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平台不能置身事外

图片
深夜时段,被明令禁止的“大胃王”吃播又回来了。据媒体报道,这些主播一般在晚上11点以后上线,往往一口气吃下十碗凉皮、一顿吃掉八捆面线、一小时狂吃十斤肥肉,引发网友惊叹和叫好。在吸引粉丝流量的同时,一些“疯狂”的吃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有的因为暴饮暴食产生健康问题,有的因为长期在直播中过量饮酒猝死。
不可否认,在这种尴尬局面的背后,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正如一些专家所言,观看吃播,是许多人对于“食欲”或其他欲望得不到满足的一种代偿性手段,“将自己对美食的渴望转移到吃播身上”,“通过观看吃播视频来代替实际上的大快朵颐”。也正是这种原始欲望的强烈推动,以及猎奇心理的暗中支配,吃播吸引了大量粉丝的关注,而这种流量上的高度集聚,反过来也推动着吃播朝着“大胃王”的方向迷失。
然而,付出的代价过于沉重。为了博眼球、赚流量、带货挣钱,一些主播“剑走偏锋”,不惜损害自身健康做吃播。“将整个蒸西葫芦一口吞下,连吞3个”,“先一口吞下一块肥腻的蒸肉,后两口吞下整根大血肠,嘴巴里被塞得满满当当”,“生吃章鱼海胆、干吃火锅底料”,“明明只有半斤的酒量,在直播中喝下7瓶白酒和3瓶红牛”,这些匪夷所思的疯狂举动,违背了生理规律、生活常识,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疯狂作秀。
在巨大的利益和人性欲望的刺激下,并非所有人都能心若止水、不为所动。现实中,一些主播生活陷入困境,想要通过吃播吸引流量变现,借以改变处境的愿望非常强烈。事实上,确实有一些主播通过“吃播”一炮走红,成为网上炙手可热的“大咖”。一些所谓“成功路径”的示范,也让吃播越来越“卷”、越走越“偏”。
其实,更应当反思的,是一些平台在吃播乱象中的作为。一方面,是主播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玩命般地表演,以“摧残身体”为代价,换取流量关注。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平台把吃播当流量“聚宝盆”。主播们是成年人,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控制力,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乱象发生在网络平台上,负有安全保障义务的网络平台很难完全置身事外。
根据《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通过信息网络实时在线传播营业性演出活动,不得含有“表演方式恐怖、残忍、暴力、低俗,摧残表演者身心健康”的内容。2021年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4部门发布《反食品浪费工作方案》,禁止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音视频服务提供者制作、发布、传播宣扬量大多吃、暴饮暴食等浪费食品的节目或者音视频信息。根据《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应当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的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加强管理。应该说,一些平台的消极作为,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大胃王”吃播乱象的滋生蔓延。
“大胃王”吃播乱象频仍,需要引起社会的重视。网络主播们需要知晓危害、看清红线,避免持续拿自己的健康和生命做赌注。而网络平台则需要担起法定职责,加强对其用户发布信息的管理,该喊停的喊停、该亮牌的亮牌,共同维护好网络生态秩序。 □ 柳宇霆(法律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