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你的中药、膏方原来都是这样“炼”成的

如今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熬夜加班、长期伏案、锻炼时间少……
年轻人的亚健康问题越来越多
大家也逐渐意识到中医养生的重要性
“冬令进补”蕴含着深厚的中医文化
是我国几千年来防病强身的传统方法之一
冬令时节
不少人选择中药、膏方进行养生调理
那么大家服用的中药和膏方
都是如何“炼”成的呢?
跟着小编一起走进
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
去探访制作过程吧!
图片
图片
来到同济堂煎药中心,浓郁的中药气味扑鼻而来。走进打单室,来自医院的处方单都会经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中医师进行审方,审核确认后形成一张特定的条形码。之后的每个环节都需扫码核对才能完成,实现了步步有复核、环环可追溯。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根据处方单,配方车间的工作人员开始按方抓药,而每一袋中药上都放着一个小盘子,处方上的每味中药都会放少许在盘子中由工作人员再度进行复核。
图片
车间的中药饮片种类繁多,由字母、数字组合形成编码归类,从最常用的开始排序,常用的中药都放在铁桶中,而较为少用的中药则放在一格格柜子中,方便工作人员抓取。
图片
图片
紧接着,小编来到了煎药车间,一桶桶中药经过扫码后整齐排列着等待加水、浸泡。原先,加水浸泡步骤全程为人工操作,较为耗费人力,今年下半年同济堂药业引入自动化注水控制系统,根据药量的多少精准加水浸泡,实现流程自动化,有效减少人力成本并且提高工作效率。
图片
图片
中药饮片经过浸泡、挤压后,便来到了煎药环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煎药系统全部采用半自动化人工操作,一人可管数机,只需人工设定好时间,便能自动进行煎煮、包装,不仅使中药的煎煮过程变得简单而精确,也保证了药材的有效成分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
图片
图片
在煎药车间的电子屏上,煎药时间、浸泡时间都能实时查看,智能化设备不断推动中药煎煮生产线的现代化飞跃,全程可溯源,确保煎煮质量。
图片
经过一系列步骤后,一袋袋真空包装的中药便“出炉”了!小编了解到,在接到医院处方后当天便要完成煎药,保证中药第二天必须送到医院。而膏方讲究“一人一方”,其制作环节则需要将近一周,跟着小编一起来到膏方车间一探究竟吧!
图片
图片
中药饮片煎煮后,取汁进行静置沉淀,再将过滤后的药汁放入锅内加热浓缩至稠厚状,期间需要格外注意火候。
图片
图片
收膏是膏方熬制的末尾,一料膏方是否可以收膏,关键就看锅中的膏滋是否能挂旗。文火熬制中,黑色膏体逐渐变稠,用竹板挑起膏体检查,能滴下成片即“挂旗”,才算收膏完成。
图片
图片
收膏后,膏方进入凉膏间待凉,热膏内的水汽散发后便可进行包装。根据不同需求,有的由机器进行真空分装,有的则是罐装保存,一料膏方的制作也就进入了尾声。
图片
图片
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程晓东表示,自今年以来,公司的订单量较往年显著增长,人们不仅对健康的关注度有了提升,对中医文化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
图片
图片
据了解,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8月,是以生产中药饮片为主的现代化生产企业。公司同时为医院定制中医中药小包装、中药代煎、中药代配及膏方制定业务。煎药中心设有配方车间和煎药车间,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中药代煎代配车间。代煎药项目是公司在上海率先开展的新型服务模式,产品销售主要去向为上海一百多家公立各大中医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今年以来,上海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党支部围绕中医药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通过开展中药识别技能竞赛、中药传统文化讲堂、中药知识科普等系列活动,促进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加强中医药传承创新意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