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报道·我的这一年丨成为雅万高铁首批乘务员是我的骄傲——印尼姑娘塞蒂娅瓦蒂眼中的2023年

  【编者按】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而身处其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孤立,却又互为注脚,以凡人之喜怒哀乐勾勒出世界之风云变幻。
  为躲避内乱战火而逃亡异国的苏丹少年、明知无望仍苦盼和平的巴勒斯坦九旬老人、梦想成真的雅万高铁乘务员、盼到经济回暖的西班牙市场摊主、饱览世间百态的墨西哥移民收容所负责人、痴迷中国武术并致力于中美人文交流的美国律师、喜迎大熊猫诞下幼崽的莫斯科动物园园长……他们,对自己的2023年,有话要说。
  创造新陆地的,不是那滚滚的波浪,却是它底下细小的泥沙。
  新华社雅加达12月27日电 回首即将过去的这一年,24岁的印度尼西亚姑娘黛西·塞蒂娅瓦蒂说,成为雅万高铁首批乘务员之一,是2023年最令自己和家人骄傲的事情。
图片
  2023年12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德卡鲁尔车站,黛西·塞蒂娅瓦蒂(前)和同事一起化妆。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凌晨3时30分,塞蒂娅瓦蒂已经起床,开始洗漱。
  4时,她动身赶往万隆的德卡鲁尔车站,在车站换上具有印尼传统服饰巴迪克风格的制服,戴上帽子,化好妆。
  6时,塞蒂娅瓦蒂与同事在站台上排成一排,听乘务长布置工作任务。
  6时40分,高铁列车启动,塞蒂娅瓦蒂随车前往首都雅加达的哈利姆车站。
图片
  2023年12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哈利姆站,一列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停靠在站台。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上岗近两个月来,只要排到上午班,塞蒂娅瓦蒂都是这样度过自己的工作日,每天随列车沿雅万高铁线路往返四趟。
  雅万高铁全长142公里,设计最高时速350公里,通车运营后将原本3个多小时的车程缩短到40多分钟。
  2023年10月2日,印尼总统佐科宣布雅万高铁正式启用,并将其命名为“Whoosh”,即“省时、高效、先进”的印尼语单词首字母缩写,也是列车高速驶过时的拟声词。10月17日,中印尼两国元首共同为雅万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揭幕。
  2023年7月,塞蒂娅瓦蒂在社交媒体上看到雅万高铁招聘乘务员的启事,毫不犹豫地报了名。“这可是印尼乃至东南亚的第一条高铁,多么难得的机会。”她说。
  以前的空乘服务经验成了塞蒂娅瓦蒂入职高铁乘务员的敲门砖。经过两个月系统的理论培训和上车实操,她顺利上岗,开始了新的职业生涯。
  现在说起自己的工作,塞蒂娅瓦蒂仍然充满荣誉感。“高铁在印尼还是新鲜事物,很多乘客看到高铁第一件事情就是各种拍照,不仅拍车厢、自拍,还特别喜欢与乘务员合拍。”
图片
  2023年12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德卡鲁尔车站,黛西·塞蒂娅瓦蒂和一块印着自己照片的巨幅广告合影。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塞蒂娅瓦蒂笑起来有两个酒窝,自然成了热门的合影对象。她还经常登上新闻报道,亲戚朋友们看到后都会转发给她。
  为乘客们提供愉快舒心的服务,总能给塞蒂娅瓦蒂留下美好的回忆。她记得,有一次接待了一位坐轮椅的乘客,“让我直观地发现高铁车厢设计的科学与周到之处”,例如有专供残障人士使用的卫生间。“这位乘客后来也很感谢我们的照顾。”
  在塞蒂娅瓦蒂看来,雅万高铁极大地缩短了雅加达与万隆两城之间的旅行时间,是游客、商务人士以及两地分居的人们出行的理想选择,自己也直接受益。
  “原来我的工作地在雅加达,想回趟万隆就很折腾。不管是坐普通火车还是坐汽车走高速公路,都需要大概3个小时,还容易碰上堵车。”塞蒂娅瓦蒂说,现在方便多了,从雅加达到万隆仅46分钟,当天往返很轻松。
图片
  2023年12月12日,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德卡鲁尔站,黛西·塞蒂娅瓦蒂在到站停车的雅万高铁高速动车组车厢内调整座位。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现在,塞蒂娅瓦蒂与同班组的服务人员们定期上中文课,与中国同事搭班时,已经渐渐地能对话了。
  作为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雅万高铁投入运营后,仍有一支中方运维团队在边教边带,在保障雅万高铁有序安全地行驶的同时,也培养组建起本地人才队伍。
  据负责运营雅万高铁的印尼中国高速铁路有限公司统计,雅万高铁建设期间,接受培训的印尼员工累计约4.5万人次。建成运营后,客运服务、设备检修及相关配套产业延伸服务还将创造3万个就业岗位。
  “学好中文,才能更好地从中国团队那里获取运维高铁所需的知识与技术。希望未来高铁可以连接更多的印尼城市,还希望以后自己有机会能去中国,体验在中国坐高铁的感觉。”塞蒂娅瓦蒂说。(记者:汪奥娜;剪辑:刘江;编辑:惠晓霜、袁原、蒋国鹏、刁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