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寒潮预警发出,超大范围降温红到发紫!分析:或为今年最强

冬天来了,寒风凛冽,你是否感觉到了冻得发抖?这不是你的错觉,上一波强劲的寒潮已经冻透我国多地。12月12日早东北气温大面积创新低,长春下半年首次跌破-20度、哈尔滨-26.4度刷新今冬省会城市低温纪录,内蒙古图里河国家站以-44度再创低,让今早全国温差扩大到67.5度。而雪后部分放晴的华北气温也明显下降,北京大兴-12.1度、河北固安-12.9度为平原地区的最低温。
图片
一、国家级寒潮预警发出
上一波寒潮在长城以南带来的雨雪虽然很认真,但在南方的降温就不算认真了,随着寒潮匆匆向东入海,华南内陆比昨天大降8-12度,秋天的感觉又回来了;而华南沿海象征性降了三五度,只能说勉强给回暖踩了脚刹车。
图片
但新一波寒潮已经蓄势待发,超级计算机的预测中指出,随着欧亚大陆深处北极涡旋崩溃破碎并且东移,大量拉动西伯利亚地区的冷空气南下。从形势场上看,今天西伯利亚囤积了大量冷空气,冷高压中心超过1060百帕,显示出了即将南下的寒潮不同寻常的威力。
图片
即将到来的寒潮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强度之高,堪称今年最强寒潮,甚至可能是近年来最强寒潮。中央气象台已经在12月12日下午再次挂起了寒潮预警,而且一来就是升级发布了更高级别的寒潮黄色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应对措施。
图片
二、超大范围降温红到发紫
中央气象台的预报显示,预计,12月12日夜间起至16日,一股强寒潮将自新疆开始,自西向东、自北向南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将先后出现4~6级偏北风,气温随之下降8~12度,西北地区、内蒙古中西部、华北西部及江南、华南北部、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4度以上。新疆山口地区有9~10级、阵风12~13级大风,东部和南部海区有6~8级、阵风9~10级大风。
图片
从降温预报图上看,甚至局部画出了暗红色的区域,意味着降温幅度超过20度,堪称“跳水式”降温。中央气象台指出,17日早晨最低气温0度线可南压至贵州南部和江南北部一带,-10度线位于黄淮北部至秦岭一带。华北、黄淮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最低气温将接近或跌破历史同期极值。从这一预报上看,北方多地或破纪录,南方要下半年首次大范围零下,这意味着此次寒潮将是下半年以来最强寒潮。
图片
三、或为今年最强
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寒潮是一种大范围的天气过程,在我国各地都可能发生,可以引发霜冻、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
图片
寒潮的形成机制主要与北极涡旋有关。北极涡旋是一种发生在极地的,介于对流层与平流层的中、上部的,持续性且大规模的气旋。这种涡旋在冬季极夜的时候最为强大,因为此时的温度梯度最大;随后会持续缩减,到夏季极昼前后甚至会消失。北极涡旋的强弱变化会影响极地和中纬度地区的气温和风向,当北极涡旋较弱时,极地的寒冷空气就容易南下,形成寒潮。
图片
根据我国《冷空气等级》标准规定,某地冷空气过境后,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8度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度,陆地平均风力可达5级以上;或者已经下降8度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度,平均风力达5级以上,并可能持续的,就称为一次寒潮过程。寒潮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其中红色为最高级别。
图片
这次寒潮起源地在新疆,到达我国的第一站在新疆,12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了更高一级的寒潮橙色预警,指出新疆多地最低气温将下降12度以上,局部降温幅度超16度,有强寒潮或特强寒潮,显示出了这一波寒潮前锋的到来。
图片
这次寒潮有几个特点:起源地异常寒冷。新疆西北部是这次寒潮的第一站,而西伯利亚是此次寒潮天气的源头,该地区出现了极端低温和风雪天气,部分地区此前的最低气温降至-50度以下,创下了下半年的新低,这为寒潮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冷源。
图片
影响范围广泛。这次寒潮的影响范围涵盖了我国大部地区,从新疆到东北,从内蒙古到华南,从西北到江南,几乎没有遗漏。据统计,这次寒潮将影响我国30余个省份,涉及我国80%以上的人口和面积,而且降温超过14度的大降温范围非常大,无愧今年最强寒潮之名。
图片
降温幅度巨大。这次寒潮的降温幅度非常惊人,大部地区将下降8~12度,部分地区甚至超过20度。这样的降温幅度十分惊人,尤其是在之前已有一次寒潮南下后,再来这样的大幅度降温更是难得一见。
图片
低温程度强烈。这次寒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从12月12日开始,至少要持续到12月17日,期间大部地区都将处于低温状态,部分地区的最低气温将跌破历史同期极值。比如官方预报中指出,河南部分地区气温将跌破-20度,放在历史同期气象记录中是相当少见的水平。
图片
由于寒潮是一种大尺度的天气过程,其发生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准确预测其未来走势并不容易。目前,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发布了寒潮预警,提醒公众注意防寒保暖,做好应对措施。尚不清楚这次寒潮是否会结束后再次发生,或者是否会引发更强的寒潮。这取决于北极涡旋的变化,以及其他天气系统的影响。因此,大家需要密切关注北极涡旋的动态,以及其他天气系统的变化,及时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及时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