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用“饭圈文化”污名化自己粉丝?饭圈一词为何让董宇辉如此心惊

全文2592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东方甄选事件中的饭圈文化成为事件迅速发酵的主要因素之一。

02饭圈文化是一种成熟的粉丝组织方式,具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和强大的自组织能力。

03饭圈文化的操作常常包括造神、拉踩、制造悲情与冲突等行为,但不能简单以饭圈文化来解释所有行为。

04饭圈文化的本质是一场造神运动,粉丝们通过对偶像的喜爱和支持来满足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求。饭圈文化的存在也伴随着极端粉丝的出现,他们难以接受对偶像的负面评价,导致群体情绪极化和极端行为的发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从12月11日东方甄选小编站出来表示小作文是团队创作,董宇辉“丈母娘们”不干了,到东方甄选4天掉粉12万,到12月16日孙东旭被免职,俞敏洪、董宇辉合体直播,这场5日闹剧终于落下帷幕!
图片
事件脉络梳理
东方甄选CFO尹强在朋友圈表示:“新东方的故事总会有一个happy ending,黑夜足够长,才让人们觉得黎明的光是那么亮,让大家操心了。”
图片
然而,这次东方甄选事件,看似已经尘埃落定,但它的一系列蝴蝶效应远没结束。
东方甄选“罗生门”,饭圈文化修罗场
事实上,作为一家老牌教育机构和直播电商巨头,出现这次的闹剧本不应该,甚至连这次事件本身都透着些许荒诞,说不清孰对孰错。
仅针对这次事件,从东方甄选抖音账号运营者的角度看,自己的创作被误认为出自他人之手,为此而产生情绪无可厚非;从董宇辉的角度看,他并没宣称所有的文案都是他亲自创作的,却被动地卷入风暴中心,成为承受舆论最多的那个人;从东方甄选的角度来看,团队成员间存在合作分工也是非常合理的。
图片
尽管这如同一场无法辩论的罗生门,但回头仔细看看东方甄选抖音账号运营者、董宇辉、孙东旭、乃至俞敏洪的发言,就会发现他们都对这场风波达成了微妙的共识,即共同提到了一个让这次事件迅速发酵成热点的主要因素之一——饭圈文化。
根据中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吕鹏的定义,“饭圈”是粉丝对自己所属的追星群体的统称, 又名“粉圈”, 系“粉丝圈”简称。饭圈文化是随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明星和追星者之间的互动一起发展到今天的,如今网络中的“饭圈”早已成为一种成熟的粉丝组织方式,不仅有着明确的准入标准,还有着强大的自组织能力,其外溢现象也日益严重。如今的饭圈已经不仅局限于娱乐圈,甚至外延到了体育圈、电竞圈、政治圈……有人在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在的地方,就有饭圈。
图片
图源:新华社
流水的“董宇辉”与“运营小编”,铁打的饭圈文化
以本次董宇辉事件作为例子,其实董宇辉的粉丝们所做的一切,所遵循的都是饭圈惯常的套路:造神—拉踩—制造悲情与冲突。然而,这些行为真的能用简单的“饭圈文化”四个字来解释吗?
不能否认,董宇辉的部分粉丝有其过激性与不合理性。当董宇辉卷入东方甄选事件后,一些粉丝开始在网络上对东方甄选展开骂战,让事态进一步升级;当与董宇辉同场直播的主播言谈不当时,也有部分粉丝迅速形成围剿,合力将其骂至落泪离开直播间;即便是在最近的文案风波中,一些情绪较为激动的粉丝也指责孙东旭为了内斗而纵容了东方甄选抖音账号运营者的言论,水被越搅越浑。而这一系列饭圈的操作,在舆论圈的炒作套路里其实并不少见。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粉丝们出于喜爱董宇辉的目的,所以进行一些维护他的合法权益的行为,这本身没有错误,所以董宇辉也在回复“小作文”时提到:反对借着饭圈文化一说去污名化粉丝,其粉丝群体也不该直接就被污名化为“极端饭圈”来加以单向度的指责。
图片
董宇辉的回应,提到反对以“饭圈”名义污名化任何人
饭圈文化的本质,是一场轰轰烈烈又十分脆弱的造神运动。董宇辉的蜕变,从一位默默无闻的个体发展成为引人瞩目的网络焦点,使其在互联网时代的直播电商领域成为一位独特的“神”般存在。外貌普通却满腹才华、敬业工作的董宇辉让许多大众共情,这种共情借助现代传播杠杆被无限放大、不断吸纳着新的粉丝加入,又因为群体基数的不断扩大,而倾注了更多个体的主观想象。最终,大众对董宇辉的喜爱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能量场,其指向对象不再是董宇辉个体,而是把董宇辉构建成了一个完美的符号,来为粉丝营造亲密关系和理想自我的想象空间,让粉丝能够实现马斯洛需求理论中的社交需要及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于是,随着媒体和大众的持续关注,董宇辉个人影响力不断扩大,甚至超越了东方甄选公司本身。
然而,这种造神运动同时也伴随着极大的不稳定性。一旦偶像被捧为“神”,随着其粉丝基础急遽扩大,许多极端粉丝也会随之出现,他们难以接受任何对于偶像的负面评价,导致在群体情绪极化的驱使下陷于暴戾、狂躁和放纵之中,往往产生“破圈出征”“跨圈征伐”等极端的集体行为。
图片
董宇辉粉丝发言
种种非理性的行为之下,粉丝们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追星团体,更俨然以偶像的监护人与话事人身份自居。而对于本次的东方甄选事件,尽管也许其中有些许混乱无序的饭圈文化的影子,但这不能简单地以饭圈文化来盖棺定论。毕竟,一旦直播生态过于头部化,就一定会迎来相应的失控与反噬,即便是处于风暴中心的董宇辉本人也难维系平衡。
被饭圈造出的“神”,终将因饭圈而“消亡”
粉丝与偶像之间存在的是一种准社会互动关系,而偶像的本质是为粉丝提供一种“想象性”的亲密关系,这种关系基于情感的纽带,往往会激发粉丝为偶像自愿付出无偿的劳动,如文化研究学者约翰·菲斯克所提出的“文化经济”,粉丝在文化生产和文本意义再建构的过程中,所交换和流通的是意义、快感与社会身份,获得的是精神愉悦与身份认同。
比如,2020年被粉丝坑下神坛的肖战。其粉丝因为对同人文中的描写不满而举报了作者,甚至人肉作者而导致作者被退学,粉丝还联合举报了同人文网站ao3,导致网站被墙,引起多家粉丝和许多用户的不满。大众对于粉丝的愤怒悉数回馈给了肖战本人,引发了2020年对于肖战代言品牌的大规模抵制,甚至导致肖战的名字从代表作《陈情令》中消失,据传言还有不少合作都因此而撤销或是搁置。
图片
再比如,曾经的蔡徐坤粉丝们,因为过于狂热,而到处给偶像招黑。前有潘长江被蔡徐坤粉丝愤怒围攻,只是因为他表示自己不认识蔡徐坤;后有粉丝聚众辱骂革命先烈赵一曼和共青团。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蔡徐坤粉丝的无脑程度一度直接让蔡徐坤本人成为“全民公敌”。尽管如今蔡徐坤已经无法再出现在江湖,但江湖上永远都有关于他疯魔的粉丝的传说。
还许多“事业粉”以督促明星事业蒸蒸日上为己任,动辄对明星的工作加以干涉,如未达到自己的预期,就开始辱骂工作人员不作为。最新鲜的例子,就发生在刚刚过去的12月16日,胡歌的粉丝在微博上@胡歌工作室,称工作室在胡歌的活动上不出图,是不作为的表现。然而胡歌的工作室并未作回复,胡歌本人却亲自回复了粉丝的这段话。胡歌的回复温和有礼,
图片
对于粉丝的此类做法,或许路人们的发言才是道出了真相:
图片
其实,饭圈当然永远无法真正“毁掉”偶像。 但他们能够把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到偶像身上,把偶像变成靶子,让所有公众都一起来检视偶像是否失格、如何失格,然后讨伐失格。
从肖战到蔡徐坤,再到董宇辉,这些“饭圈大战”背后,是新媒介环境中粉丝们从个体到群体的聚集的完成,这种集聚挤压了极大的公共话语空间,让各行各业都变得娱乐化,同时也让大量的公共资源都偏向这些娱乐性强的事件,从而使得其他切实涉及公众生活的公共议题在有限的资源中得到较少的关注。这种网络媒介泛娱乐化的趋势如果持续下去,那么尼尔·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至死”新物种终将诞生。
结语
饭圈文化的问题,是当前社会中一结构性的问题,很难通过针对一两个圈子的临时性治理就能化解。而且,如何面对一个群体逐渐极化以致造成价值偏差的世界,比“如何叫停饭圈文化”的单一性问题要复杂得多。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