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2024宏观大势洞察

图片
“时也,势也。”
形势比人强,相信大家最近几年对此感受尤甚。
未来不可预知,趋势难以预测。我们唯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洞察到趋势背后的底层逻辑,才能在纷杂的不确定性当中把握住关键的确定性。
我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宏观大势洞察:
1、地缘大变局
2、消费新趋向
3、地产大收缩
4、产业新动能
地缘大变局
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什么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是怎么来的?
图片
首先是大国博弈。以2017年特朗普上任为标志,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对中国进行无理打压,卡中国的脖子,对内推行“再工业化”,引导制造业回流。
2022年以来,美联储急速加息,美元流回美国,资金流出其他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流动性收紧。
2021年11月到2022年8月,美国相继出台了《基础设施建设法案》《芯片和科学法案》以及《通胀削减法案》等补贴政策,拉动制造业投资高速增长。到2023年6月,美国制造业投资超过1600亿美元。2023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实现了4.9%的高增长。
其次是新冠疫情。疫情三年带来深远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陷入高通胀、高利率和高负债。当然疫情带来好的一面是使数字经济大大提速了。
第三是地缘政治。疫情好不容易过去,战争又来了。俄乌冲突未平,巴以战火又起,美西方借机大搞选边站队,地球村更加撕裂,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
以上三大因素叠加,导致了逆全球化,全球产业链重构。
美国提出“去风险化”,试图与中国“脱钩断链”。世界多国在疫情后开始布局供应链的“去中心化”。
逆全球化趋势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给中国带来巨大挑战——出口下行、产能过剩、外资流出、外商投资下滑、人民币贬值……等等。
2023年出口下行,加剧了我国的产能过剩。出口作为长期拉动我国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已经在拖累经济增速。
2023年中国对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出口下滑。作为对冲,中国对东盟、俄罗斯、印度、非洲等的出口上升,弥补了对发达国家出口下滑的空缺。
2023年1-10月中国出口美国下降9.9%,出口欧盟下降5.0%,出口日本下降2.9%,出口韩国下降2.5%。中国低于欧盟、墨西哥和加拿大,下降为美国进口的第四来源地。
2023年1-10月份中国商品出口俄罗斯、非洲和印度,同期分别增长了61.5%、14.7%和5.9%。
2023年流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大幅下降。
据外管局公布,2023年第三季度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FDI)是1998年有数据以来第一次转负。据商务部公布,2023年1-10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9.4%。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22年流入美国的FDI居全球第一。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在快速增长,企业出海是大势所趋。据商务部和外汇局公布,2023年1-10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速为11.4%,其中,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速为17.3%,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增速为27%。
后疫情时代,美国内需旺盛,经济韧性较强,经济增速超预期,而中国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加之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这导致了近两年以美元计价的中国GDP相对于美国的比重迅速下滑。
疫情之后,美国经济一枝独秀。疫情前两年,中国因疫情管控有力,相对于美国GDP的比重仍在上升,2021年一度达76.2%。疫情后的2022年,中国GDP降至美国的70%,2023年前三季度仅为美国的62.6%。欧元区GDP相对于美国的比重,也由疫情前的63%迅速下滑到现在的55%。
图片
长期地看,东升西降的大势不会逆转,我国当下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我们必须突破这个短板。
让我们放长眼光,简要回顾一下两百年来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兴衰沉浮。
图片
欧洲率先发生工业革命,在19世纪崛起。1900年,欧洲五国(英法德俄意)占全球GDP的55%。进入20世纪,历经一战、二战和最近的俄乌战争,欧洲持续衰落,未来还将走下坡路。欧洲GDP占全球的比重,明年就有可能被中国超越。
20世纪前半叶,美国崛起。借一战和二战之机,美国于1918年超越欧洲,1945年美国GDP一度占全球的56%。20世纪后半,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日本和德国崛起,美国GDP的全球占比下行,到现在为25.4%。日本自1960年代崛起,直到1991年经济泡沫破灭,之后陷入“失去的三十年”,日本GDP占全球的比重从1994年的17.9%下降到现在的4.2%,接下来很快就会被印度超越。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中国于2001年加入WTO,之后就一路高歌猛进,在2010年超过日本。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从1978年的1.7%猛增到现在的19.4%。到2030年,中国可望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回顾近现代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兴衰更替,从19世纪的欧洲,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美国,20世纪后半叶的日本和德国,再到21世纪的中国,从根本上来说,大国更替的核心是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
制造业是大国的基本盘。我国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制造能力最强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当然,以当今中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不可能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我们经过30年高速增长(1980-2010年平均增速约10%)和10年中高速增长(2010-2020年平均增速约7%),现在已经进入中低速增长(2021至今平均增速约4.5%)的阶段。
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中高速增长,突然下落到中低速难免有些不适应。而且,当下正逢我国金融周期的下行阶段,所以大家对宏观经济的“体感”都很不适。
金融周期是信贷与房价互相加强而形成的周期。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周期出现拐点,信贷投放节奏放缓、房地产行业面临巨大下行压力,从2017年到2025年是金融周期的下行阶段。我国的金融周期走势和美国是相反的,美国目前仍处在上行阶段。
图片
综上所述,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不甘于附庸,和美国在山巅相遇。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明日的星辰大海在向我们召唤。从大国到强国,必经磨难与历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阻挡。下一个“中国”,还在中国。
消费新趋向
消费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投资和出口拉动已成过去时,目前我国经济主要靠消费拉动。在以内循环为主的双循环格局下,扩大内需的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2023年1-10月,消费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94%,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
然而,我国最大问题是总需求不足,消费不振拖累了经济增速。
消费不振的原因,首先是疫情的“疤痕效应”尚未消除。
2023年的消费仍没恢复到疫情前的趋势水平。据国家统计局,全国消费者信心指数,2021年10月为120,到2023年10月降为87.9(指数数值以100为中值,0代表极度悲观,200代表极度乐观)。
居民收入预期转弱、消费收缩导致了超额储蓄。2020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增加了53万亿元。
从根本上来说,消费不是刺激出来的,唯有提高居民收入才行。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还不及全球平均水平。我国居民收入来源主要靠工资性收入,财产净收入的比重过低。疫情叠加房价下跌、股市低迷、理财产品收益下降等,居民财产净收入受到很大影响。
2022年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43%,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60%(2020年美国为83%、印度为77%)。
我国居民收入来源(2022年):工资性收入占55.8%,转移净收入(养老金等)占18.7%,经营性收入(商业买卖收入)占16.7%,财产净收入(资产性收入)占8.7%。
近年来,房地产、IT、教育、批发零售、建筑等主流就业行业的工资增速下行过大,拖累了居民收入的提高。
图片
目前,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仍没恢复到疫情前历史趋势水平。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恢复到疫情前的95%左右,而转移净收入和财产净收入只恢复到疫情前的80%左右。
当然,在消费不振的局面当中,仍不乏一些消费亮点。
2023年1-10月,餐饮、金银珠宝、烟酒、服装、体育娱乐用品等实现了快速增长,石油及制品、化妆品、汽车等也实现平稳增长。
图片
疫情解除后,餐饮和旅游强劲反弹。
2023年1-10月全国餐饮收入4.19万亿,同比增长18.5%,超过了疫情前2019年同期的3.69万亿。
2023年中秋国庆黄金周全国旅游收入7534.3亿元、旅游人次8.3亿人次,超过了疫情前。
当然,2023年最大消费亮点是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
2023年1-10月,汽车类零售额3.9万亿元,同比增长5.3%,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0.1%。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42.6万辆和830.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5%和36.7%,市场占有率达到30.8%。
汽车作为大宗消费的主力是政府促消费的主要抓手,加之中等收入群体的持续扩大,汽车消费被寄以厚望。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免税额不超过3万)的政策仍将延续。
展望未来,我国消费潜力巨大,即将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国。
据麦肯锡全球研究院(MGI)预测:到2025年,我国家庭年收入16万元以上的中高收入家庭将达2亿户,人均GDP1.27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城市数量将达到82个。
至于说消费趋势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升级,应该说消费降级确实存在,但总体趋势和长期趋势还是消费升级。
以手机为例,2018-2022年,单价低于150美元的低端手机的市场份额由24%降到12%,而单价超600美元的高端手机的市场份额由10%上升到了25%。
所谓的消费降级,一是部分中产阶层的收入下降和资产缩水,导致消费力下降;二是即使消费能力不降,但人们更追求质价比,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了。
根据国际经验,在变成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将伴随着服务类消费的较快增长。
到2030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1.2万美元,未来十年服务消费的年均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9.2%(高于商品消费的6.7%)。
2023年1-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而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19.0%。
从2005年以来不同消费品的消费增速的变化,不难看出: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等商品消费的增速在大幅下降,而医疗保健、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消费的增速在大幅上升。
图片
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服务消费被寄予厚望。
总之,在我国成为全球最大消费国和变成高收入国家的过程中,消费重心将不断从商品消费向服务消费转移,这里面蕴藏着巨大商机,大健康、文化旅游、体育休闲、美丽经济、银发经济等大有可为。
地产大收缩
房地产过热应该调整,但此次调整用力过猛。如果不能及时回调,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
2020年8月出台“三道红线”之后,政策层层加码、合成谬误,导致过度收缩、跌幅过快,严重拖累了经济增长。
本轮去杠杆之后,我国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020年的13.9%迅速降到当前的8%,2024年可能跌到7%。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认为,我国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的长期中枢或许在8%左右,低于这一中枢就是“超调”。
长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戈认为,当下房地产的政策调整,是犹豫还是果断,已关乎系统性风险。
图片
2023年7月24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发生重大变化”的判断成为政策转折点。房地产政策正在积极回调之中,只是其实际效果难以立竿见影——消费预期与信心不是想挽回立马就能挽回的。
如果房地产快速下行的趋势不能得到及时和有效的遏制,后果将非常严重。这不是一个行业的问题,而是关乎国民经济的基本盘。
此轮地产大收缩,导致土地出让金锐减,加剧了地方债风险,削弱了地方政府投资能力。
2023年全国土地出让金预计4.1万亿,不到2021年8.7万亿的一半。在2022年同比下降23%的基础上,2023年又同比下降38%。而且,这里面还包含大量的城投拿地(2022年城投拿地约为1/2,实际开工不到1/10)。
图片
房企流动性危机日益恶化,主要原因是现金被债权人的挤提,三年来全行业持续大失血。
据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估算,房企的筹资性现金流的流出水平,2021年的流出相当于正常水平的-203.1%,2022年相当于正常水平的-168%,2023年是正常水平的-121.8%,全行业的大失血非常严重。
大家都很关心房地产何时能见底,由于政策的诸多不确定性,难以做出判断。
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2024年房地产仍在“筑底”。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行业的修复至少还需要三五年时间。
2023年10月末,房企到位资金同比下降13.8%。房企总债务90多万亿元,其中贷款14万亿元,多数是合约债务和对供应商的债务。
房企销售回笼的资金,首先要保交楼,然后要面对比较长的化债周期。
有人指出,当前已经到了救房企的最后窗口期。这并非危言耸听。
早在去年5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赵燕菁教授在《房地产熄火的后果必然是全局性的》一文中就呼吁:
“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进入ICU,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先止血,再开刀’。没有房地产这一核心资本市场的恢复,中国经济就不会恢复心跳,其他手术再成功,也改变不了经济衰退的大局。一旦拖过治疗的最佳窗口期,经济危机就会演变为社会动荡。值此‘危急存亡之秋’,中国经济驾驶座上的人必须快速识别出十字路口上最正确的方向。”
我国房地产未来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看人口,就是看城镇化进程、人口年龄结构和适龄购房群体数量。
图片
基于人口分析,可以预测未来房地产的潜在需求,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新建商品住宅潜在销售中枢。
图片
2022年商品住宅实际销售11.5亿平,2023年商品住宅实际销售将回落至10亿平米,已经低于潜在销售中枢(2023-2025年的销售中枢为12.1亿平)。
据光大证券高瑞东、刘星辰在《从人口视角看未来20年房地产需求演变》一文中预测,我国新建商品住宅的潜在销售中枢,年平均:2011-2020年12.8亿平,2021-2030年11.0亿平,2031-2040年8.5亿平,2041-2050年4.8亿平。
近两年住宅新开工面积严重低于潜在销售中枢,这意味着在未来几年供需关系可能发生逆转。
全国住宅新开工面积:2019年16.8亿平(巅峰),2022年降至8.8亿平(同比降40%),2023年1-10月继续同比下降23.6%,预计2023年不到7亿平,回到2006年水平,2024年可能继续下降(跌幅会收窄)。
图片
未来,“房住不炒”肯定会被坚持,但也不能绝对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能从过度金融化的极端走向彻底否定金融属性的另一个极端。
长期地看,房地产持续下行是大势所趋,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不能过度看衰房地产。
2023年12月8日政治局会议提出“先立后破”,这很实事求是。
我国正处在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期,传统动能不能下降过快过猛。2024年,如果楼市能放大招,比如一线城市取消限购限贷,民营房企融资有实质性改善,则房地产投资增速可能会企稳反弹。
未来,我国房地产将迈入“市场归市场、保障归保障”的住房双轨制的新阶段,“新房改”备受期待。
2023年8月末,国家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14号文”)明确了未来的房地产新模式的演化方向,即“双轨制”的发展模式,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二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住房双轨制将主要在财政实力较强、住房需求矛盾突出的一二线城市进行。未来低线城市与高线城市之间的落差将进一步拉大。
未来几年,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将持续发力,特别是城中村将部分对冲地产下行的空缺。
据国盛证券估算:21个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住宅面积约9.9亿平米。其中,深圳、上海、东莞、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的改造面积较大,分别为1.6亿平、1.1亿平、1.0亿平、0.8亿平、0.7亿平、0.6亿平。21个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后价值约5.8万亿元,如果在未来五年完成,每年产生商品房价值1.16万亿,分别占去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14.6%和8.7%。估计2024年城中村改造将拉动GDP增长0.6%。
总之,国家会想方设法防止房地产硬着陆。未来,国家对房地产的态度或为“托而不举”。
愿房地产早日见底、早日企稳,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
产业新动能
房地产目前是十万亿级的大行业,再过三十年也仍有五万亿以上的量级,不必过度看空房地产。然而,从历史角度看,随着城镇化进程变缓,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化,“房地产时代”确实已经过去了。
原来是“经济靠地产”,未来是“地产靠经济”。
房地产正在让位于新经济。只是新经济的增量还不够大,一时难以填补地产大收缩留下的巨大空缺。
在国家政策和资本市场这两只大手的推动下,大量的资金正在流向新经济。资金流向哪里,商机和财富就在哪里。
在巅峰时期,房地产贷款占我国新增贷款的45%,到2023年第三季度末已经降为-0.09%,而基础设施、普惠小微和绿色贷款则攀升到了77.04%。
图片
在“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国家要发展科创金融、产业数字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和跨境金融来为新动能服务,从而开启新一轮增长周期。
中国的未来,主要看三大新动能——科创新动能、数智新动能和绿色新动能。这三大新动能是相互促动、相辅相成的,形成“三轮驱动”。
图片
第一大新动能:科创新动能
美国的科技创新引领全球,中国尚有不小差距。然而,在中国科技创新并不是喊口号,而是激动人心的现实。中国科技创新的优势正在迅速聚集和提升:
一是规模优势。包括巨量的消费市场能摊薄创新成本,丰富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多样化需求的创新试验场,以及从消费数据到产业数据的海量大数据资源,都是无与伦比的。
二是工程师红利。举个例子:
苹果CEO库克曾经说过,人们通常以为跨国公司来中国是图成本低,原因其实是中国的制造能力。“比如苹果的产品需要的先进生产工具,其精度、模具和使用材料都是领先的。但如果要在美国召开一次模具工程师会议,我都不确定他们能否坐满一个房间,而在中国,相关的人才数量多到能塞满好多个足球场。”
三是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大事,政策大力支持。
国务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中国芯片自给率2019年仅为30%,到2025年将提高到70%。根据JW咨询公司的估计,仅在过去两年,我国有超过2.1万亿元用于半导体相关投资。
华为作为科技巨头持续创新,发挥“鲶鱼效应”,带动了消费产品、数字经济、信息创新和芯片制造等多个相关产业链,正在形成强大的“华为链”。中国若能多几个“华为链”这样的世界级超级产业链,我们就有了国家竞争力的硬核和底气。
图片
第二大新动能:数智新动能
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数字化和智能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
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将重塑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产业体系,从智能化装备到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数据驱动制造将成为制造业新模式。预计中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有望在2027年达到60%左右,预测规模为15.7万亿美元。
2024年人工智能将围绕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多模态分析进一步升级,加速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媒体、智能制造、智能医疗、金融服务等。中国AI核心产业企业数量已超过4400间,智能晶片、开发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创新成果涌现,算力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数字化与智能化叠加,人类将由信息社会迈入智能社会。这是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将比一个半世纪前发生的工业革命所带来的影响更为宏大、更为深远,智能社会将完全重塑人类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命。
智能社会还没有实现,然而并不遥远,未来已来。以2023年ChatGPT4.0横空出世为标志,人类迈向智能社会的步伐骤然加速。
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蕴藏无限商机,它将与大消费、大健康一样,成为未来最主流、最具成长性的投资赛道。
第三大新动能:绿色新动能
中国致力于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这倒逼中国绿色转型。目前中国已经是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第一大国。
2023年,中国光伏组件产能占全球的80%以上。到2030年,中国的新能源电池产能将占全球的69%。
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中国已迅速扩大清洁太阳能、风能和核能发电能力,并计划到2060年实现80%的非化石燃料电力组合(目前约为30%)。
中国还主导了许多绿色产品所需的关键矿物的生产,包括稀土、钴、锂、铜和镍。例如,中国完成了全球约60%的锂加工,与西方相比,具有20-25%的成本优势。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还带动了电气机械制造、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等多个行业。
过去三年我国很好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车的机遇,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国。
2023年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735.2万辆和7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9%和37.8%,市场占有率达30.4%。2023年1-10月新能源汽车出口99.5万辆,同比增长99.1%。我国新能源汽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2%,其中10月高达67%。
2024年,新能源汽车批发预计达1100万辆,净增量230万辆,同比增长22%,渗透率达到40%。
传统燃油车时代,造就了福特、丰田等世界级的车企,进入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时代,中国可望涌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福特”和“中国丰田”,比亚迪、吉利、华为等种子选手未来可期。
展望未来,在科创新动能、数智新动能和绿色新动能“三轮驱动”之下,我国可望在2050年实现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
结语
2024年即将到来,送企业家朋友几句话:
1、我们是头一次穿越大周期,匍匐前进,曙光在前。
2、潜龙在渊,蓄积能量,待时而动。
3、找准自己的生态位,不能既要又要还要。
4、别迷信蓝海,要选择足够大的赛道挥洒我们的余生。
5、要紧致,不要虚胖。
作者 路虎|开白名单 duanyu_H|图片 视觉中国
作者简介:智纲智库执行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