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沉不住气,原有项目没谈拢,又向中方推新项目,给出一成股份

中俄贸易规模已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只要按部就班的走,2030年前实现3000亿美元目标几乎没啥问题。奈何,俄罗斯是真沉不住气,在原有“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还没谈拢的情况下,又向中方推出新项目,并表示愿意让中国贸易商占10%股份。
俄方再一次提到中俄合作,是因为俄总理米舒斯京正率团对华访问,他与中方举行了一轮会晤。期间,双方签订一系列合作文件,在俄媒看来,这意味着两国在农产品、能源等方面有着巨大合作潜力。国内也有观点认为,中俄总理会晤,有望处理双方在经贸方面遇到的“瓶颈性问题”,进而强化两国全领域合作。
图片
中俄经贸关系有个鲜明特点,即政府发挥引领作用,如提出一个目标,然后通过市场机制运转,并在大企业推动下完成目标。双方贸易规模,就是在先提出本年度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下,经过彼此11个月努力实现的。在此基础上,俄方又给出下一阶段目标,2030年前突破3000亿美元。
其实,不仅是贸易规模,在中俄双边旅游、本币结算上,政府同样发挥着引领作用,由此取得了出色成果。双边旅游上,中俄恢复实施团游免签政策,中国游客随后大量涌入俄罗斯,目前已成为俄首要外国游客来源地。本币结算上,中俄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跟着俄罗斯在贸易中广泛使用人民币,俄官方近日表示,本币结算在两国贸易中已占比90%以上。不仅如此,两国还在探讨如何推广和使用数字货币。所以,在俄方一些人看来,只要中俄政府牵头,两国就能取得预期成果。
图片
在俄罗斯对华出口结构上,能源产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某种程度上讲,俄罗斯能在与华贸易中赚多少钱,就取决于对华出口了多少能源。因此,俄方卖能源很是积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项目。起初,俄方表示该项目2020年便能启动管道铺设工作,结果到了今年还是没啥消息,俄方只能改口称2024年动工,五年后也就是2029年结束建设工作。当然,这只是俄方单方面的说法,能否如期完成一切工作暂时不能下定论,因为双方还没谈拢。
“西伯利亚力量-2”属于大体量项目,不能说俄方一提出来中方就得答应,而是事先要进行一番严密且科学的系统论证。19日,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就该项目亮明了中方态度。他表示,就该项目的实施,中方希望采取上下游一体化模式。在他看来,如此既能考虑到中国广阔市场,又能将简单地天然气买卖贸易,发展为全产业链合作。显然,中方并不介意推进该项目,只是诉求跟俄罗斯存在偏差。
图片
有分析认为,中俄诉求偏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天然气价格,中方希望争取优惠价格,俄方想把价格提高点,毕竟卖能源是俄罗斯最大创收途径。另一方面,俄罗斯执意让输气管道过境蒙古国。其实,以中俄漫长边境线,输气管道并不一定非要经过蒙古国,这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直接从俄罗斯接入中国是最好选择。但是,俄罗斯在规划路线时,还是将蒙古国纳入其中。总之,就是双方各有各的考虑,“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才迟迟谈不拢。
有意思的是,俄方似乎沉不住气,“西伯利亚力量-2”这边还没谈拢,又向中方推出一个新项目,即“东方石油”油气项目(简称东油项目)。该项目旨在向中国、印度在内的亚洲国家出口石油,俄方两个月前跟中方提过一次。中俄总理会晤期间,俄方又向中方推销起东油项目,为此俄方还让一家中国香港贸易商占股10%。那么,中方态度如何?俄副总理诺瓦克指出,中方正在研究东油项目。显然,跟“西伯利亚力量-2”项目一样,中方没有急着答应的意思。
图片
客观地讲,东油项目确实不错,按照诺瓦克所言,明年该项目能够输送3000万吨石油,2030年时将扩大至1亿吨,对保障中国能源安全能起很大作用。只是,石油天然气属于大宗商品,除了价格、输送路线规划外,还得考虑国际局势和国家长远发展。故而,无论是“西伯利亚力量-2”,还是东油项目,都需要审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