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海陵岛 串起陆海丝路印迹共谋发展

图片

12月14日,“南海Ⅰ号”闪耀“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在海陵岛举行。会议以“互之道”--东西互鉴、陆海互鉴、文旅互融为主题,共商“一带一路”文物保护与研究、共议“一带一路”考古发现与合作、共究历史文化内涵。来自国内外多家博物馆、科研机构、高校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各抒己见,内容涉及文物保护、历史研究、阳江海丝文化等多个学术领域。



“南海I号”充分展现我国宋代海外贸易体系,为研究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提供坚实论据,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图片

同时,“南海Ⅰ号”作为我国水下考古的头号工程,其首创的整体打捞考古模式、卓越的科技考古手段和丰富的考古成果,为国际水下考古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和贡献中国智慧。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副馆长李培峯表示,“南海I号”在海外已被称为“水下兵马俑”,希望与广东海丝馆携手将“南海I号”的文化遗产价值推介出去。





图片

马来西亚马六甲郑和文化馆副馆长  李培峯:
中国政府在“南海I号”这一次的打捞和考古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价值点,除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考古技术如何外,还有世界遗产为什么这样保护,为什么要在阳江原址保护。目前这个理念在“南海I号”保护过程中体现出来了。我希望未来阳江文博的从业者、工作人员,包括阳江的市民朋友能够理解世界遗产的规则,把这个价值推介出去,让整个全世界能看到这份价值在中国如何建立、树立、提升、推广。


图片


会议期间,广东海丝馆、敦煌研究院、福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带来各馆文创精品,实现陆上敦煌与“海上敦煌”首次“双向奔赴”。


图片


其中,敦煌研究院带来由高仿真打印而成的文创精品《鹿王本生图》画卷。该画卷取材于敦煌莫高窟第257窟北魏壁画《鹿王本生图》,是关于九色鹿故事的横幅长卷式连环画。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程博表示,陆海互鉴能够拓展丝路文化内涵、丰富丝路遗产面貌,开创丝路融合发展新局面。




图片

敦煌研究院副研究馆员  程博:
广东海丝馆非常具有文化内涵、地域内涵,文物具有明确的媒介特征。丝路两方面的互鉴具有明确的特点与独特性,通过我们未来的工作,不断完善保护、开发、利用,实际上会对我们“一带一路”整个的构建和发展具有好的贡献。尽量在文物保护和价值研究、价值评估方面进行有效的完善,形成完整的研究上的数据链,对未来发展更有利。




图片



图片

图片


今年年底

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将建设完成


图片


届时,以广东海丝馆和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为主体,以“南海Ⅰ号”文化品牌为核心,以十里银滩、天麓山自然公园为依托,海陵岛将建成出水文物保护研究、文物活化利用、文创产品展销、海丝文艺展演等文旅商融合发展示范区,助推广东海丝馆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广东海丝馆馆长冯兆发表示,广东海丝馆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致力打造海丝文化交流国际平台。





图片

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馆长 冯兆发:
“南海I号”是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的很好载体。我们会和丝路共建国家及地区商议,把“南海Ⅰ号”在丝路目的地进行展出。我们也要依托广东海丝馆和广东省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这样的场馆优势,把外地文物请进来,和我们同台展览,互学互鉴。我们希望成功地把“南海I号”交给下一个800年。

图片


此外,为顺利开展“南海I号”的考古及整体保护,广东海丝馆会同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经充分预研究以及方案对比评估,最终编制《“南海I号”沉船总体保护方案》。根据《方案》,转入“新航段”的“南海I号”将完成四大核心任务。一是将临时支护体升级为永久性支撑结构,明年拆除陪伴船体十多年的沉箱,让公众720度一睹“南海I号”的真容。二是搭建整体喷淋系统,对船体进行清洗脱盐。三是开展并完成船体填充加固及脱水定型。四是对船体进行修复复原。


图片


力争尽早将这艘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船身完整呈现。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沈大娲指出,保持船体结构稳定是重要前提。





图片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馆员 沈大娲:
“南海I号”的保护有三个非常关键的点,第一点就是船体结构的稳定性,这个支撑托架如何更好地减少船的变形和应力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保证船体的稳定。第二重要的是要对硬度较低的饱水木材进行填充,填充之后再进行脱水干燥。第三点“南海I号”铁的问题也是非常严重的,所以还是要最大程度把铁去掉,去掉之后再通过控制环境来保证长期稳定的保存。



来源|阳江新闻

记者|冯秋颖 梁晓琪

摄像|毛续 陈佳阳

编辑|赖秀珠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