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利策略持续走红,背后有何玄机?

今年来,面对A股市场震荡加剧、无风险利率下行、投资偏好走低,市场上刮起了一股“红利风”,高股息、低估值的红利策略悄然走红,有人将其视为利率下行期的“稳定器”,有人将其作为应对市场波动的“压舱石”,还有人将其作为不确定中的“稳定锚”。那为什么红利策略这么“红”?
这首先还要从红利策略自身特性说起。红利策略又叫高股息策略,主要指投资于那些持续派发稳定、有较高股息(分红)的公司。其背后是上市公司优质的基本面与合理的估值。
从计算公式看,股息率=现金分红总额/总市值 =(现金分红总额/净利润)*(净利润/总市值)=分红率/市盈率。股息率高的公司通常具备稳定的现金流,有较高的股利分配率,每年可以获得较高的绝对收益,同时市场估值偏低,呈现出良好的投资性价比。
诚如“证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所言,分红回报是公司成长中最为可靠的部分,市场喜欢配置能够带来稳定股息收入的“确定性资产”。股神巴菲特也曾有云,做投资就是分享时代的分红,跟着时代慢慢变富。近年来,资本市场面临的内外不确定因素较大,不论美股还是A股,资金都在追逐确定性,对基本面稳健、安全边际高、能给投资者提供稳定分红的公司青睐有加。A股方面,在无风险利率长期下行,高息固收资产供给减少的市场环境中,高股息资产配置价值逐渐彰显,叠加“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也为高股息的红利策略提供了估值安全垫。
从A股现有高股息资产行业分布看,主要涉及公用事业、交运、能源、通信、环保、大众消费等领域,多数有护城河优势或者渠道优势,这都为高股息策略提供了更多选择。需要警惕的是,要尽量避免掉入“股息陷阱”——历史的高股息≠未来的高股息。企业过去分红率很高,但不代表未来,未来若经营状况改变,分红意愿也会走低。
图片
对于投资者关心的红利策略未来是否能够持续占优?从供给和需求两个维度看,红利策略未来仍具备长远的发展空间。从供给层面看,A股市场分红行为趋于规范化和长期化,有助于境内上市公司分红行为的持续改善,将为红利策略的运用提供优质资产标的。着眼需求层面,伴随人口老龄化,我国退休及临近退休人口持续提升,养老相关投资需求提升,推升稳健、低波类红利资产的需求。
在投资实践中,红利策略常与低波因子结合使用,通过低波因子进一步加强策略的稳健性和防御能力。一方面红利策略以高股息率为标准着眼于企业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低波策略致力于过滤高波动异常风险,双管齐下有助于提升组合的稳健性,在市场不确定性较高、震荡特征明显的场景中,能够更好满足投资者攻守有度、低位布局的需求。
综合看来,伴随全球宏观不确定性上升、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绝对收益资金规模较快增长以及日趋完善的国内分红制度等诸多利好因素作用,红利低波策略长期配置价值日益凸显。对于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来说,红利低波策略是一个不错的长期配置策略,可以作为“核心”策略,搭配其他“卫星”策略共同使用。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为个人看法,不作为投资建议。
敬告读者:本文基于公开资料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相关内容撰写,全球财说及文章作者不保证相关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无论何种情况下,本文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