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东北豹疑被东北虎咬死,顶级掠食者杀死其他掠食者,为何不吃

据媒体报道,12月23日,有网友在吉林珲春野外的雪地上拍到东北豹的尸骸。从打码的视频来看,该东北豹侧卧于血泊中,臀部残缺。据悉,该东北豹体重50公斤左右,目前已被确认系被区域内的东北虎咬死。
图片
新闻截图
在我国,东北豹与东北虎同域分布,两者面临的威胁近似,包括猎物密度低、栖息地破碎化、生境质量不佳等。珲春是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该国家公园保护了90%以上的虎豹栖息地,这里分布着我国境内规模最大、唯一具有繁殖家族的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 监测显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目前至少有野生东北虎20余只、东北豹40余只。
图片
东北豹
而东北豹被东北虎杀死并非第一次发生,据世界自然基金会俄罗斯分部2013年提供的数据:“在过去的几年中,有3只东北豹确认被东北虎杀死”。除此之外,其他顶级掠食者杀死同域掠食者的事例也并不鲜见。比如,在非洲,狮子有杀死花豹、鬣狗、猎豹的纪录;花豹有杀死猎豹、狞猫等的纪录;在印度,孟加拉虎也有杀死花豹的纪录。然而绝大多数时候,顶级掠食者杀死其他掠食者后,并没有吃掉,这是为什么呢?捕猎不容易,难道东北豹等这些动物的肉就不是肉吗,为什么不吃呢?
图片
想要弄清这个问题,需要了解营养级的概念。很简单,一查就一目了然。简单地说,营养级分3层,第一营养级是所有的绿色植物和自养生物,即通过光合作用等从自然界中储存能量的生产者;第二营养级是所有以生产者为食的动物,比如食草动物;第三营养级则是所有以植食动物为食的食肉动物,比如狮子、老虎、花豹、鬣狗等。营养级分层,以此类推,形成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存在“10%能量规则”,即能量从一个营养级传递到下一个营养级时,只有10%能作为能量储存,而剩余的大多在代谢过程中被消耗,还有部分直接作为热量被释放。营养级越高,能量越低。因此对于东北虎、狮子这样的顶级掠食者来说,捕食第二营养级的食草动物当然比捕食更高营养级的东北豹、猎豹等能获得更多的能量。
更重要的是,食肉动物携带的寄生虫、疾病比食草动物更多,因此捕食食草动物健康风险也更低。有人曾目睹过雄狮在杀死鬣狗后吃掉了部分鬣狗的组织,这是十分罕见的,这对狮子来说,健康风险极高,但凡有其他选择,狮子绝不会这么做。
图片
归根结底,顶级掠食者吃掉其他掠食者的肉,获取的能量低,而消化其皮肉消耗的能量高,并且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得不偿失。因此,通常,杀死同域的掠食者只是它们消灭生存竞争者的一种手段。
图片
图为孟加拉虎杀死花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