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后强:泸州老窖具有“时隧效应”

图片
图片
文/李后强
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名誉会长、振兴川酒首席经济学家、发展战略顾问
编者按
2023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年会上,李后强作题为《泸州老窖的“时隧效应”》的学术报告,长江酒道获授权后刊发。
导语:守正创新,集智赋能。12月15-16日,以“开门·见川”为主题的2023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年终研讨会在四川西昌举行。来自经济、文化、艺术、传媒等领域的嘉宾代表与白酒行业研究学者齐聚一堂,就泸州老窖品牌传播、创新营销、历史文化挖掘等议题建言献策,共谋发展新篇章。
图片
李后强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郑晓幸;四川省网球协会副会长、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咨委工业组组长蔡竞;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程虹;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副理事长、传统酿造食品分会主任委员王喆;中国作协会员、独立文化学者、中国质量检验协会食品安全战略咨询专家陈传意,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泸州老窖·国窖1573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秘书长王洪波等领导嘉宾莅临活动现场,并与众多大咖就多项研究课题展开讨论与分享。
专家们的真知灼见为泸州老窖持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文化支撑、智力支撑,助力泸州老窖行稳致远。
以下为李后强现场主题发言摘要。
图片
泸州老窖具有“时隧效应”
爱因斯坦说,时间与空间统一,物质与能量可以转化。因此,我感到千年岁月(时间)可以转化成一窖老泥(空间),一窖老泥孕育出一杯老酒!这是大自然运动的杰作。
图片
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就是尊老。泸州老窖是穿越时间隧道的产物,具有“时隧效应”!我始终认为,泸州老窖是老实人、老品牌,坚持的是厚道文化、长期主义,淳朴、忠实,不夸张、不骗人。老窖文化的关键在“老”字、核心在“诚”字,是时间岁月的佳酿!从相对论可知,时间创造奇迹,老窖演绎传奇!
老酒的祖宗就是浓香正宗!国窖1573具有深刻的时间和数学内含,因为她满足著名的“孪生素数”猜想(定理)。“素数”是大自然中最神奇、最纯粹、最令人着迷的数,是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自然数。“孪生素数”是指两个相差为2的素数,例如1和3、5和7、17和19、71和73、1310016957和1310016959等等都是孪生素数。
除了2之外,所有素数都是“奇数”。“孪生素数猜想”是说“存在无穷对孪生素数”,换句话说:“存在无穷多个素数 p,使得 p+2 也是素数”。
图片
图片
图片
(研讨会部分专家合影)
国窖1573的四个自然数,显然都是素数,并且是孪生素数,因为1、5、7、3都是只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自然数,同时也是奇数。这说明,1573是吉利数,是大自然中最神奇的数,意味着好事孪生连连,能够创造令人着迷的奇迹。
孪生素数的问题研究已经有约200年的历史。在1900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希尔伯特将孪生素数猜想列入了他那著名的23个数学问题(第8个问题)之中。幸好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就最先证明了素数在自然数中有无穷多个,否则今天许多数论学家就得另谋生路。
随着数学发展,人们渐渐意识到素数在自然数中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随着数字的增大而越来越稀疏,素数的密度越来越小。例如,100以内有25个素数占25%,而100万以内的素数只占7.85%。
图片
(在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调研)
尽管素数的分布越来越稀疏,但其稀疏程度却是可以度量的。在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和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推动下,人们开始猜测素数的分布律接近x/ln(x),即前x个整数中大约有x/ln(x)个素数。
素数的分布律说明,素数在自然数中越来越稀疏,同时素数之间的距离(平均而言)会越来越远。因此,“孪生素数猜想”也就显得很奇妙——如果素数之间的距离真的越来越远,那么出现无穷对距离为2的素数就不是那么显然的事了。这似乎说明素数的分布是相当“随机”的,然而为奇妙的是,素数的位置是完全是确定的。家喻户晓的科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是研究素数的著名数学家。
图片
(李后强作学术报告)
近日,美国新罕布什尔大学数学家张益唐声称,他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素数,其差小于7000万。如果张益唐的结果是正确的,那无疑是世界数学界的一大进展,其影响力甚至可能超过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所做的工作。
陈景润利用筛法(sieve method) 证明了:存在无穷多个素数 p,使得 p+2 要么是素数,要么是两个素数的乘积。目前一般认为,由于筛法本身的局限性,这一结果在筛法范围内很难被超越。
科学家们发现,自然界许多现象都具有孪生素数分布规律,表面看很随机,实际上具有某些特定规律,比如准晶体、超导材料等。孪生素数是“双胞胎现象”,意味着“好事成双”。有学者认为,根据“孪生素数猜想”可知,国窖1573厂家和地址是确定的,但在世界上的分布是随机的,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分布也有某种规律,并且1573这种资源越来越稀缺,越来越珍贵。
图片
浓香鼻祖,天地同酿
泸州地处川南,位于川滇黔渝四省市交界处。境内长江、沱江、赤水河三江交汇。在城市内部,长江、沱江两江交汇。
图片
从时间隧道看,泸州老窖“浓香”,在东晋(317-420年)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中就有明确记载(原文):“其卦值坤,故多斑彩文章。其辰值未,故尚滋味。德在少昊,故好辛香”。
只要认真分析“尚滋味”“好辛香”的前后关系,就知道了“辛香”就是泸州老窖“浓香”。
图片
“其”应指四川盆地,“坤”代表川南泸州,也表示阴天、云雾、露水、潮湿等地,有利于微生物繁殖,故“多斑彩文章”,物产富饶,国富民丰。“滋”包含滋味、味道的意思,还包括滋养、滋补等,表示西南泸州一带既注重营养又讲究味道。“德”通“得”,有获得、收获之意,还有“尊重、崇尚”的意思。“辛”表示“新”“浓”“刺激”。“少昊”相传是黄帝长子,又称凤鸟氏,有凤凰之意(泸州老窖产区就有凤凰山)。
因此“德在少昊,故好辛香”的解释应是:在川南泸州一带,空气潮湿,风速较低,大气中的“气溶胶”包含大量有利于酿造的微生物,润湿土壤中也有大量有利于酿造浓香白酒的微生物,故泸州有“正宗浓香”。
图片
(泸州城市的半岛)
泸州老窖所在地具有“半岛效应”“盆缘效应”“江心效应”“命门效应”,微生物系统具有“熵减效应”“分形效应”“窖池效应”“集群效应”“协同效应”等。
图片
泸州老窖还有龙泉井。《尚书·禹贡》记载:“岷山导江、东别为沱。”这里“沱”指沱江,在泸州汇入长江。泸州老窖的“龙泉井”应该是古代统治者下令修建的便民水井(底水来自沱江),因此可以说是“国井”,由“国井”水酿造的白酒就是“国酒”。
图片
(泸州老窖龙泉井)
老窖老泥培育“先进微生物”,量少质优,能够生产更多有益成分或者更多香味物质,“浓香鼻祖”天然诞生。天地同酿,道法自然,人间共生,无可争议。
图片
图片
图片
泸州老窖微生物具有协同、耦合行为,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国窖1573基本酒味,数学上具有不可积分性(变量不独立)和不可求导性(有间断点)。香味物质不可单独成势,整体不可分,是“希格斯(Higgs)场”(2013年诺贝尔奖)作用。
图片
泸州老窖1573是文明之物
目前白酒消费趋势发生了重要变化,由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转向朴素化、实用化、本地化。消费者关注点是味道60%、价格50%、健康45%、品牌35%、口碑30%、份量32%、外观28%、新品14%、促销26%。
图片
但营销广告80%无效,这是因为新的消费者不相信广告,广告与消费者利益关联度不大,厂家和商家存在“一厢情愿”、“单相思”问题。必须采取换位思考、第三方思考,与消费者同频共振。让消费者真正相信您,做事要厚道,为人要老实。
要学习“四渡赤水”的指挥智慧,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牵着别人鼻子走,从而达到以少胜多、以动获能的愿景。白酒的核心竞争力在风味与健康,要研究功能性微生物,这与环境关系密切!
窖老,酒好,这是共识。酒是文化,酒为情物。由于喝酒、酿酒没有门槛限制,目前“伪酒文化”、“假酒文化”盛行,甚至泛滥,必须清理!
图片
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大致是物质占80%、精神占20%,因此要大力发展物质文化。文化有好的,也有坏的,但文明都是好东西。
要破解白酒“五大悖论”——有害与有益、玄学与科学、诗性与理性、时间与品质、江河与海洋等问题,回归科学、回归文明、回归健康、回归真情、回归法治。
泸州老窖1573是物质与精神的融合之物,是文明之物。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