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约会古今浙学名家⑤|王阳明:立德、立言、立功,立身天地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郭闻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
●吴光《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阳明的“良知”心学》
●吴光、张宏敏、金伟东《王阳明的人生智慧》
●董平《传奇王阳明》
●张宏敏《阳明学研究报告》
 《阳明行迹方志文献选刊》
图片
近些年,“阳明热”持续升温,热到了海外,阳明学成了“显学”。
本月初,“王阳明心态思想暨中国心学全国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召开,10余所科研院校的2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就王阳明心态思想与中国心学中的重要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而在去年11月23日,王阳明诞辰550周年之际,浙江在余姚和绍兴两地举行了世界阳明学大会,分别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共鸣”和“阳明心学与共同富裕”为主题,探讨阳明文化的历史意义、当代价值和世界影响。
王阳明是儒学宗师,传统心学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他被梁启超称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一个,另一位圣人是孔子,半个圣人是曾国藩。
参与浙江文化研究工程项目的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中国朱子学会阳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张宏敏表示,阳明心学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学的又一个高峰,一直影响到当代。“人们从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中寻找治国理政的良方,寻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路径,寻找心灵的自由王国。”
图片
何为第一等事
要读书学圣贤
几乎每一个研究者都认为,王阳明独特的人生经历对他的哲学思想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次磨砺,都让王阳明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不断思考和总结,对哲学的思考进一步深入,进而推动着阳明心学从萌芽走向成熟乃至集大成。
正如中国历史上许多名人都自有传奇,一切成功皆有迹可循,何况是王阳明这样的哲学大家。他与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大家一样,自小聪慧,并在很小的时候就立志要学做圣人。
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幼名为“云”,五岁时,祖父为他改名为“守仁”,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这个名字仿佛预示了未来的一切——他的哲学成就、他的学术影响。
11岁那年,王守仁随祖父赴京,路过镇江金山寺宴请宾客时,祖父与客人饮酒赋诗,一时尚未成篇,守仁却已赋诗一首,顿时惊动四座,由此才名初显。
当时普遍的观点都是“学而优则仕”,但在王守仁这里,却有不一样的答案。少年的他,已经开始有了哲学思考,时常掩卷深思。某天,他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回答:惟读书登第耳。他却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
17岁时,王守仁遍阅二程、朱熹等先贤理学著作后,决定尝试“格物致知”,从外部事物中探究真理,获得真知。于是他对着院子里的竹子,苦苦思索7天7夜,没探究出什么真理,反倒大病一场,落下了终身病根——肺痨。但这场尝试,又何尝不是他的哲学思想的起点?
王守仁22岁考进士不中,当时的大学士李东阳对他说:“你这次不中,来科必中状元。”于是他悬笔立就一篇《来科状元赋》,大家惊为天才。有才者便有妒者,王守仁25岁再考时被暗中打压,依旧落榜,他反而安慰好友:“世人以落榜为耻,我却以落榜动心为耻。”
正如少年时的他所言:人生第一等大事不是登第做官,而是要读书学圣贤。不动心,不往心里去,当然不烦恼。
28岁时第三次应试,王守仁进士及第,步入仕途。31岁时,因肺病复发,王守仁归乡养病,在绍兴会稽山中找到一个适合修炼的地方——阳明洞天。于是他在那儿结庐住了下来,还给自己取了一个别号“阳明子”。
从此,王守仁便是王阳明。
图片
在“百折千难”中,
得以“致良知”
一颗真正强大的内心,足以带你踏平世上任何荆棘。
35岁之前的王阳明,人生一直飘忽不定,如他的学说一般,尚在寻找、摸索、成形阶段。然而少年时期发下的宏愿,如漫漫长夜的灯火,不时驱散人生阴霾,照亮前行道路。
1506年,阳明35岁。明朝司礼太监刘瑾将谏臣薄彦徽、戴铣等人下诏狱。王阳明抗疏力救,结果也被下诏狱,并被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丞。
因为是贬官,王阳明一度受到地方官的刁难,况且贵州龙场当时还是未开化地区,没有吃的,他就开垦荒地;没有住的,他就搭茅屋;语言不通,他就教当地百姓说官话。在这个“百折千难”的过程中,他对古本《大学》的中心思想有了新的领悟,常常思考“圣人处此,更有何道”的问题。日复一日的思考后,王阳明大彻大悟了《大学》中“格物致知”的真谛,不禁欢呼雀跃,并且明白了少年时思索竹子时的“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是王阳明学术生涯的一大转折,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必须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心学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后来强调“心外无理”进而提出“知行合一”“致良知”“万物一体之仁”的学说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
王阳明的好友湛甘泉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这样说:“(王阳明)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明末清初,同为余姚人的思想大家黄宗羲也以“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概括了王阳明的学思历程。
可见王阳明的学术真知得来不易,他是在经历了政治磨难与人生巨变之后获得的思想结晶。
“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在辗转各地的为官生涯中,王阳明相继遇上了南赣民乱、宁王叛乱,平叛过程中,他的军事才能开始展现,让人叹为观止,这也正是他“知行合一”的具体体现。这个过程,也是王阳明学圣成德之路的大突破,他的思想升华到了一个新阶段,即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学理建构。
图片
阳明学的根本精神,
引发出当代意义
王阳明的学说自成一家,影响超越明代而及于后世,风靡一时而传播中外。他的学说直到今天都有很强的借鉴及学习意义。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吴光认为,我们可以从阳明学的根本精神体会其当代意义——
阳明学确立以道德良知为核心的道德主体精神,对于救治当今社会的非人性化弊端无疑是一剂对症良药。
阳明学提倡“亲民”、重视民生的思想主张,在当下显得尤其重要。
阳明学折中朱陆、会通佛老的和而不同精神,体现了一种多元和谐的文化价值取向,为全球化时代的多元文化交流、沟通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阳明学知行合一、力行实践的精神为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既定国策,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一种科学务实的思维方法和精神动力。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