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手艺留住城市的记忆,愚园路上鞋匠、裁缝和锁匠的故事(一)

小吴鞋匠铺
姓名:吴兴祥
性别:男
年龄:53岁
户籍:扬州
从事行业:修鞋匠
从业时间:20余年
如果不必在室内占据一方天地,仅有一块招牌就能成店的话,那么“小吴修鞋铺”几乎算是一家百年老店了。
“店”最早就搭在愚园路1088弄的大梧桐树下面,从他父亲老吴做鞋匠的时候就在那里了。老吴13岁从扬州来上海学手艺,修了60多年鞋,如今已经告老还乡了。
他的儿子吴兴祥从老家来接替父亲的营生,一干又是20多年。
说是修鞋铺,其实也修其他东西,箱包、雨伞甚至衣服拉链。
时代不一样了,顾客的要求也不同了。从前的人只要修好了经用就行,现在的人在牢固的基础上还要外加一层美观的需求。有时候,这层需求近乎苛刻。
这些天吴师傅遇到一桩烦心事:先前有个年轻女客人拿了自己的包来修,他事先和对方讲清楚,手工缝制的线脚会大一些。客人一口答应,他于是收下60元修理费。来拿包的时候,客人却不满意了,就逼着他退钱。他提出折中办法:拆了重新缝。还是不同意,并且不依不饶打了12345。
最终由居委会上门进行协商,解决了纠纷。
图片
“我什么人都见过,”吴师傅说,“有的人你问他收1元,他说你抢钱;有的人你收2元,他直接给你一张100的不让你找钱。真的什么人都有,但总的说来还是好人多。”
他觉得要别人尊重自己,得有一个前提,就是自己先要把事情做到位。就像给他100还不让找的那个老太,其实只需装个拐杖底部的小垫。“但这个东西我没有,我就特地放下摊位带她去外面买。买了回来,再帮她装起来。”
虽然经营的只是一家小店铺,但因为爷俩手艺都好,因此多年来被客人口口相传。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所以他的客人里面,附近居民反而比外面来的少。
有些鞋和包是真的贵,他修过最贵的一双鞋是一个老外带过来的,原价3万元。问他修这种名牌的时候会不会手抖几抖,他说,便宜的怎么修,贵的也怎么修,一视同仁。3万元的鞋,收费60元。人家却爽快递来100元,不用找。
“你们知道名牌拿去店里修是什么概念啊?”吴师傅印象里有只编织包,“它是编制皮的,知道它是名牌,但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不像香奈儿这种,能叫出名字。”旁边有人调侃他,“吴师傅,蛮懂经的。”他笑笑,“牌子不太懂,但是一看就知道皮的好坏。”
他继续讲编织包的故事,“这只包客人拿到店里去修,一问,1200元。人家介绍她过来,我这里开了多少钱,你们猜猜看。”他笑眯眯地比出一个数字。“40元?”“对。”
修好,完全不着痕迹。客人一高兴,又连续来了8天。今天一双鞋,明天一双鞋,最后把新鞋都拿过来,要他把鞋跟换掉。
“关键编织的东西本身就好弄,它就是一块皮磨破了,我剪块颜色一样的皮,把它粘上去就可以了。有些东西你不懂,做的人懂,很简单。”他并无意神化自己的手艺。
费劲的时候也有,修得最久的一双鞋,花了他6小时,最后收了300元。也是一个老外送修的,鞋面都已基本烂了。“照理说花300元也能买到一双不错的,但因为是对他有重要意义的鞋,所以情愿花这点钱修。”
客人对于鞋子珍惜的心情,让吴师傅感动。所以哪怕再吃工夫,他也定归要帮人家弄好的。
他的客人里多的是老外,好在如今科技发达了,他们靠手机就能交流。他要说什么,手机里打进去,自动翻译。老外再打一句进去,翻译成中文。毫无障碍。
不管是本地人还是老外,来过了一次以后就成了吴师傅的回头客。“我们做生意,原则问题就是一定要把东西做好,让他们下次还想到这里来。不然我这个靠百年的老店,是开不了这么久的。”
有客人坐两个小时地铁专门到这里来,一来就带着七八双鞋子。“我这里给他修,他在附近吃吃逛逛。弄好了,再把他喊回来。他后来和我说,其实自己楼下就有修鞋铺,但有的时候就是信任和不信任的问题……”
一个上了年纪的女客人来拿上线的鞋,他从柜台里拿出鞋。“我用黑线上的,”他对客人解释,“本来的线太亮了,我就用黑线上了一圈。”
客人拿着鞋左右看看,眉开眼笑地说了句“哦哟,还好穿穿!”“有的穿了,”吴师傅对她说,“你看这一圈一圈,绝对放心好了……”
图片
和我们聊天的工夫,店里客人没有断过。我们问他平时有没有徒弟搭把手,他摇摇头:“现在年轻人没人肯学了,百年老店到我这里应该结束了。”
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人只能管好自己,管不了其他任何一个人,到时候跟我也不搭界了。”他说。会遗憾吗?他不遗憾。“总会有其他鞋匠传下去的,这民间高手太多了对不对?比我们厉害的高手太多了。”
他心态很好,“你遗憾什么呢,自己能做的时候把该做的做好就可以了。我管不到下一代,管不了对不对?我的心态就是到自己为止了,趁着还能帮别人的时候就多帮帮。”
图片
在这条弄堂里,熟悉的老客都叫他小皮匠,很多老人是从前他父亲还在的时候就来光顾他们生意的客人。老人们经常找这个小皮匠做点其他事,平时来的时候就多给三五元,关照“小皮匠不要找了。”
“我说实在的,人家要我修的东西你想都想不到,我还帮过人家修过马桶盖子,你相信不?这里人都蛮好的,但老人年纪大了,是勤俭节约的。拿个马桶盖子来,我照样给人家修。我也不怕难为情,也不怕丢丑,也不怕晦气。怎么办?毕竟他们年纪大了。”
图片
考虑到附近老人多,他在店里专门贴了一张纸:九十岁老人免费服务。
“我觉得一方面是自己心态好,一方面也是一种情怀。因为我在上海这么多年了,对上海比对老家感情还要深了。我在老家30年,在上海也快30年了,我相当于把上海当成自己的家乡了。”
他在街道做义工也做了20多年了,平时学雷锋、建军节等纪念日,全部免费提供服务。
“结束以后发20块面包券给你,但这不是面包券的事,这是一种感情对不对?这条弄堂接纳了我父亲和我,自己也想要做点奉献。”
去年上海疫情,吴师傅在街道里做志愿者。他有一个老乡,当时也在外面做工,但他有收入。“做了31天,拿了18600元。他跟我吹嘘,我就跟他说,‘你拿了18600又怎么样?你18万都买不到我这张纸。’”
这张纸,他说,就是他作为志愿者的荣誉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