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淘天换帅戴珊去职,AI战略驱动,吴泳铭身兼三项CEO

阿里巴巴再次迎来人事调整。12月20日,阿里巴巴宣布,阿里巴巴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兼任淘天集团CEO。自此,吴泳铭将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和淘天集团、阿里云智能集团三项CEO职务。淘天集团原CEO戴珊将协助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这是阿里变革之后新的业务职能。
当天,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蔡崇信通过全员信宣布了这项任命。对于此次人事变动的原因,蔡崇信在全员信中的解释是,“为了推动集团的核心电商业务相关板块高效的战略协同和高强度资源投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背后原因或是淘宝天猫在刚过去的双11、双12两个大促期间表现不佳,与此同时拼多多在营收和市值上的增势迅猛,让阿里电商业务压力倍增,不得不加快变革步伐。 
图片
AI战略驱动下,吴泳铭身兼三项CEO职务
今年3月,阿里巴巴启动”1+6+N“组织变革,9月,蔡崇信和吴泳铭正式接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和CEO,同时由吴泳铭兼任阿里云董事长与CEO。此次调整后,吴泳铭将再增加一个CEO的职务,目前同时担任阿里巴巴集团CEO、淘天集团董事长兼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CEO。
接任阿里集团CEO的第三天,吴泳铭发布全员信,宣布确立“用户为先、AI驱动”两大战略重心,并围绕这两大重心进行业务梳理,重塑业务战略优先级,同时进行管理团队年轻化改革。
图片
11月16日晚间的阿里季度业绩电话会上,吴泳铭首次向外界披露新战略,将阿里面向未来十年的重要优先级,明确为三个方向:技术驱动的互联网平台业务,AI驱动的科技业务,全球化的商业网络。他宣布,对于核心业务,阿里集团将保持长期专注力和高强度的资源和研发投入,同时各业务均以独立业务单元为单位,独立面向市场。
“优先级”是吴泳铭当晚最频繁提到的关键词。在明确集团变革举措的基础上,吴泳铭完整介绍了各业务集团的发展策略和优先级,同时公布了阿里第一批战略级创新业务——1688,闲鱼,钉钉,夸克。
11月底,吴泳铭对阿里云的战略方向做出判断和取舍,确定未来五年阿里云将实施AI驱动、公共云优先的策略,同时对业务管理团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11月23日,阿里云宣布了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成立了三支新的事业部,公共云业务事业部、混合云业务事业部、海外业务事业部。
其中混合云业务事业部,以满足一些特定行业因政策限制、短期无法使用公共云的客户需求。专有云的研发和服务团队将一并纳入该事业部,提升专有云的产品化、标准化能力。相对于公共云业务事业部规模优先的目标,混合云业务事业部将重点考核利润,减少项目制的软硬件订单销售,并鼓励政企客户优先使用公共云。混合云业务事业部由李津负责,为阿里云一级部门,直接向CEO吴泳铭汇报。
同时阿里云设立了技术委员会。技术委员会的组织架构设于阿里集团之下,阿里还在集团层面上成立了一支由吴泳铭领衔的基础设施委员会,成员包括周靖人、阿里合伙人蒋江伟(花名小邪)和阿里CTO吴泽明(花名范禹)。
半个月后(12月13日),阿里云首席商业官蔡英华从阿里云离职。蔡英华是阿里云近两年推进政企业务的关键人物,于2022年3月空降阿里云,出任阿里集团资深副总裁(M7级)。 
电商GMV承压,戴珊卸任淘天CEO
除了对阿里云进行大刀阔斧地调整,淘天集团也在近期调整了内部汇报关系。对于戴珊卸任淘天集团CEO职位,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并不意外”。
早在今年9月,淘天集团旗下五家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信息变更,确认新的法定代表人和董监高人员名单。其中,汪海担任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浙江天猫技术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吴泽明担任杭州阿里妈妈软件服务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刘鹏担任浙江天猫网络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王明强续任浙江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总经理。淘天集团CEO戴珊不再在这些子公司兼任职务。
彼时便有关于戴珊或将调离淘天集团的猜测,9月27日,淘天集团回应,以上变更只是常见的涉及子公司的工商注册信息变更,不涉及集团管理层的任何变动。
戴珊是阿里巴巴“十八罗汉”之一,于1999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团,为公司创始人之一、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
资料显示,戴珊于2022年1月至2023年3月担任阿里巴巴集团国内数字商业板块总裁,自2023年3月起担任淘天集团首席执行官。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她担任产业电商(前称B系)事业群总裁,该事业群包含阿里巴巴国际站(Alibaba.com)、1688.com、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淘特(Taobao Deals)及数字农业。
对于戴珊的去向,蔡崇信表示,“为了优化资本回报率,提升股东价值,集团资本管理委员会授权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戴珊将协助集团筹建阿里巴巴集团资产管理公司、组建专业的管理团队。”
回顾戴珊正式接管阿里C系电商业务板块的时间仅两年,但过去两年也是阿里国内电商业务板块出现下滑、不断承压的两年。2022年双11,阿里巴巴首次不公布双11具体交易额数字,但财报披露,2022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第四季度,淘宝和天猫的线上实物商品GMV(剔除未支付订单)均同比下降,2023年这一局面依然未能扭转。
对于此次人事变动的原因,蔡崇信在全员信中的解释是,“为了推动集团的核心电商业务相关板块高效的战略协同和高强度资源投入”,但在业内人士看来,背后原因或是淘宝天猫在刚过去的双11、双12两个大促期间表现不佳。
今年双11收官,天猫宣布用户规模和商家规模显著增长,带动订单量和成交总额全面增长,但并未公布具体增长数值。来自第三方机构星图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双十一全网销售额达11386亿元,同比增长2.1%,增长大幅放缓。其中,综合电商平台总计销售额为9235亿元,同比下滑,天猫依然占据销额榜首;抖音、快手等直播电商销售额为2151亿元;美团、京东到家、饿了么新零售总计销售额达236亿元;社区团购销售额为124亿元。
紧随其后的“双12”则更加静悄悄。11月底,“淘宝取消双12”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淘宝商家服务大厅的一则公告称淘宝“双12”活动今年取消不再举办,取而代之的是12月的“淘宝年终好价节”,
一边是电商大促增长疲软、GMV持续下滑,另一边让阿里倍感压力的则是老对手拼多多的“逆天”增势。2023年11月28日发布的三季报中,拼多多依旧远远超出市场预期:同比增长93.9%的营收、22.6%的净利润率,让拼多多股价暴涨超20%。对比淘天集团在三季度收入增速仅为4%,淘宝、天猫在线GMV同比依旧下降。
或许是感受到了后来者施加的压力,11月29日,针对阿里员工对于拼多多的讨论,阿里创始人马云在阿里内网罕见地参与了谈论。“我更坚信阿里会变,阿里会改。所有伟大的公司都诞生在冬天里。AI(人工智能)电商时代刚刚开始,对谁都是机会,也是挑战。”马云表示。 
南都记者 马宁宁 发自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