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等到中方回应后,米莱被提醒:对华关系,不是欧美国家能取代的

阿根廷新任总统米莱正式就职后,第一天就宣布,对处于“病危状态”的阿根廷经济,实施“休克疗法”。其主要做法是,主动将本币比索贬值50%以上(800比索兑1美元),在这样的背景下,依靠与他国的货币互换,来重建阿根廷的货币体系,并偿还外债。据称,阿根廷欠国际货币组织的外债,已经高达440亿美元。这一举措要实施,那些与阿根廷签署有“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就非常重要了,特别是中国
图片
但是,米莱拿出举措后,中国这边却并没有回应。据观察者网报道,12月20日,多家阿根廷媒体对外表示,中国暂停了与阿根廷之间价值6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65亿元)的货币互换协议,并且直到米莱政府表现出想要同中方接触的明确意图后,才会“解冻协议”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的回应是,这个问题,建议向主管部门了解。我们一贯的原则立场是,坚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阿根廷开展互利合作。也就是说,中方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但也明确提出了自己的立场,短短一句话,连说了两个“互利”
互利共赢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正当要求,中方这样说并不过分,但提出来后,米莱政府就应该好好想一下了。中国与阿根廷都是发展中国家,而且在外贸上互补性强,中国还是阿根廷农产品的主要进口国。客观讲,阿根廷经济想“起死回生”,根本离不开中国的帮助。
图片
就职前,米莱对中国喊了不少“不友好”的话,比如扬言与中国断绝关系、称中国是“刺客”、宣称不加入“金砖”等。对此,中方没有太过当真,甚至还向米莱当选发出了贺电,毕竟各国都存在“竞选语言”,可以理解为一种“竞选策略”
但是上任后,就是真正的执政举措了,这个时候,米莱政府的对华政策到底“是红是绿”,就该拿出来看看了。观察发现,米莱就职后,虽然也说了一些诸如“感谢中方祝贺”“祝福中国人民”“中阿关系对阿根廷十分重要”等场面话,但行动却并不是这样的。
第一个,米莱曾称,当选后将加强与美国的联系,淡化同中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经济来往。在正式就职前,他真以准总统的身份出访了美国,可以理解为对其承诺的履行。
第二个,米莱当选前,阿根廷一直在就购买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战机,与中方谈判,但美国对此感到不满。米莱当选后,阿方马上确认了购买美国F-16战斗机的意向,只是还没有正式公布交易信息。
图片
对于中国,米莱为实践其“休克疗法”,急需外汇,只是给中方来了一封信,请求中方支持并加快推进两国货币互换,并且还希望扩大上届政府与中方达成的货币互换协议。也就是说,米莱不仅希望与中国马上互换货币,从中国拿到美元,还希望越多越好
但是,米莱对中国说“不友好”的话在前,取消两国“战机生意”在后,却并没有任何的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方当然不会轻易就“互换货币”,如果米莱完全倒向美国,之后再跟进美国对华政策,中国岂不是当了“冤大头”?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方“似乎”叫停“货币互换”后,阿根廷终于感觉到了压力。
阿根廷国内分析专家提醒米莱政府,中方此举是在表达“不满”,是在寻求阿根廷外交政策发生转变。专家还特别强调,阿根廷与中国如今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并非是美国或欧洲可以取代的,米莱应当更全面完整地了解中国及其外交运作,否则未来将面临很多麻烦。
图片
从米莱的资历看,他是个搞经济出身的,对政治而言,只能算是个“菜鸟”。不过,即便他不懂,阿根廷的智库,也已经帮他分析得比较清楚了,接下来,要看米莱如何做。中国看重与阿根廷的关系,但米莱若执意倒向美国,中国也不会阻拦,只不过换一家做生意而已。但对阿根廷来说,失去中国,恐怕很多事情都找不回了。米莱已经踩下油门,阿根廷也驶入了隧道,但前方是否光明,恐怕要看驾驶技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