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下完成可降解封堵器植入,医生20分钟为小伙无痕“补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25日讯  年轻小伙频繁头痛,原以为是没休息好,直到去看医生才发现竟是心脏上的“小孔”在作怪。21日,医生用国产可降解封堵器代替终身存留的金属封堵器为他成功“补心”,满足小伙全家对手术“无痕”的期望。“回去后头痛再也没犯过,现在我已经回归正常生活了。”25日,他特地给医生打电话“报喜”。
图片
张刚成主任正在准备植入可降解封堵器。
专家表示,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的上市应用标志着我国原创、全球领先的心血管介入封堵材料在湖北省全面进入临床使用。随着未来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有更多的患者接受“无痕补心”。
22岁的小涵家在湖北一个小县城,头痛断断续续持续了1个多月,他并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没有休息好。1周前他在楼下散步时,突然出现剧烈头痛,赶紧停下休息,但3小时过后仍不能缓解,最后靠止痛药才缓过来。小涵觉得不对劲,立即在当地医院进行了一系列头部检查,但并未发现任何异常。为明确病因,小涵找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接受全面排查后才真相大白,竟是“卵圆孔未闭”引起的。
图片
张刚成主任医师(左)和郑璇副主任医师在手术中。
医生告诉他,这是心脏上的“小心眼”,绝大多数人因为洞很小,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和心脏功能,没有任何症状。若是遇到一些特殊情况,含有微血栓和代谢废物的静脉血就会通过这个孔进入左心干净血里,引起偏头痛、脑梗塞,甚至危及生命。
小涵在医生建议下,找到武大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张刚成主任求助。张刚成对卵圆孔未闭的介入封堵术作了详细讲解,但小涵全家对金属封堵器的终身存留抱有疑虑。“我们有一种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已经上市,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水平。”听到医生介绍这种新型封堵器能够“无痕补心”,小涵和家人很激动,经过进一步了解和充分沟通,他们决定使用可降解封堵器。
12月21日,张刚成主任团队为小涵进行了新型生物可降解卵圆孔封堵器植入术。手术采用极简式方案,脱离了对经食道超声的依赖,仅在经胸超声及少量X线引导下完成,耗时仅20分钟。术后超声显示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封堵效果理想。术后第二天,小涵就达到出院标准。
图片
小涵(左)第二天就达到了出院标准。
据了解,这是全球首款、我国原创上市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湖北省首批植入成功的案例。张刚成介绍,这种生物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采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植入人体后将起到临时桥梁作用,引导自体组织生物修复后,逐步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在成功闭合卵圆孔的同时,实现植入无残留。避免了金属封堵器终身留于体内可能带来的并发症风险,有效降低心源卒中发生率,减轻偏头痛、头晕等症状。他透露,可降解封堵器的植入方法与金属封堵器相同,不增加额外的手术时间。
图片
国产可降解卵圆孔未闭封堵器。
据悉,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病医院结构性心脏病中心是湖北省脑血管病防治学会心源性卒中专委会组长单位、心源性卒中介入培训基地,张刚成主任带领的介入团队对于卵圆孔未闭规范化诊疗经验丰富,是湖北省最早开展可降解封堵器植入手术团队,也是湖北省开展可降解封堵器手术最多的团队。(长江日报记者刘璇  通讯员丁燕飞  视频制作刘璇)
【编辑:余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