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人融入汉族不可胜数,一起来看,今日中国哪些人是“准匈奴”

匈奴消失近两千年,现在哪里人更像他们?
图片
图片
图片
统万城,陕西榆林靖边县城北58公里处的红墩界乡白城则村,为匈奴人的都城遗址,因其城墙为白色,当地人称白城子。为东晋时南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也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是中国北方较早的都城,已有近1600年历史,同时见证了匈奴人在中国北方的“消失”。
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不断混血通婚,后代称为铁弗人。建立大夏国赫连勃勃就是铁弗人。431年,北魏亡大夏,一统北方期间,统万城被攻克,设置为统万军镇。从此,匈奴人彻底从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淡出。
然而,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或者今天哪里人更“像”匈奴人一直是受到人们关注的主题,记得,在兰州工作时,有一位同事就号称自己是“最后的匈奴”以此来找乐子。这不是说闲得没事了凑热闹,更多出于对匈奴民族消失的一种挂念。
《史记·匈奴列传》中说,春秋战国时,秦、晋是强国。晋文公赶跑的戎狄,居住在河西的圁水(即今陕西北部神木、榆林、佳县等境之秃尾河,为黄河支流)、洛水(渭河支流,位于陕西省,也作洛河)之间,称为赤狄、白狄。秦穆公得到由余的帮助,使西戎八个国家都服从秦国,所以从陇地往西有緜(绵)诸、绲戎等戎族,歧山(今歧山县)、梁山(今陕西乾县)、泾水(泾河),漆水(在陕西省中部偏西北)以北,有义渠、大荔、乌氏、朐衍等戎族。而晋国北部有林胡、楼烦等戎族,燕国北部有东胡和山戎。各自分散居住在溪谷里,都有自己的君长,常常相聚在一起的竟有百多个戎族部落,但都不能相互统一。
图片
绵诸,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一部,也是今甘肃天水的古地名。绵诸大约是西周末年由西东迁而进入甘肃,最后定居秦地天水的。《括地志》记载:绵诸城,秦州秦岭县北五十六里,汉绵诸道,属天水郡。其绵诸故城,在今天水东50里之邽山下,仍保留有古城遗址。天水市北道区社棠镇有绵诸村。绵诸是与秦早期立脚的秦邑及犬丘距离最近的一部,因与秦国相邻,开始与秦保持着友好关系,后臣服于秦,最后为秦所灭。
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前457年 周贞定王十二年秦厉共公二十年,秦厉共公率兵攻打绵诸戎。前395年周安王七年秦惠公五年,秦攻灭绵诸戎,此后,绵诸逐渐和秦人融合。西汉改称设置绵诸道。西汉有绵诸道,属天水郡。
图片
绲戎,又作昆戎、昆夷、犬夷、犬戎、畎戎等。商至西周,为西戎之大族,春秋战国时为西戎八国之一。原居秦晋,后迁居陇山西,与周族为邻。与周“双方时战时和。周穆王出兵征伐,关系破裂。后不断侵周,周宣王命秦非子“以和西戎”。幽王十一年(前771),与申侯伐周,杀幽王于骊山下,迫使周室东迁,族人大量入居泾渭岐丰间。及秦兴起,与诸戎争夺岐以东之地,占领渭水流域迫使其西迁至泾河上游至安定山谷之间。秦穆公用由余谋,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西戎八国臣服于秦。战国时,族众北迁,后并入匈奴。
图片
义渠,在商代前是西方羌戎民族的一个分支,原居宁夏固原草原和六盘山、陇山两侧。商代,他们同居住在陇东的狄族后裔鬼方相互为邻又相互攻击。后来又同住豳地由先周姬姓部落建立的豳国经常发生冲突,不断蚕食其领土。
大约在前12世纪的商康丁年间,由于北方狄人南侵,周祖古公亶父率众离开豳地南迁岐山。戎狄两族乘机占领陇东大部分地区。文王末年,姜太公曾派使臣南宫适出使义渠。义渠国王送骇鸡犀给文王,文王又将这些东西献给纣王。
由于义渠同周人相处关系比较和谐亲密,而鬼方(猃狁)同商周对立,所以每次战争后,鬼方失败逃走,远奔河套,而义渠趁机内迁。这样,义渠就逐渐占据了陇东大原地区(庆城、宁县、镇原等地)。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茂,畜牧业得到空前发展,义渠人口也大量增加,由游牧状态定居下来。他们在同当地周族后裔的杂居中,学会了农耕技术,学习了周族文化,并效仿周人建立城堡和村落,从而发展成为区别于其他羌戎的义渠族。
西周王朝建立后,义渠臣服于周。周穆王曾讨伐戎狄于大原,周宣王曾料民于大原。周王朝在多次镇压异族遭到激烈反抗后,遂改变策略,采取安抚政策,将五戎即义渠、郁郅、乌氏、朐衍、彭卢等安置于大原地。五戎中,唯义渠居大原中心地带,南临泾水。这里自然条件好,宜耕宜牧,义渠很快强大起来。
西周末年,犬戎叛周,兵临镐京城下,并杀幽王于骊山,周平王惧戎狄,慌忙迁都洛邑。义渠趁周室内乱,宣布脱离周王朝的统治,正式建立郡国,在今宁县焦村乡的西沟村建立了都城。从此,中国历史上有了义渠国的名称。义渠国建立不久,随即出兵并吞了彭卢、郁郅等其他西戎部落,扩大了疆域,并先后筑城数十座,派兵驻守。它的国界西至西海固草原,东达桥山,北控河套,南到泾水,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在政局动乱的春秋战国时代,它直接参与了中原合纵与连横的政治、军事角逐,特别是先后同强秦经历了400余年的反复军事较量,成为当时秦国称霸西戎的主要对手。
图片
《墨子·节葬》中说:“秦之西有义渠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而焚之,熏上谓登遐”。“登遐”意思是登上遥远的天边,即灵魂升天的意思。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火葬的记载,也是义渠的习俗之一。义渠民族刚强勇猛,他们“以战死为吉利,病终为不祥”。所以作战十分英勇,宁死不屈,这也是义渠国能延续数百年的重要原因之一。义渠国实行全民皆兵,遇到战争,青壮男子都要上战场, 造成女多男少。义渠规定,同族十二世之后可以互相通婚,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为妻。义渠定居陇东高原后,开始从事农耕,逐渐发展成半农半牧民族。
前650年前,义渠在吞并了北地诸戎后,进一步向东向南发展,首先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秦国。前651年,义渠收留晋国人由余为使臣,派他出使秦国,以缓和两国紧张关系。由余到秦国后,秦缪公以上卿款待,并向他请教治国之道。由余说:“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一国之政犹一身之治,不知所以治,此真圣人之治也。”缪公听了大为赞赏,便用离间计召降了由余。此后,秦用由余计攻北地义渠,“益国十二,开地千里”。义渠在战争失败后,吸取教训,养精蓄锐,筑城廓以自守。前430年,义渠发大兵攻秦,从泾北直攻到渭南,迫使秦兵退出渭河下游,此后30年内,是义渠国最强大的时期。它的地域东达陕北,北到河套,西到陇西,南达渭水,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
前352年,秦出兵伐魏,一举攻占了魏西河郡和上郡,接着秦和义渠摩擦又起。秦国乘义渠国内乱,派兵攻打义渠,并平定义渠内乱,义渠便臣服于秦。此后双方时战时和。前327年,义渠以国为秦县,以君为秦臣,正式成为秦国属地。
图片
前318年,义渠乘中原诸国混战,脱离秦国控制,联合东方五国伐秦。秦国为了消除后顾之忧,用计谋拉拢义渠,以锦绣千匹,美女百名,送义渠王。但义渠不上当,仍起兵伐秦,大败秦兵,收复了部分失地。
前314年,秦国在中原战场取胜后,调集重兵从东、南、西三面入侵义渠,先后夺得义渠二十五城,义渠国土大大缩小。
前306年,秦昭襄王即位为国君,因年纪尚小,由母亲宣太后摄政。宣太后改变正面征讨义渠戎国的策略,采用怀柔、拉拢、腐蚀的政策,以堕戎王之志。她书请义渠王于甘泉宫,让其长期居住,并以优厚的生活款待他。后来义渠王同宣太后淫乱,生有两个儿子,使义渠王完全丧失了对秦国的警惕。
直至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接着发兵攻打义渠,义渠国灭亡,领土并入秦国。义渠国灭亡后,逐渐中原化,成为华夏民族的一部分。
义渠从商朝武乙年间建部落方国算起,直至秦昭襄王时期存在800余年,其中在庆阳建立奴隶制郡国(前772年到前272年)达500年之久。
图片
大荔戎,西戎之一。分布于岐梁山泾漆之北(今陕西永寿、彬县)。芮伯国西境为同国,东周初,大荔戎沿洛河进入大荔县境内灭掉同国,筑王城,建大荔戎国,臣属于晋国。
秦厉公二十六年(前451年)秦伐大荔,在芮、同二国的基础上设“临晋县”。汉武帝时改为左冯翊。晋武帝时(265—290)更名为大荔县。今陕西省大荔县,即古大荔戎的中心分布之区。大荔稍东北有彭戏氏之戎(今陕西省白水县东北彭衙村),早在春秋初叶已被秦武公吞并,而大荔处在晋、秦两大国之间,无论晋秦是和是战,都未危及大荔在整个春秋时期3个世纪的存在,而且发展为诸戎中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中奥秘史载缺略,能在晋秦两强之间顽强地存在3个多世纪也说明了大荔戎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应变能力。
图片
乌氏,古代中华民族分支,西戎之一。《史记·匈奴列传》有乌氏戎。战国时,秦惠文王曾在六盘山腹地置乌氏县。据考乌水即现在的固原清水河。乌氏县,地当清水河与泾河之间,这里地势高而水草茂,为游牧民族乐于徙居。乌氏戎也是生活在六盘山境内的较早的戎族之一。这个民族不光是游牧,而且是早期商人的代表。
乌氏倮,战国末年秦国乌氏族人,大约生活在战国末年和秦始皇统治时期,是甘肃平凉历史上第一个写入“正史”的人物。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乌氏倮从事畜牧业生产,养了大量的牛羊,他将牛羊换成珍奇异宝,献给戎王,戎王以十倍的价格赏赐牛羊,结果他的牛羊多到“用谷量牛马”,成为当时全国有名的富商。秦始皇闻讯后,给他“封君”一样的待遇,可以和朝臣一起朝觐皇帝。
倮,女(也有研究者认为是男性),秦朝北地郡乌氏县(今固原南部与甘肃平凉北部一带)人。夏、商、周至秦朝,在今固原市原州区境内瓦亭一带,聚居着大量的戎族,史书称他们为乌氏戎。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前337-前310年),在乌氏戎族的主要居牧地设立乌氏县。所以居牧在乌氏县境内的这位名叫倮的人,属于戎族,是当时著名的大牧主兼商人。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代的六盘山地区水草丰美,气候宜人,适宜发展畜牧经济。乌氏倮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养牛牧马,发展畜牧。到秦始皇时期,倮已成为当地一个大牧主,拥有马、牛、羊不计其数。尤其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统一了货币,在全国范围内通行货币“秦半两”,给商品交易提供了方便。聪明的倮看到周围的戎人只会放牧,而不懂养蚕、织丝,她就把马、牛、羊贩卖给关中农耕地区的农民,然后收购珍异物品、。丝绸和日常生活、生产用品,带回来销往牧区,再换回牲畜销到内地农区,一来一回,做着利润十分丰厚的绢马交换生意。倮还常向居住大山深处的戎王进献丝织品,戎王也高兴以价值相当于丝织品十倍的牲畜和畜产品酬报她,使她的财富不断增值。这种不等价的绢马交易,使倮成为西北地区出名的大牧主兼大商人,也是宁夏历史上最早的首富而闻名于朝廷。
乌氏倮既传承了戎族传统的饲养方式,又积极执行秦朝有关畜牧政策。秦始皇时期,专门设置有管理牛马的机构太仆寺,并以立法形式保障畜牧业的发展,颁布了《厩苑律》《牛羊律》等畜牧专款条例,才使她的畜牧生产与交易得以较快发展。乌氏倮拥有的牲畜多得无法计数,据史籍记载,说她的牲畜多到只能用“山谷”进行计数的程度,即简单的头、匹计数已无法统计准确,只能以一条山沟里所有的牲畜为一个计量单位,进行统计。
秦始皇在前220年巡视陇西、北地郡,途经六盘山地区时,耳闻目睹了乌氏倮经商发展畜牧的事迹,当即给倮以“比封君”的优待,也就是说,对她的礼遇等同王侯,她可以和秦国的大臣们一样,进宫朝见,参与议事,享有相当高的政治待遇和荣誉。在重农轻商的封建时代,作为一个牧主与商人,乌氏倮能取得这样高的政治地位是非常少见的。大概是因为倮饲养的马匹也为朝廷提供了大批军马,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有极大的贡献,所以才受到秦始皇的格外恩宠。
图片
图片
图片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乌氏倮是边鄙之人、畜牧业主,却受到天子的礼遇,名声显扬天下,这不都是依赖他的财富吗?在惜墨如金的《史记》中,乌氏倮专列《货殖列传》一章,本来就难能可贵,独列小传者不到20人,其中春秋末至秦朝灭亡,仅7人有小传,包括著名的范蠡、子贡等人,乌氏倮侪身其间,实在是畜牧业至商业而受到皇帝恩宠有加的人,在历史上似乎是绝无仅有。从另一方面说明乌氏倮经营畜牧业与商业影响之大。
做为一个牧主与商人,乌氏倮取得这样高的政治地位是极不平常的。春秋中期,商贾从属官府,地位很低。春秋中晚期以后,由于经济的发展,工商渐从官府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因走向独立经营而致富。战国时期不少政论家认为,商人靠剥削农民和手工业而致富,损害了国家和君主的利益,主张“重本抑末”,即对手工业、商业要采取压制和打击的策略。乌氏倮却为何反得青睐呢?可以联想的是,乌氏倮是对秦国的政治、经济有大的贡献,才会受到这种待遇。根据秦制给国家交粮就可以封爵,乌氏倮的比照封君是否与他的畜牧产品贡纳朝廷有关呢?
乌氏倮其人其事,还对我们的启迪还有:乌氏(今固原一带)畜牧业经济在秦国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同时说明秦时固原是农业经济与畜牧经济的重要交换集散地。
乌氏倮业绩照人,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对固原历史、畜牧经济以及隋唐以后马政的设立都功不可没。乌氏倮因牧因商,独得风流,可谓千年历史佳话。
图片
《史记》: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缯物,间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而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译文:乌氏倮经营畜牧业,等到牲畜繁殖众多之时,便全部卖掉,再购求各种奇异之物和丝织品,暗中献给戎王。戎王以十倍于所献物品的东西偿还给他,送他牲畜,牲畜多到以山谷为单位来计算牛马的数量。秦始皇诏令乌氏倮位与封君同列,按规定时间同诸大臣进宫朝拜。
图片
朐衍,战国时期北方民族名,分布在今宁夏盐池县一带。《史记》《资治通鉴》《左传》中均有记载。朐衍也是古地名。盐池在西周、秦时属西戎的朐衍之地。秦统一全国后,在原朐行之地设置了朐衍县,属北地郡所辖。他是盐池昏历史上最早设置的政区机构。西汉建立,汉承秦制.朐衍县的建县制度没变。东汉初实行郡国合并,朐衍县被合并掉.朐衍地名也从历史上消失,据《大清一统志》载:朐衍废县在今宁夏府灵州东南花马池(盐池县)境。据考证,朐衍古城址在原柳杨堡乡张家场村。
图片
林胡、楼烦我们在以前的文字里已经讲过,东胡,是中国东北的古老游牧民族。自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存在大约1300年。东北汉族、东胡、濊貊、肃慎被称为古代东北四大民族。东胡语言属阿尔泰语系。东胡是一个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
《辞海》记载东胡:“古族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春秋战国以来,南邻燕国,后为燕将秦开所破,迁于西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燕筑长城以防其侵袭。秦末,东胡强盛,其首领曾向匈奴要求名马、阏氏和土地,后为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退居乌桓山的一支称为乌桓;退居鲜卑山的一支称鲜卑。”
图片
图片
史学家认为东胡是一个古阿尔泰语词(蒙古-通古斯语)Toung-gu(s)的音译,正确的读法是“通古(斯)”,就是,“东胡”为“通古(斯)”一词的异写。在古阿尔泰蒙语中t、d;h、g往往不分,互相通用,因此“通古”被读成了“东胡”可能是有着一定的语言学基础的。而“通古”的“通”意为柳树丛,“古”为河流,“通古”的直译意为“柳条河”或“河岸上长满柳树的河”,加上表示多数词性的词尾“s”后就演化为居住在河边的族群的族称——“通古斯”。
作为族称,“通古斯”意思是居住在河岸长满柳树河流边的族群,或者可以理解为是“住在柳河流域的人们”,事实上,一开始是指居住在辽河上游柳河流域的族群,是在匈奴东进之前就已经获得了这一称谓,这个称谓应该是他们的自称,就是自称为“住在柳河边的人”。匈奴东进后才成为匈奴的近邻,并被匈奴所灭。东胡并非因为在匈奴东而被称为东胡。“东胡”至少包含两个语族的族群:
其一是蒙古语族;其二是通古斯语族。因而,败走后逐渐分化出两个或三个(甚至更多)与现代有关的民族。即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和满族。近代以后,“通古斯”(东胡)一词,则专指现代的鄂温克民族,鄂温克族又可称为通古斯族。不过这种说法几乎没有史学界学者认同,是部分语言学家提出的说法 。
图片
实际上,东胡一名最早见于成书年代可能是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山戎戎菽”。古东胡族曾是活动在滦河中上游及其东北部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它包括了许多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和匈奴一样,同属北方游牧民族。
东胡,并非东胡族人自命之名,因《逸周书》记载了从周文王至东周周景王时期的事情,故成书时间最早是在东周。东周时期匈奴人自称胡,当时中原人把活动在匈奴(胡)之东的部族,皆称为“东胡”,因此《逸周书》的作者把当时人们对东胡的称呼写进书中顺理成章。而之后的史记匈奴列传和辞海都明确指明东胡“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名”。但东胡出现在历史上很早,但是因为《逸周书》成书在战国,作者写作都会采用当时的称呼,所以称之为东胡,至于以前东胡叫什么,或者说这个部落群有没有统一的名称目前已不可考证,期待有新的考古发现来填补空白 。
山戎是中国春秋时期北方古代民族。活动地区在今河北省北部 ,山戎是生活在燕山一带,以林中狩猎为主。但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山戎人伴随放牧,逐渐开始农业定居。
山戎见《春秋·庄公三十年》《汉书·匈奴传上》记载。 这说明,在唐尧、虞舜的上古时代,就已有山戎一族,居住于中国北方。
据史书记载,山戎以"射猎禽兽为生",成为燕、齐诸国之边患。前664年齐桓公兴兵救燕伐山戎,灭掉令支、孤竹山戎部旅,约战国晚期,山戎逐渐销声匿迹。事实上,山戎自为一族,从史料上可以看出,山戎是生活在燕山一带,以林中狩猎和放牧为主。逐渐开始农业定居。山戎曾栽种冬葱和戎菽。《钦定热河志》载:“戎菽又名胡豆(蚕豆),种出山戎,北土甚多,百谷之中最为先熟。”春秋末期,山戎逐渐衰落,后被消灭掉。
图片
图片
上述史料记述了当时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大致分布图,而从历史发展的脉络来看,这些部落大致都可以称为后来出现在历史上的匈奴人的先民,因为,他们在后来都成了匈奴的部众。
后来,匈奴冒顿单于称霸草原,并夺取河套地区,建立强大匈奴部落联盟,把中国北方的众多的少数民族都囊括其中。通过《史记》记述和匈奴疆域,人们似乎可以将匈奴部落联盟的内部民族划分为这样三个派系:正北方系(匈奴部落联盟的统治部落,从血缘上讲可能与北狄更接近一些)、东北方系(东胡系)、西北方系(西戎系)。这三个派系在冒顿单于时都被统一成了一个“民族”或者联盟。但要说匈奴人与今人的“血缘关系”则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但在复杂中最简便的辨识方式恐怕莫过于姓氏。
如果还有什么能让人们记住自己的历史来源的话,最常用、最便捷的也就只有姓氏了。我们中国人有一句话:“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指任何情况下都不隐瞒自己的真实姓名,形容为人处事光明磊落。这光明磊落的为人处事风格中,也明明白白地记述着我们对于祖先的记忆,即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因此,姓氏成了我们在人群里的标签,我们的代号,也是我们来路之上的标识。
匈奴人投降和被安置,直到今天还有很多人说一些陕北人和山西人是匈奴人的后代,尤其是陕北人。怎么辨别他们呢?除了姓氏还有民间传说的某些特征。关于姓的问题比较复杂,有人说,匈奴成为汉族人后,有以下常见的姓氏:
图片
先、聂、靳、安、盂、毕、隗、郁、次、郎、郭、李、张、陈、范、赵、乘、王、郝、高、都、马、冯、秦、曹、伊、董、成、武、韩、黄、彭、刘、陆、路、姚、伏、封、兰、金、公孙、何、义渠(渠)、乌氏(乌、邬)、挛鞮(虚连鞮、栾)、呼延(呼衍、呼、胡掖、胡)、须卜(卜)、乌洛兰(兰)、丘林(乔)、隆(龙)、唯徐(徐)、仆固、滹毒(夫、复)、浑(昆)、稠(周)……
沮渠(且渠、大且渠、渠、沮)、当于(当)、栗藉(利)、奥鞬(欧)、尸逐(史)、尸寇鞮(寇)、尸末螣(末、莫)、吟乐(乐)、贺兰(贺赖、贺)宇文、綦母、赫连(铁弗、铁伐、弗、杜)、驹连(驹、车)、费连(费)、破六韩(破落汗、破六汗、潘六奚、步六汗、韩)、万俟、拔列兰(梁)、黜门(楚)、独孤(刘)、贺遂(贺悦、贺术、忤城、贺)、盖楼(盖)、娄邱(娄)、仇末仇(仇)……等等。
图片
另根据史籍的记载,最后的匈奴人逐渐改为汉姓。其后裔多生活在今天的陕西、山西、山东和福建等地。如位于江苏苏州的金氏,位于福建福安市赛岐镇宅里村的金氏,位于河南省鹤壁市的赫连氏,位于安徽省皖南东至县南溪古寨金氏,甘肃省兰州市榆中金崖镇金氏,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后路金村金氏,山东省文登市丛氏-传说皆为匈奴金日磾的后裔。
在这些记载的基础上,详细去说,有姓名学的专家,对匈奴人的姓氏做过这样一种研究,在陕北与关中一带大约有8个姓氏与匈奴人有关:赫连(后改姓刘);乔(属匈奴屠各部);万俟(后改姓万、于);金(属匈奴屠各部);董(属匈奴屠各部);以及呼延与须卜(后改姓卜)等。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匈奴后裔在西北地区的存在。金日磾,匈奴王子,投降汉朝后受到汉武帝的重用,最终成了汉武帝的托孤大臣,汉昭帝刘弗陵四大辅臣之一。被封为秺(dù)县侯,其子孙后代忠孝显名,七世不衰,是一个很牛的家族。秺县在今山东菏泽市,但金日磾因为在朝廷地位很高,在今甘肃张掖(据说是金日磾的家乡)有个地方叫秺侯堡,是当地人因为金日磾而修建的一座城堡,附近还有秺侯驿的地名。
图片
图片
这个地方我曾经到过,在一个叫普家庄的村子附近。因为秺(dù)字比较难认,当地人把这个城堡叫“驼侯堡”,时间一长便被误传成了“拓荒堡”,但不管怎么被误传,这个地方都和金日磾有关,当地和一些姓“普”的人也以金日磾后代自居。但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已经与我们汉族人长相、习俗无异了,而且在身份证一栏上清楚明白地写着汉族,所谓匈奴也就成了一种念想、一种记忆。有趣的是,在当地村子里还有姓刘的,自称是汉朝皇帝的亲属,委派他们来管理这里的匈奴人,但是,这些自称的人也许不知道,匈奴人改姓刘在汉代就已经是个大量的事实存在了。
同时,在甘肃榆中有个叫金崖的地方,当地的金姓人也自称是匈奴人的后代,而且称金日磾是金姓的始祖之一,他们的祖先同样来自于金日磾。我也多次到过这个地方,和普家庄的“普”姓人一样,他们也和我们没有任何区别了。记得,当时在这里还认识一位叫金吉泰的儿童文学作家,见他用汉语写作,就开玩笑说:“匈奴也用汉语?”老人也只是笑笑。如果属实,属于他的那一份匈奴渊源也就只剩下姓氏了。
然而,仅有姓氏不是够的,通过《史记·匈奴列传》,不难看出早在匈奴部落联盟建立之前,匈奴的先民已经进入至了今天的陕西与山西北部。所以,这两个地方尤其是一些陕北人称自己是“匈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后来的历史来看,匈奴部落联盟土崩瓦解之后,确也有一些匈奴人融入了这两个地方。也就是说,从前至后,这两个地方的民族群体中,匈奴人的民族成分相对多一些。
图片
比如,赫连勃勃的子孙后姓刘,而陕北姓刘的很多,其中或许就有匈奴人的后裔,再如呼延、独孤等复姓,也有可能就是匈奴人的后裔;山西方面,建立后唐的李存勖和他的父亲李克用就是沙陀族人,李克用生于今山西北部代县的雁门。沙陀族实际上就是历史上的处月人,他们散居于今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南﹑天山山脉东部巴里坤,其地也曾是匈奴部落联盟的疆域,其人先民也曾是匈奴部落联盟的部众。808年投归唐朝后,因为被吐蕃追兵所杀,最早生活在宁夏灵武这个地方,后来成为唐朝佣兵从徙河东,因为征战有功,被赐姓李。
然而,不能因此就说现在这两个地方的一些人就是匈奴人的后裔,这是绝对不科学的,因为两地人群,很大程度是由过去汉族戍边军士、流民等为主体,融合其他各个少数民族,匈奴族只是其中一个小小的部分,只能说匈奴族参与了两地民族融合相对有历史的依据一些而已。
图片
比这更早的今天的河北与河南,如前文所述,周朝的王娶了戎狄的姑娘作王后,同戎狄之兵一起讨伐郑国。那时候,匈奴人的先民就进入了河南,河北自然是不用说的了。而在此重述这段历史,无非是想完成这样一种表达:中华民族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共同体,而人们研究民族史的意义,就是为了弄清这个多元文化的分支;在强调包容性的整体的同时,亦不能让一些文化特色暗淡下去。
事实上,在匈奴藩属中原时期,依附汉朝的南匈奴人,被汉朝安置在河套地区。借着汉朝的军力多次大败北匈奴,接纳大量降众,势力大增。但因部族成分复杂,难以驾驭控制,造成内部不隐,时有叛乱,多位南单于被杀。而后汉朝对南匈奴的管理越加严厉。
187年,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董卓专权之际,南匈奴发生内讧,国人杀死单于羌渠,子左贤王于夫罗即位。而参与者恐被报复不认可新单于,另立一位单于,于夫罗只得前往汉朝申诉求助。正值汉末大乱,只好留在河东。195年,南匈奴参与了中原混战,东汉蔡邕之女蔡文姬被掳掠去匈奴。202年,南匈奴首领归附汉丞相曹操,蔡文姬归汉。216年,曹操拘留呼厨泉单于,而派右贤王去卑监国,并将南匈奴分成五部,安置在平阳郡,匈奴单于王朝终结。
图片
汉化的南匈奴,一直居住在河套一带,三国时期曹操把匈奴分成五个部,即左、右、南、北、中,分别安置在陕西、山西、河北一带。各部贵者为帅,后改称都尉;以汉人为司马以监督。于夫罗子刘豹为左部帅。
东汉末年以来,周边各民族纷纷涌入中原。其中以匈奴人人数最多,史称“关中人口百余万,戎狄居半,汉匈杂居”。而西晋因贾后乱政,引起了八王之乱,混战延续长达16年之久。从民族融合的角度看,游牧民族总是融入农耕民族,尽管游牧民族有作战的机动性,常在军事上显示出优势,但当他们一旦进入农耕民族分布区,便在自身的农耕化过程中消失,最终成为农耕民族的一部分,南匈奴的消亡便是如此。
到了4世纪,匈奴人刘渊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为将。乘西晋八王之乱之后的混乱时期,刘渊在并州离石起兵立汉国,称汉王,后称帝,占领了北中国的大部分地区。
311年刘渊子刘聪攻占洛阳,316年攻占长安,灭西晋。
318年,匈奴贵族靳准杀死刘粲,自立为汉天王。刘聪族弟刘曜在长安称帝,改国号为赵,之后刘曜消灭了靳氏。
328年,羯人石勒擒杀刘曜,次年在上邽杀其太子刘熙及其将相公卿等三千余人,汉赵亡。史称前赵或汉赵。
图片
匈奴在中国北方衰落后,鲜卑人迅速进入蒙古高原,匈奴与鲜卑不断混血通婚,后代称为铁弗人。铁弗人赫连勃勃被鲜卑拓跋氏击败后投奔羌人的后秦。之后击败东晋军队,夺下了关中地区,以长安为都。425年赫连勃勃卒,子赫连昌继位。428年北魏俘赫连昌。赫连昌弟赫连定在平凉自称夏皇帝。431年北魏俘赫连定,夏亡。夏国的国都统万城是作为游牧民族的匈奴在东亚留下的唯一的遗迹。
融入匈奴人中的月氏人,称为匈奴别部卢水胡。其中沮渠家族推后凉汉官段业为主,在现甘肃地区建立政权,史称北凉。后沮渠蒙逊杀段业,自立为北凉主。433年蒙逊子沮渠牧犍继位。439年被鲜卑人拓跋氏北魏所灭。牧犍弟沮渠无讳西行至高昌,建立高昌北凉。460年,高昌北凉为柔然所攻灭。融入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的一小支匈奴,进入辽东半岛。
一小支匈奴进入辽东半岛,融入靠近高句丽的宇文鲜卑部落。后来宇文氏篡西魏建立的北周政权。之后汉人杨坚篡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并统一中原。匈奴也在这期间融入各民族之中。五胡乱华及南北朝时代成为匈奴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最后一场演出。
魏晋南北朝时及以后的杂胡,包括屠各卢水胡、羯胡、乌丸、乞伏、稽胡,莫不是已经或不断分解的匈奴族与其他各族融合的结果。但这些所谓匈奴别部或匈奴别种的杂胡,魏晋以后,却都逐渐于史籍上消失了,除少数融合到北方塞外各族如蠕蠕、高车、突厥中外,大多数都融合到中原汉族之中,他们和汉族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至于不知姓名的,早已入塞,与中原汉族发生密切政治经济联系的匈奴人更是不可胜数。(文|路生)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