“台”词义接近的“臣”、 “仆”,它们在出土文献中的用例很多。”在论文开头,周忠兵提出疑问。
据此,周忠兵推论,对于甲骨文、金文中有一些用作“台”的文字以往未被准确地考释出来。周忠兵进一步解释,商周时期,臣、仆、台三者在出土文献中分别表示身分较高的家臣与身分低下的奴隶。“臣字本义是睁开眼睛专注看,此字从两臣,表示瞪大眼睛更为仔细看,可对应《说文解字》中的‘眙’。眙从台得声,所以甲骨文、金文那些文字可以通假为‘台’。”
这样的解释放到古文里,此前难以释读的句子一下子就通了。例如,甲骨文中有“赐台”这样的用例,说明“台”可像物品一样被赏赐,证明其身份低下。
“一系列释读形成了完整的证据链,环环相扣,相互验证。不仅成功破译了不少甲骨文句,同时,还进一步论证了商周时期,奴隶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身份,有助于我们了解商周的社会阶层。”中国文字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
无文字不历史。甲骨文就像古人留给我们的“通关密码”,一旦破解,就能架起沟通古今的桥梁,我们得以跨越时空,走进古人的世界。
图片
河南殷墟甲骨文,图源:视觉中国
中华文化的根脉  
紧张的战事、神秘的祭祀、肃穆的占卜……刀笔留痕,甲骨呈奇。中国文字博物馆展厅里的一片片甲骨,仿佛一片片拼图,还原了3600多年前,一个鲜活的商朝世界。
在甲骨文出土之前,关于商朝是否真的存在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千古之谜。
1899年夏天,金石学家王懿荣意外发现,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有类似古文字的刻符。就此,“一片甲骨惊天下”,沉睡千年的甲骨文得以被发现。
100多年来,每一次考古发掘,每一次释读,都伴随着喜悦与孤寂。约16万片甲骨,诉说着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这些被发现的甲骨文,将有文字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1000年。
“甲骨上记录的王的名字,与《史记》中商代帝王名号大致吻合,这证明了史记内容基本真实。”在周忠兵看来,随着甲骨文的发现与破译,不仅“实锤”了商朝的存在,也为后人了解商朝文明提供了重要依据。
图片
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室内展厅,图源:视觉中国
周忠兵给记者展示了一片甲骨,上面了记录了商王狩猎当天一则惨烈的“朋友圈”。“中间这一横是车轴,断了,人仰马翻了。”周忠兵说,在这片甲骨的背面,还记录了当天的天气。东边有乌云,北边却出现了彩虹。
甲骨文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闪耀中华文明的智慧之光。从已识别的甲骨文文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或用字方法,记录了商朝的战争胜负、祭祀祖先、农业收成、气象变化,乃至生育、疾病等等社会生活。
一种文字伴随文明而生,历经数千年依然不朽。
众所周知,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的四大古文字,分别为古埃及象形文字、古巴比伦楔形文字、古印度哈拉帕文字和殷商甲骨文。其中,甲骨文是世界唯一真正延续至今的文字。
从甲骨文、金文到大篆、小篆,再到隶书、楷书,结构几乎未变,形态则化繁为简,文明得以传承。中华文明也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
“文化的传承靠汉字,这种传承,传的是中华文化的基因,浸透着物质情趣和精神风貌,是祖先在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人生观、审美观的重要体现。”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曹锦炎说,从这个意义上说,甲骨文作为最早的汉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是观察中华文明早期形态的重要窗口。
图片
“殷墟文渊”甲骨文大数据平台
甲骨文“活”起来
新时代,对甲骨文的研究和传承正焕发新机。
在甲骨文的故土河南安阳,在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用数字技术,高清还原甲骨拓片。更新进实验室建设的甲骨文大数据平台“殷契文渊”,这是全国唯一免费且容量最大的甲骨文数据库。
“先后出土的甲骨文,收藏于16个国家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数据库解决了人工查阅耗时长、有空间限制等问题。”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甲骨文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主任刘永革介绍,数据库将世界各地的甲骨文著录、文献收集起来,建立甲骨文字形库,从2019年10月上线,截至目前,共收录甲骨著录152种、图像23万多幅、甲骨文准确规范的字头4000多个、学术论著3万多种,并且还在不断充实。
刘永革和记者透露,目前,数字赋能甲骨文研究还在加速。“殷契文渊”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甲骨自动缀合和计算机辅助考释等,为甲骨文研究提供智能化服务。
“在16万片甲骨里,去找一个相似的字,人工去查根本没法做,但是人工智能可以做到。”刘永革说。
从新时代看中华文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今天,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
图片
甲骨文表情包,图片来自网络截图
而另刘永革没想到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对甲骨文感兴趣。最古老、难懂的“天书”近年来成了流行的“国潮”范。
古老的甲骨文,搭配上多样的色彩和变化的图形,再结合时尚的网络用语,摇身一变就成了社交网络表情包。
动画片、互动装置、拼图游戏……如今,古老甲骨文可不单单在躺在博物馆的龟甲、兽骨上,被束之高阁,各类文创产品和应用,拉进了这一古老文化与大众之间的距离。
文化基因如同一条纽带,连接我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甲骨文正成为中国文化的超级IP。”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原博士生导师陈年福教授告诉记者,他的学生李右溪,毕业后做起甲骨文科普短视频博主,他还鼓励学生们开设科普甲骨文的微信公众号。
“文化自信要建立在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认知上,先要了解、喜欢,才能真正拥有文化自信。” 陈年福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