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积石山地震12小时:已致116人遇难,仍有发生5级强震可能性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截至12月19日8时47分,地震共造成甘肃省105人死亡,房屋损毁4782间,青海等地也有人员伤亡,救援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开展中。
图片
△图/新华社
伤亡:甘肃积石山县地震已致116人遇难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震中位于积石山县柳沟乡,距离临夏州积石山县8公里,距离临夏市39公里,距离兰州市102公里。兰州、庆阳、平凉、天水、陇南、定西、武威、金昌等地震感明显。截至目前,地震共造成甘肃105人死亡,房屋损毁4782间。
此外,地震已致397人受伤,其中危重伤员16人,重伤员76人,中度伤员98人,轻度伤员207人,分别收治在临夏州、积石山县和乡镇各医疗机构救治。
此外,截至12月19日6:59,地震已造成青海省海东市11人死亡,140人受伤,民和、循化、化隆等县区有部分房屋倒塌,当地电力线路、通信网络正在抢修中,人员救援和灾情核查工作仍在进行中。
图片
△图/央视新闻
营救:消防员在甘肃地震受灾最严重区域累计营救61人,其中38人生还
消防部门负责人表示,目前消防总队救援力量在受灾最严重的区域开展拉网式的搜索,截至19日9:30,消防人员累计营救被困人员61人,其中生还38人,遇难23人。
物资:火炉棉褥等应急物资紧急调运灾区,甘肃紧急下拨抗震救灾资金2000万元
昨晚,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截至目前:①已调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500余人、公安干警1500余人、部队官兵1000余人赶赴灾区;②棉帐篷2600顶、折叠床10400张、棉被10400床、棉褥10400床、火炉1000套(含烟筒)等第一批应急物资紧急向灾区调运;③甘肃省财政厅紧急下拨抗震救灾资金2000万元,帮助灾区妥善安置受灾群众;④震中及周边地区乡镇(街道)、村(社区)迅速开展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
现场:震中房屋损毁严重,上千名救援人员仍在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搜救
央视记者在甘肃地震震中了解到:①震中房屋损毁严重,地上散落着课本等物品;②上千名救援人员仍在挨家挨户进行地毯式搜救,更多救援力量仍在源源不断地赶往灾区;③火炉棉褥等应急物资紧急调运灾区,第一批救援物资已抵达积石山县大河家镇,其他物资正陆续运送中。
图片
△图/央视新闻
余震:共记录到余震275次,仍有发生5级强震可能性
截至12月19日06时00分,据中国地震台网消息,甘肃积石山地震共记录到余震275次,其中3.0级及以上余震9次,分别是6.0-6.9级地震0次,5.0-5.9级地震0次,4.0-4.9级地震2次,3.0-3.9级地震7次;3.0级以下余震266次。 ​
12月19日,甘肃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地震救援最新情况。有媒体提问“是否还会再次发生较大余震的可能”的问题,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本次地震区域构造、历史地震活动、地震序列类型等特征,综合分析认为,本次地震原震区近几日仍存在发生5级强余震的可能性。
天气:积石山未来十天无降水,夜间最低气温将达-14℃
临夏州气象局发布积石山县震区专题天气预报,过去24小时,临夏州积石山大河家、柳沟、刘集、安集、银川、寨子沟、吹麻滩、石塬及附近乡镇天气晴间多云,19日06时气温-14℃左右,风力1~2级。未来10天积石山无降水过程,天气以晴间多云为主,最低气温-14℃左右,最高气温5℃左右。
气象专家提示,夜间最低气温-14℃左右,救灾避灾人员请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应急帐篷内取暖注意安全,使用明火时谨防一氧化碳中毒。应急救援车辆注意行车安全。
呼吁:甘肃对通往灾区道路实施交通管制,请社会志愿者社会车辆等不要前往震区
19日,甘肃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地震救援最新情况:截至目前,已调集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1500余人、公安干警1500余人、部队官兵1000余人赶赴灾区,抢险救援工作正有序进行。请社会志愿者、社会车辆等不要前往震区,避免造成交通拥挤,确保救援通道、生命通道畅通!
甘肃省公安厅发布通告,19日起至抢救任务完成止,对通往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抗震抢险灾区道路实施交通管制,管制道路:国道310线大河家镇至临夏县段,国道310线民和至临夏县段,乌玛高速 (G1816韩集) 至双达一级公路 (S34) 至临大高速 (S32) 段,省道106线 (小关路口)至积石山段,省道309线莲花至积石山段。
医疗应急:国家卫健委派出工作组,全力指导支持地震医疗应急工作
2023年12月18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县发生6.2级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国家卫健委紧急调派医疗应急工作负责同志和北京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骨科、神经外科和普外科国家级专家赶赴甘肃;组织四川、陕西和宁夏等临近甘肃省的3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伍迅速集结,将尽快赴甘肃省、青海省支援。
事故发生后,甘肃省卫生健康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指导派出33辆救护车等专业车辆和173名医护人员赴现场开展伤员救治和转运工作。青海省派出68辆救护车,40余名省、市专家在现场开展救援。截至12月19日6时30分,灾区共收治300余名伤员。
图片
△图/央视新闻
应急响应:国家地震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鉴于灾情严重,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管理部将国家地震应急响应提升至二级,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应急管理部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提升至三级。
地震发生后,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共出动1440名消防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救援,甘肃及周边省份1603名消防救援人员已集结待命,随时做好跨区域增援准备。
影响:地震未对民航、邮政运行造成影响
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12月19日6时,地震对铁路基础设施和行业运行影响还在排查当中;地震未对民航、邮政运行造成影响。公路方面,国道G310线K1964+151(大河家黄河大桥)出现裂缝,目前应急车辆和小型车辆正常通行,大型车辆禁止通行。其他情况还在排查当中。
图片
△图/新华社
分析:甘肃地震为何伤亡严重
此次地震伤亡为何如此严重?地震专家陈会忠分析,第一个原因是地震震级比较大,6.2级可以算是强震;第二,这次地震的震源深度比较浅,震源浅的地震容易造成地面相当大的破坏;第三,地震发生在深夜,半夜差不多将近12点,这时人们都在睡觉或熟睡中,这也是造成伤亡大的原因之一。
另外,陈会忠解释,这次地震发生在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虽然这里的人口没有东部地区人口稠密,但是震中及附近人口相对较多,居住密度大。此外,当地经济较为落后,建筑的抗震强度较弱,没有像东部地区建筑那么强,这几个原因都是造成这次地震有重大伤亡的重要原因。
潇湘晨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