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是如何衰落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如何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碎

引言
大英帝国,这是一个深刻的影响了人类近代时期发展进程的名词。而大英帝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无疑也是极其成功的。其不仅作为“日不落帝国”延续了数百年的时间,同时也成功的做到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敢于对其发起挑战。
“维多利亚时代”的余晖,甚至直到今天依然还在照耀着英伦三岛。然而,如今大英帝国,已经真正的彻底成为了一个历史名词,英国依然还是一个大国,然而英国却再也不是一个帝国了。
而亲自埋葬帝国的人,其实就是“帝国的英雄”,温斯顿.丘吉尔。
图片
(丘吉尔)
一、真正埋葬英国的人
二战,是人类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刻,同时这场战争也几乎波及到了世界上全部的主要国家。大英帝国,作为当时全世界有名的超级大国,自然也成为了这场战争的主要参与者之一。而当时,带领着大英帝国打赢了这场战争的人,正是丘吉尔。
丘吉尔在这个英国的“至暗时刻”,当选为英国首相。同时作为强硬派的丘吉尔,也提出了抵抗到底的口号,并且决心,哪怕就算是退守到印度,大英帝国也绝对不会向德国妥协,绝对不会投降。
然而,对于当时的英国来说,不妥协真的就是最好的选择吗?二战前期,奉行绥靖政策的张伯伦,曾经数次试图与德国进行和谈。另一方面,希特勒其实也希望和英国和谈,因为当时的英国海军实在是太过于强大了,完全封锁了德国的贸易线路。
图片
(希特勒)
使得德国在贸易上越来越依赖于苏联,这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但是德国的海军势力却根本不具备登陆英国的能力,也就是说,德国无论如何也无法像是打败法国一样,快速的打败英国。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有能力让德国哪怕一艘舢板也无法通过英吉利海峡。
这也表明了,其实就算是当时的英德真的和谈,英国也能在和谈中占据着不小的主动权。毕竟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失去了法国,英国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也就失去了牵制。但是德国,在很大程度上却必须仰仗于英国,因为德国需要英国放开贸易路线。
而且英国控制着广大的殖民地,并且殖民地分布于世界各地。其中有着大量德国所急需的战略资源,这也使得与英国和谈,远比与英国继续作战,有着更多的好处。可是问题在于,此时的英国就算是继续打下去,其实也是超过一半的胜算能够获胜的。
图片
(罗斯福)
这就是因为英国的背后,站着另外一个“巨人”,美国。首先,罗斯福控制下的美国,肯定是不会倒向德国的。而美国又有着充分的介入欧洲战事的意愿,这也使得美国必须支援英国。而英国自身的后劲也很强,战事拖得越久,对于英国就越有利。
所以说,法国战役结束后的英国,其实是面临着两个选择。其一是与德国和谈,实际上就等于是选择了德国的利益,这样的好处是能够保本。至少英国现有的势力范围,短时间内变化的可能性不大。
其二,就是继续打到底,等到美国完成了准备,然后一鼓作气的消灭德国。这样做的好处是,英国在战争胜利之后,必然能够攫取大量的利益。但是坏处却是,其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因为英国需要在美国完成准备之前,始终独立战斗。万一战后的好处,无法弥补战争带来的损耗呢?
图片
(丘吉尔和罗斯福)
所以说,第二个选项,说白了其实就是赌博。赢家通吃,输家就只能成为美国崛起之路上的垫脚石。以张伯伦为代表的“绥靖派”,其实就是选择了德国的一方。而以丘吉尔为代表的“主战派”,则是选择了美国一方。
丘吉尔的观点很简单,那就是布尔战争之后的英国,已经越来越走下坡路了,这一点在一战时期就已经很明显了。如今的大英帝国,只不过就是在苦苦支撑罢了。然而美国、苏联、德国这些后发国家,却正在稳步崛起。
即便是在二战期间,英国做到了“保本”,但是衰落却是必然的。但是,如果英国在二战中迅速取胜,说不定把死局“盘活”,实现重新崛起。丘吉尔的想法不能算错,但是只能说丘吉尔赌错了...。
图片
(罗斯福)
二、没有人是傻瓜
这个事情英国人能够看得清楚,罗斯福难道就看不清楚吗?很显然,罗斯福也明白这一点。而且罗斯福不是慈善家,罗斯福援助英国本质上,其实还是为了美国的利益。因此美国给英国的前期援助,有一样算一样,全部都是要出钱的!
而美国也通过各种军火,以及旧军舰,从英国的手中换取了大量的海外岛屿。而这些岛屿,基本上全部都是较为靠近美国的部分,可以说美国通过战争前期对于英国的援助,将英国对于自己本土的威胁,完全扫除。
另一方面,美国所援助的对象,也绝对不仅仅只有英国,苏联同样也是美国的援助对象。这也充分的说明了,美国完全没有快速参战的打算。相对而言,美国更希望欧洲国家之间互相消耗,一个破败的战后欧洲,才更加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图片
(美国)
因为美国与德国相同,都是后发国家。而在美国崛起之后,全世界基本上已经被欧洲列强瓜分完了,没有给美德这些后发列强留下什么。美国是趁着西班牙的衰落,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获得了成功崛起的机会。
并且顺利的在美洲以及东南亚的菲律宾,建立了自己的基本控制。但是二战之前的美国,还不能算是“霸主”,甚至美国就连自己北部的邻居加拿大都搞不定。而南美洲国家对于美国,也远远没有现在那么“尊重”。
英法两国建立的旧有殖民体系,也被打造成了铜墙铁壁。美国人就算是想要介入,也没有机会。因此对于当时的美国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等着英德两国内耗,两败俱伤之后再入场收割。更何况,当时的美国的确也没有准备好,国内民意都搞不定。
图片
(蒋介石)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罗斯福几乎赌对了每一步,而丘吉尔在二战中可谓是满盘皆输。丘吉尔虽然在二战末期,仍然以“三巨头”的身份而出现,但是丘吉尔顶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头”,肯定比蒋介石强,但是跟罗斯福则完全没法比。
二战结束之后,所谓的“大英帝国”,再也没有实力控制住自己的庞大殖民地。而英王的皇冠,印度也独立了,英国从帝国再次沦为了王国。丘吉尔也已经被英国人民所厌倦,在“铁幕演说”的高光时刻后,丘吉尔便黯然下台。
然而,大英帝国的故事的确结束了,但是英国和丘吉尔之间的恩怨纠葛,却远远还没有结束...。
三、肢解“帝国”
1951年,丘吉尔重新上台,成为了英国的“新首相”。然而此时的英国,和当年已经大不相同。1947年印度的独立,使得英国再也不是“帝国”了。
图片
(英王)
但是此时的英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依然有着庞大的殖民地体系网络。事实上,丘吉尔之所以能够再次上台,实际上和英国正在逐渐崩塌的殖民地体系,其实也有着相当大的关系。五十年代对于英国人来说,是一个失望的年代,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英国正在逐渐的衰落。
可是没人愿意看到这一点,尤其是没人愿意看到英国庞大的殖民地体系崩塌。而这个体系最为忠实的维护者,其实就是丘吉尔。民众把丘吉尔重新选上来,其实就是希望丘吉尔能够带领英国“重现辉煌”。
面对肯尼亚的“茅茅运动”以及其他英属殖民地,风起云涌的独立运动,丘吉尔的态度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四个字,武力镇压。南非以及加拿大,等几个主要的英属自治领,也获得了完全的独立地位。
图片
(茅茅运动)
但是,在英帝国崩塌的同时,崭新的英联邦也被建立了起来。在英国工党政府的构想中,英联邦将会以一种非常紧密的姿态,将各成员国的经济、外交甚至是军事联系在一起。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一点可能比较难以想象,参考如今的欧盟就好了。
1947年的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甚至表示:“这场变革之风,将会从南亚吹到东南亚,席卷非洲大陆,一直扩张岛加勒比海甚至是太平洋诸岛。”当时英联邦的确搞得还算是有声有色,甚至原葡属殖民地,在独立后都尝试申请加入英联邦。然而,英联邦的发展,却在1951年被生生打断了,原因很简单,因为丘吉尔他不同意。
丘吉尔在上台后,全盘更改了工党政府之前的英联邦构想政策,转而采取更加保守,更加强硬,也更加血腥的态度。在此期间,一个较为著名的事件,就是第二次中东战争。丘吉尔执政的英国,联合盟友法国一起入侵了埃及,并且强占了苏伊士运河,以色列也参与其中。
图片
(第二次中东战争)
当时丘吉尔的做法,可以说是完全“逆历史大势而动”,甚至就连英国的铁杆盟友美国,都非常反对丘吉尔的做法。可是丘吉尔的态度却非常强硬,就是要和埃及打到底。可是埃及却得到了苏联的支持,一时半会也不是英国能够拿下的。
此时,美国也在不断的游说英国,希望英国能够放弃苏伊士运河。要说当时的美国总统,也是丘吉尔的老熟人,他就是艾森豪威尔。不过艾森豪威尔却丝毫没有念及旧情,他想要的就是彻底的肢解英国的殖民体系。
因此艾森豪威尔甚至直接威胁丘吉尔,如果你不听话,那么美国就要开始对埃及提供军事援助了。当时的美国驻英大使杜勒斯的表态,也相当的严肃,杜勒斯直接表示,如果英国执迷不悟,那么这可能将会是英美关系死亡的一个开始。
图片
(艾森豪威尔)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丘吉尔,也只能妥协。可是丘吉尔这次的妥协,却造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以至于英国的非洲殖民地,几乎全部独立。英联邦最终也变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面子工程”,丘吉尔的第二次执政,可谓是一塌糊涂。
其实严格来说,如果按照麦克米伦的构想,英联邦构想很有可能将会真的实现。曾经与英国同时作为殖民地大国的法国,其实就是一个成功的“去殖民化典”。如今的法国,在西非地区依然保持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今天的“西非经济共同体”,其实就是一个隐形的“法联邦”。
另一方面,英国在埃及、塞浦路斯、马来亚以及肯尼亚的四场战争,也耗干了这个国家的最后一丝底气。没有了印度广泛的人力支援,在这四场战争中,几乎每一名牺牲者,全部都是英国本国人。
本身英国就尚未完全恢复元气,又加上接连的战争,国内的情况也不太好。此时恰逢日本造船业崛起,日本“岩户景气”的背后,则是英国的百业凋敝。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历史的讽刺,更讽刺的是,带领这一切发生的,则是“英雄丘吉尔”。
图片
(丘吉尔)
参考资料
杨永锋.温斯顿·丘吉尔与富兰克林·罗斯福战略思想比较[J].西部学刊, 2017(10):6.
王煜.丘吉尔: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J].新民周刊, 2022(4):2.
赵北平王超.干预与自由:新保守主义与二战后丘吉尔政府经济选择[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6, 032(004):19-24.
肖文超.从协调到胁迫:苏伊士运河基地危机中的美国对英外交政策及其影响(1952—1954)[J].军事历史研究, 2018(4):10.
潘兴明.英帝国向英联邦转型探析——基于二战后丘吉尔政府非殖民化政策的历史考察[J].史学月刊, 20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