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一个越南人在中国的传奇,黄埔四期毕业,唯一的双国籍开国少将

文/管飞
他是越南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三次来到中国,在48年的短暂生涯中,有27年是在中国度过的。
他三次含冤被开除党籍,但对革命的信仰始终未改。
他是越南人民军的少将,也是人民解放军授衔的唯一的外籍少将。
他革命的一生,只能用“传奇”二字来形容。
图片
洪水,原名武元博,1908年10月1日,出生于越南河内市一个房产主兼地主的家庭中。当时,越南被法国殖民主义者占领,少年的洪水亲眼目睹了法国侵略者和越南保大王朝对越南人民的反动统治,由此激发了其日益坚定的反抗决心。1923年,15岁的洪水在河内北圻师范学习期间,利用假期赴法国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越南无产阶级的革命先驱胡志明,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三次来到中国
洪水第一次来到中国是在1925年初。1924年底,胡志明以苏联顾问鲍罗廷秘书的身份来到中国从事革命活动,其时,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黄埔军校成立。胡志明向孙中山请求:“借黄埔军校这个革命熔炉,为越南锻造几个革命种子。”洪水积极响应胡志明的号召,毅然放弃优越的家庭生活,几经辗转,来到广州,从此开始了他在中国的革命生涯。1926年3月洪水进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学习,在同期同学中,有后来成为我军著名将领的林彪、刘志丹、倪志亮、郭化若、唐天际等人。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在严酷的白色恐怖下,洪水毅然退出国民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1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爆发。洪水与在黄埔军校学习的三十名越南同志,跟随叶剑英指挥的第四教导团参加了起义。广州起义失败后,为保存革命的有生力量,在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的安排下,洪水暂时离开中国,到达泰国,在旅泰越侨胞中从事革命活动。
图片
◆洪水
1928年6月,洪水第二次来到中国,被派到东江游击队工作,正式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的一员。当时敌人称他们是洪水猛兽般的共产党军队。在一次大会上,洪水说:“敌人骂我们是洪水猛兽,好,我就改名为洪水!”这就是洪水名字的来历。在长期的战争中,他的真名武元博被人们淡忘,记住的是红军干部洪水。1930年,洪水来到中央苏区,随后在瑞金红军学校担任宣传科长和政治文化教员。洪水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又有黄埔军校学习经历,多才多艺,文武双全,这在当时的红军干部中并不多见。他的讲课非常富有感染力,被誉为“从不卡壳的机关枪”,“连洞中的蚂蚁都要爬出来听讲”。1934年10月,洪水参加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队伍被打散的情况下,洪水坚持“一个人的长征”,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1936年初到达延安。他的这种精神使中国同志无不感动。抗日战争爆发后,洪水历任五台县四区区委书记,晋东北特委副书记,还同时在抗大二分校主管教育,并参加了许多战斗。在此期间,洪水与中国姑娘陈玉英相爱,并将陈玉英的名字改为陈剑戈。二人结婚时,同事马志远赠给这对新婚夫妇一首藏头诗:“洪浪汪洋灌台东,水萍邂逅话长征。玉人素抱抗日志,英雄早怀游击心。恋军单矛出越南,爱侬双刀劈日本。纪功统一思壮志,念念不忘八路军。”这首诗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起来,就是“洪水玉英恋爱纪念”,一时传为美谈。抗战胜利后送洪水回国的时候,毛泽东评价说:“洪水的性格是执著、透明的。这样的干部使用得好,是驰骋千里的骏马,否则就是爱尥蹶子的马。”毛泽东主席代表党对洪水参加中国革命20年所做的评价,真实反映了洪水率真、耿直的性格。果不其然,洪水回国后,继续进行革命斗争,虽然功绩显赫,但终不为人所理解。
洪水第三次来到中国,已是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5月,为进一步加强中越两党两军联系,经胡志明和毛泽东商议,洪水第三次来到中国。5月中旬,毛泽东在中南海会见了洪水,并请他住在中南海。不久,他担任了中共中央统战部越南科的负责人。1951年1月,洪水被派到南京军事学院,进行正规、系统的学习。1954年夏,洪水以优异的成绩在南京军事学院毕业。起初在中央军委条令局任副局长,年底又调往解放军训练总监部直属的《战斗训练》杂志社任社长兼总编辑,并参加了我军1955年的辽东半岛军事演习,为我军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三次被开除党籍
洪水第一次被开除党籍是在中央苏区时期。洪水在红军学校任教期间,与李伯钊(杨尚昆夫人)、红军学校俱乐部主任赵品三等人共同努力,创办了红军历史上第一个剧社——工农剧社,洪水任社长,李伯钊任党支部书记。几十年以后,当年任红军学校校长的何长工深情地指出:“洪水同志对红军学校的文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当时“左”倾机会主义已开始在各苏区推行。令洪水始料未及的是,因他所起草的《工农剧社章程》未能完全领会和贯彻“左”倾机会主义路线中央领导人的指示,加上他为人耿直,直言不讳,经常提不同意见,得罪了不少人,因而被指责为“偷运了反革命托洛斯基主义”、“偷运了社会民主党和小资产阶级的和平主义”,以至背负着“高级特务”的罪名,被开除党籍。洪水就是这样踏上长征之路的,直到遵义会议后,才得以恢复党籍。
洪水第二次被开除党籍是在长征途中。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后,洪水跟随朱德、刘伯承到左路军工作。左路军名义上由红军总司令朱德和总政委张国焘共同率领,但实际权力操纵在张国焘手中。由于洪水坚决执行党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确方针,并敢于面对面地同张国焘进行激烈争论,结果被张国焘打成“国际间谍”,列入了捕杀名单。幸有朱德和刘伯承的巧妙保护,洪水才免遭杀害,但却又一次被开除了党籍。后来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阴谋失败,洪水到达延安后再次被恢复党籍。
图片
◆抗战期间的洪水。
洪水第三次被开除党籍是在抗战时期。洪水主管的五台县河边村是阎锡山的老家,当地抗日积极分子曾去抄过阎锡山的家。在阎家的一口井里挖取了大量枪支弹药。阎锡山便向八路军提出抗议,并要求处分有关负责人。晋察冀军区领导为了团结抗战的大局,给五台地区区委书记洪水开除党籍的处分。洪水知道这是斗争需要,他毫无怨言,照常工作。不久,他的党籍再次得到了恢复。
中越两国将军
洪水一生两次被授予少将军衔,一次是越南人民军所授予,一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授予。从而成为世界军史上为数不多的同时拥有两国军衔的高级将领,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外籍将军。
洪水在中国抗战胜利后回到越南,化名为阮山。1948年秋越南人民军开展评定军衔的工作。在第一批获授衔的越军指挥员中,有五位授上将军衔。当时论实战经验、指挥艺术和理论水平,在越军的高级干部中,洪水可算一名佼佼者。但在越共中央高层中,对给洪水授哪一级军衔的问题有不同意见。当时占多数的意见认为洪水虽然资历、水平都出众,但他长期在中国,对越南革命的贡献并不突出,所以只给他评了少将军衔。洪水得知这一结果后有点想不通。胡志明主席知道后亲自做他的思想工作,语重心长地给他写了这样一张帖:“胆欲大,心欲细,智欲圆,行欲方。”并注上“赠山弟”的字样,胡志明是以兄长的身份谆谆劝导洪水不但要英勇作战,还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顾全大局。洪水看过胡志明的手书后,深刻地进行了自我反省。他曾深情地对战友说:“胡主席给我题的十二个字使我清醒多了,我的想法也和以前不大相同了。”洪水终于愉快地接受了授衔。后来他把胡志明的手书放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作为鞭策自己的座右铭。
图片
◆胡志明赠言。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首次授衔,洪水自然被列入授衔名单中,9月27日,洪水被授正师级少将军衔,成为我军历史上唯一一位双国籍将军。
关于洪水的授衔问题,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
图片
◆1955年,洪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
洪水的中国妻子陈剑戈在2000年前出版的、由武元甲亲自作序的回忆录中,披露了一段内情:“后来,有人告诉我,洪水是黄埔军校四期学员,大革命时期入党,参加过广州起义,早在1932年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的师级干部。最初,有关部门为他上报的军衔是中将。因为洪水是越南人,考虑到中越两国、两军的关系,在评定军衔时,我军干部部门特地征求了胡志明主席的意见,胡主席认为,洪水的军衔与级别还是同越南人民军的军衔与军队建制的级别取得一致为好,所以洪水的军衔最终被定为少将。”陈剑戈还写道,“洪水被定正师级少将后,有人为他抱不平,说定得太低了,但他从未找人说过此事,也从来没为级别的事闹过情绪。”
图片
◆陈剑戈和两个儿子。
然而,原二炮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李伶曾经采访了1955年授衔时的当事人、后任二炮副政委的王宗槐中将。王说,“洪水资历老,但职务低 ,仅为师级,所以评为少将,这在领导层中是没有分岐的。至于‘拟授中将’之说,没有根据。军委也没这个打算,更没有跟胡志明商量过。”
1955年国庆大典上,在众多的将军中,毛泽东一眼就看到了洪水,把他叫到自己身边。毛泽东看着他的少将肩章关切地问到:“小洪,给你定了个什么级?”洪水笑着,不作回答。后来,在毛泽东的追问下,他才予以简单的说明。毛泽东马上说:“这不合适,洪水是黄埔时期参军的,是否可以改为正军级?”此后,洪水的职务才由正师职调为正军职。
1956年初,洪水突然咳嗽不止,经检查后确诊为肺癌。在其最后的岁月,党和军队的领导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洪水向党中央提出要返回自己的祖国越南,得到中央的同意。归国前,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叶剑英等人与他话别,彭德怀、叶剑英、黄克诚、萧克等两百多名将帅到车站为他送行。
1956年10月21日,回到河内仅20天,戎马一生的洪水就与世长辞了,年仅48岁。越南党和人民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本文为《党史博采》原创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侵权必究
维权支持:河北冀能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