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古镇、三十六爿桥、七十二条半弄、郭璞井、临平山……听康辉“咬文嚼字”说临平

临平缘何称作临平?塘栖究竟念作塘“qī”还是塘“xī”?塘栖古镇的“三十六爿桥”和“七十二条半弄”你读对了吗?
昨天下午,时尚又潮流的遥望X27主题公园里可谓“文化味”浓浓:央视著名主持人康辉带着他的《康辉咬文嚼字》,开启了一场“古今运河 时尚临平”《康辉咬文嚼字》读者见面会。
图片
康辉老师首先分享了《康辉咬文嚼字》这本书的创作历程,他说,自央视频王牌栏目《康辉说》中的优质节目《康辉咬文嚼字》被无数网友在线追更,呼吁出书,经过反复“咬文嚼字”,“小康”与“小编”补充了大量内容,图书《康辉咬文嚼字》终于面世!
书中包含许多大家常见但易读错的文字,如70后、80后一代在童年时期都听过一句经典的电视广告语:“黑芝麻糊(hú)哎——”
但“行走的《康熙字典》”康辉告诉我们:“糊”字表示样子像粥一样的食物时,读四声“hù”。而且要记得,面糊的“糊”也读“hù”。
除了“咬文嚼字”纠正发音外,还从地名、节日、美食、姓氏和日常等几个角度带领读者长知识。同时,书中内容既在央视频的已上线节目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硬核知识,又将同名视频节目以二维码形式嵌入书中,用3D立体声讲述文字的故事。
图片
当这本“字典”遇上临平,又会有怎样的 “咬文嚼字”?
“每个地方风土人情、文化习俗里面就会有很多值得‘咬’值得‘嚼’的内容。”线下读者见面会已经走过不少城市,这一次来到临平,康辉在“咬文嚼字”间也读懂了不少临平的历史。临平这一地名取自古浙江第一名湖“临平湖”,“此湖开,天下平”的故事传扬至今。栖(qī)意为栖息,栖(xī)形容忙碌,多音字也恰恰体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丰富性。东晋文学家郭璞路过塘栖,凿井帮助百姓度过旱荒,因此百姓将井命名为“郭璞(pú)井”……每一个小小的方块字背后,都可能蕴藏着不少待挖掘的精彩故事。
“‘咬文嚼字’能够吸收更多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在康辉看来,诗词中的场景让我们心向往之但身不能至,但在品味文字的过程中,得以和古人实现心灵的连接。他的偶像大文豪苏东坡便在临平这片土地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传颂至今的词作。“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苏轼在杭州送别友人,一路送至门户临平,一首千古绝唱将真挚的深情表现到极致,让临平山上临平塔成为了惜别的代名词。“当年陆羽空收拾,遗却安平一片泉。”安平泉因苏东坡的题咏而名声大振,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为临平留下了又一个集文化精华的地方……在“咬文嚼字”间,康辉对临平留下了“时尚”和“雅意”的初印象,是示范引领新时代的“时尚”,是在风流的潇洒灵动之间情感自然流露的“雅意”。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念错字的情况,您也会提醒吗?”读者见面会现场,粉丝朋友好奇提问。康辉坦言,于他而言,“咬文嚼字”不仅仅是一种习惯,更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在一“咬”一“嚼”之间,我们得以品味历史文化的力量,得以雕刻品质生活的纹理,得以用文字收拢时代速度的缰绳。
图片
随后的茶会畅谈环节中,临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威、康辉与遥望科技董事长兼CEO谢如栋就临平区文化建设发展,“数实融合”驱动文化产业升级,《康辉咬文嚼字》书籍创作历程等主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今天我们相聚在此的遥望X27主题公园,也是政企合作发力、双向奔赴的成果。作为全国首个全天营业、百个IP交织、千种元素结合、万款商品呈现“线上+线下”新消费商业综合体,将成为国潮国货、明星IP、网红打卡点汇集的潮流‘新’中心。”沈威说。
谢如栋在交流中说,遥望X27主题公园不同于传统商场,是一个新兴文化综合体,是一个线下的文旅项目,就像今天举办的这场康辉老师的读者见面会,未来,我们还会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活动,让国潮文化、当代艺术、现代科技三者在这里有机融合,为新消费场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