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迪上热搜事件,让人想起经典《悉达多》:以爱为名的束缚很窒息

一辈子没学会放手的父母,上热搜了。
一句【你跟父母讲道理,他跟你讲伦理】,引起广大网友热议:【你跟他讲伦理,他跟你讲感情。你跟他讲感情,他跟你讲恩情。你讲得有道理,他说你顶嘴。和父母尝试沟通的结果,就是得到一句白眼狼。】
于是,全网得到一个共鸣:同一个世界,同一个父母。
图片
这个话题之所以上热搜,是因一档综艺《非正式会谈》,讨论的话题的是亲子关系:“沟通在父母面前有用吗?”
杨迪分享了自己在网上看到的一段对话。
有网友建议另外的网友,尝试跟父母进行沟通,得到的回复心酸又好笑:“我沟通的结果,就是得到一句白眼狼!”这类父母就是觉得,你吃我的喝我的,居然还有脸去跟他沟通。
还有网友分享了与父母的对话:“我妈问我想吃什么,我说番茄炒蛋,我妈就会说还有两个土豆,我炒个土豆丝吧。”
对于这种即使沟通,也是无效沟通的父母,很多人表示“没必要沟通,因为他们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
图片
确实,人与人的沟通,有时是真没用。
但这个话题,却引起了不少90后父母的反思:绝不要对自己孩子,重蹈父辈的覆辙。
看到这个话题,我想起了黑塞的《悉达多》,一部被10.6万的人打出9.3高分的经典书籍。
这本书,讲的是悉达多人生的四个时期:梵行期,居家期,林栖期,遁世期,最后达到了生命真正的圆融统一境界。书以悉达多为影子,讲述了人的一生,所要经历的与世俗欲望和解,最终找到真我的治愈自救之路。
图片
本书的一个章节是《儿子》。
这一章节的悉达多,如前面网友所说父母类似:以爱为名束缚儿子。
儿子来到身边后,已在河畔过半隐居生活的悉达多,开始插手儿子的生活。
经历红尘纸醉金迷生活的悉达多,希望儿子不再沉迷钱色欲望中,他希望儿子能提早顿悟人生的道。于是他将儿子留在身边,要儿子和自己一起在河畔,与河流交流,与自我交流。
打小在富裕环境长大的儿子,习惯了软床、美食、使唤仆人,他根本不想过贫苦的日子,他讨厌悉达多的安排,想方设法逃离这贫瘠的茅屋。
朋友劝悉达多,不要以爱为名束缚孩子。
悉达多控制不住,他担心儿子经历自己曾经放纵迷失的日子:“我怎么能心硬把孩子送到那个世界去?难道他不会放肆地沉迷享乐和权利,不会重复他父亲的过失,不会完全迷失轮回之中?”
朋友温柔安抚悉达多:“人独自行过生命,蒙受玷污,承担罪过,痛饮苦酒,寻觅出路。难道有人曾被父亲和老师一路庇护?你爱他,你愿意保他免于苦难和失望,可就算你替他舍命十次,恐怕也不能扭转他命运的一丝一毫!”
这句话令悉达多醍醐灌顶。
各人有各人的课题。
谁都左右不了别人的人生。
可大多数父母,却逃不掉这个以爱为名的束缚,他们一辈子都为孩子操心担忧,想以自己踩过的坑去教育孩子,免得孩子再犯自己当初的错,可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喜欢被说教,就算父母当初踩的坑,孩子避免了,但其他的坑呢?父母能保证一辈子庇护孩子无忧吗?
因为爱,所以怕。
对孩子人生指手画脚的父母,活了半辈子,也没明白: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权论断他人的生活,自己的人生只有自己去做选择,去做判断,去经历错误,才能破茧,形成独立的自我人格。
所以,“沟通在父母面前有用吗”这个话题,看似谈的是与父母沟通,实际需要思考的是:在大部分亲子关系中,需要成长的其实是父母,他们一辈子不舍得放手的执念,才是导致亲子关系逐渐疏离的原因之一。
从小被父母控制孩子,结婚生娃后,有的会无意识继承自己父母对孩子的执念,有的则会以父母为戒,与孩子平等相处,而非以高位自居,用父母的身份插手孩子的生活。
“我不再将这个世界,与我期待的,塑造的圆满世界比照,而且接受这个世界,爱它,接受它。”这是悉达多的顿悟,希望每个人都能对自己的人生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而非受外界影响,活得拧巴,内耗自己。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