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送末端叫苦不迭背后:快递业价格战“重燃”,通达系单票收入大降

文/夏峰琳 编辑/徐喆
淘宝年终好价节前,从事了5年快递派送工作的快递员老丁离职了,他告诉观察者网:“刚从事快递派送时,每件快递的派送费用2快多,现在是1快多,派送费慢慢下降,人麻了,每降一毛钱每天就要多派几百个包裹才能拿到跟以前一样多的薪水,而且我所在的区域,大部分没有电梯,包裹还得入户。”
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区菜鸟驿站4年时间换了3个老板,现任老板玛雅告诉观察者网,每派一个快递4毛钱,驿站跟快递员各分两毛钱,平常还好,一到双十一这样的旺季,包裹量增加了两三倍,实在吃不消。
在此背景下,“快递最后一公里”的难题难以落实,未经收件人同意包裹直接放进快递站的现象依然存在,末端从业者备受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一边是物流派送末端从业者的两难,另一边是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下的“行业内卷”。从业绩表现看,今年以来各大快递公司业务完成量稳步增长,但单票收入持续下降,价格不断下探,意味着服务水平和时效很难维持原有水平。而这一切与快递行业价格战重燃密不可分。
快递最后一公里问题难解
根据国家邮政局近期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快递服务满意度调查,三季度在投递服务方面,快件安全、送达范围感知、住宅投递、投递知情的用户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3.9分、86.0分、82.3分、81.5分,同比分别上升2.1分、2.4分、2.7分、3.3分。
不过具体到用户个人感受上,是另一番表现。多位受访者表示,快递上门并未完全落实。安徽铜陵的用户对观察者网表示:“一般顺丰的快递会送到家门口,其他的不一定”。安徽芜湖的用户也表示,快递一般直接进菜鸟驿站,不会联系用户。
上海的用户表示是否送货上门情况不一,“京东、顺丰、菜鸟的快递都会送上门,其他快递有时放快递柜有时送家门口。”
南京的用户王欢欢对观察者网表示:“现在除了京东、顺丰、菜鸟,大部分都是放在驿站代收点的,”王欢欢表示,大部分情况下都默认放到快递站了,有些快递会来电确认下是放在代收点还是放门口,菜鸟驿站里面虽然写着可以要求送货上门,但实际并不给送。我之前也要求过送上门,但是被拒绝了。”
此外,投诉平台也有大量关于快递未送货上门的投诉。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与“送货上门”相关的投诉超过23000条。邮政、中通、申通、极兔、韵达等快递公司以及各种驿站,都是消费者的投诉对象。
以价换量,成本压力传导
对于是否送货上门,在末端从业者看来,与收入、送货上门是否方便有关。
老丁告诉观察者网:“刚从事快递派送时,每件快递的派送费用2快多,现在是1快多,派送费慢慢下降,每降一毛钱每天就要多派几百个包裹才能拿到跟以前一样多的薪水,其所在的区域,大部分没有电梯,包裹还得入户。
南京市江宁区某小区菜鸟驿站现任老板玛雅告诉观察者网,每派一个快递4毛钱,驿站跟快递员各分两毛钱,平常还好,一到双十一这样的旺季,包裹量增加了两三倍,实在吃不消,更不用提送货上门了。
而快递入户难背后的根源在于,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成本压力向下传导,量增价低,意味着服务水平和时效很难维持原有水平。而这一切与快递行业价格战重燃密不可分。
日前,国家邮政局邮政业安全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我国第1200亿件快件正式产生,标志着我国快递年业务量再次刷新纪录,首次突破1200亿件大关。其中,11月,快递市场规模加速扩大,业务量突破130亿件,单月增量有望超30亿件,创历史新高。
然而,在行业规模扩容的背景下,多家快递上市公司面临“增收”与“增利”两难。Wind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顺丰控股(002353.SZ)、韵达股份(002120.SZ)、湘邮科技(600476.SH)面临“增利不增收”的问题,圆通速递(600233.SH)则“增收不增利”。申通快递(002468.SZ)、德邦股份(6033056.SH)则实现营收、净利润双增。
不过,申通快递的盈利规模在行业中排名靠后,仅高于湘邮科技。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公司在扩产能、数字化建设等方面投入了较大成本,此外,与“以价换量”的市场策略也不无关系。
以十月各家快递公司披露的经营数据来看,申通的单票收入最低。具体而言,顺丰(不含丰网)、圆通、申通、韵达的单票收入分别为16.26元、2.38元、2.11元和2.28元,同比分别下降3.16%、5.59%、13.17%、14.29%
拉长时间看,今年1月到10月,申通快递单票收入分别为2.7元、2.42元、2.41元、2.34元、2.21元、2.21元、2.15元,2.1元、2.11元、2.11元,呈现波动下滑态势。除了1月同比增长4.25%,2月至10月申通快递的单票收入同比分别下滑6.56%、5.86%、8.95%、13.33%、11.95%、11.16%、13.22%、13.52%、13.17%。
除了申通,今年2月以来韵达、圆通等快递公司的单票收入也处于下滑中,行业面临新一轮价格竞争的危机。
安信交运研报分析称,“由于头部快递企业产能过剩及竞争策略变化,今年价格竞争意外加剧,行业价格已再次降至较低水平。”
快递竞争格局生变,“价格战”屡试不爽
为何价格战的星火重燃?细究之下,观察者网者注意到,价格战是改变快递行业竞争格局立竿见影的方式。
例如,申通作为国内最早的专业快递公司之一,在一次次的价格战之中,从行业第一的宝座滑落,直到近年来奋起直追,业务量直逼韵达。结合今年前三季度营收和业务量数据,申通正是降价幅度最大、单票收入最低的快递,其手段就是以价换量,来实现对同行的追赶。
再如,10月份在香港上市的极兔快递。作为2020年进入中国快递市场的外来新秀,也是通过低价策略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吞并百世国内业务,拿下顺丰“丰网”。
除了极兔快递之外,菜鸟也在9月26日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顺丰8月21日启动了二次赴港上市的步伐。此外,申通推进“三年百亿计划”持续投资扩大产能,双11前,申通快递南昌、洛阳、西安、兰州、新疆五地新转运中心陆续投产。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些或许都是再一次引发行业竞争格局变动的因素。
而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战或许难以避免。为什么价格战屡试不爽?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快递业到目前为止尚未形成真正的品牌壁垒,行业同质化服务有极大的关系。我国快递行业依附电商蓬勃发展,对于商家而言,物流成本是考虑的首要因素。
另外,国内电商物流市场整体过渡至存量时代。阿里巴巴的淘天集团,京东(09618.HK),拼多多的国内业务,均进入低增长的阶段。今年前三季度,增速也只恢复到16.4%,远不及前几年。因此,低价是快速、直接抢夺市场份额的方式。
在新一轮的较量中,谁能胜出未可知。需要指出的是,看似价格战是快速抢夺市场份额的利器,但卷价格也暴露出很多问题。一方面,企业盈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最终影响在研发、营销、管理等领域的投入,使得经营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价格不断下探,如何保持服务水平和时效很难维持原有水平,也是快递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