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民进党谬论!台中新竹云林坚持校园品德教育挂“礼义廉耻”标语

图片
图源台媒
台北市第一女子高中语文老师区桂芝批台湾地区2019年版新课纲删除顾炎武“廉耻”一文引发热议。据台湾“联合新闻网”报道,这几年校园里“礼义廉耻”标语也愈来愈少,包括台中市长卢秀燕、云林县长张丽善、新竹县长杨文科等县市,都陆续把“礼义廉耻”挂回校园,高雄则有家长团体捐赠各校“礼义廉耻”牌匾,希望“由形入心”、潜移默化孩子的品德教育。
卢秀燕2019年响应“全台家长协会”发起的校园悬挂“礼义廉耻”牌匾活动,她说,社会快速变迁、人际关系愈趋复杂,品格教育就愈显重要,品格是漫长、艰巨且最重要的教育工程,要坚持推动下去。
台中市教育局表示,台中的中小学共五十二校响应悬挂“礼义廉耻”牌匾,市府也将品德教育课程纳入“学校总体课程计划”,积极将品德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
张丽善在2020年宣布要重新找回“礼义廉耻”,县府编预算打造一百九十三块“礼义廉耻”牌匾,挂在全县公私立中小学校园,并邀学者专家依课纲精神编列品格教育教材。
张丽善说,随着蒋介石铜像退出校园,连“礼义廉耻”四字也被收进仓库,恢复“礼义廉耻”校训,是希望把云林的孩子教得有品德、懂得孝顺、明辨是非、知反省。
杨文科也在新竹县九所初中小挂上“礼义廉耻”牌匾,他说,上任后才知道校园内已无“礼义廉耻”品格标语,他的成长年代都有礼义廉耻校训,对照现在的社会风气,小朋友成长时还是要有礼义廉耻的教育,对人格养成比较好。
高雄市家长协会四年前开始募款,发起为学校设立品格标语行动,捐赠“礼义廉耻”牌匾给超过六十所学校。
台北市教育局副局长陈素慧说,前几年“促转会”要求蒋介石铜像、照片等退出校园,有些校园会因活动、修建或推行双语等因素,用新的座右铭或品格标语取代礼义廉耻,但这四字仍被放台北市十三项品德核心价值内,透过机会教育、生活实例教育小朋友。
张丽善2020年在全县各校挂上“礼义廉耻”牌匾时,引来民进党“立委”苏治芬指称,礼义廉耻曾是全台校训,一直都是蒋介石的思想教育工具,是威权教条钳制思想的成果。
当时,台湾《联合报》发表评论文章表示,苏治芬有一点说对了,威权教条遗绪在台湾确实仍延续至今,那就是民进党还在力推“保密防谍”。在威权年代,因“反共抗俄”意识形态而衍生的“保密防谍”,成为台当局滥权的借口,而今民进党把“反共”变成“反中”,因此无限上纲把所有反对者打成“亲中”“卖台”,甚至制定一个又一个滥权“法律”,这才是“独裁遗绪”。
文章指出,特权阶级横行,也是民进党批评的“威权统治”象征,但在这方面,民进党当局也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朝“执政”,各种酬庸、破坏文官体制、独立机关不独立皆成常态,且越来越肆无忌惮。这样的“威权复辟”,苏治芬和民进党为何都视而不见?曾高挂台湾各校园的“礼义廉耻”,正是塑造出“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的养分,却因民进党“执政”而逐渐退出校园。若连“礼义廉耻”四字都不能挂,才显示民进党已走上“威权复辟”了!
岛内家长团体自发推动校园礼义廉耻复兴,获热烈回响,但有老师不讳言说,若太高调推行,怕被冠上“威权复辟”。有校长说,取下的礼义廉耻牌匾不会再挂上去,毕竟现在绿营“执政”不想自找麻烦,以免被点名做记号。
海峡导报记者方艳艳 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