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才女朱令走了,所有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这4条残酷真相

图片
请告诉孩子,这个世界不仅有光明,还有黑暗。
父母要帮助孩子早点洞悉社会的险恶,这样当她真的遇到恶人时,才懂得拿起武器好好保护自己。
作者 | 土豆妈
你敢相信吗?这两张照片上,其实是同一个女孩。
图片
她叫朱令,是清华“铊中毒”案的受害者。
朱令本是清华才女,前途璀璨,却在大学时期遭人蓄意投毒。一夕之间,她的健康、才华、前程全都毁了。
这场无妄之灾,让她大脑严重受损、下肢瘫痪、双眼几乎失明,智力也退回6岁儿童水平。
整整28年,朱令都饱受病痛折磨,生活无法自理,只能在病床和轮椅上艰难度过。
图片
更让人愤懑不平的是,投毒人至今都没能被绳之以法。
而警方当时锁定的嫌疑人,恰恰是朱令的好朋友,也是她在清华大学的室友。
可直到冬至(12月22日)那天夜里,50岁的朱令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也未能等到真相。
当我更深一步去了解到朱令案的更多细节,真的几度哽咽流泪,作为妈妈还觉得脊背发凉。
当我们把孩子送进学校的那一刻,他们就进入了一个小小的社会。
我们教孩子善良、友好,也期待孩子优秀、上进、有出息,却忘记告诉他们“社会复杂、人心难辨”。
朱令的故事,让我们悲痛,也让我们警醒:
有些真相,一定要趁早说给孩子听。
图片
除了父母
没人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朱令出生于高知家庭,父母都是高级工程师,家庭条件也很优渥。
她聪明早慧,成绩拔尖,自律性强,父母很少为她操心,老师们也非常喜欢她。
哪怕到了清华这样的顶尖学府,她也是佼佼者。
外形方面,她身材高挑,气质出众,有同学甚至觉得,她颇像当时流行的一位女明星。
她还是名副其实的才女,钢琴、古琴都很出众,在清华校民乐队担当主力,同时她还是北京市的游泳二级运动员。
图片
优秀如她,却在21岁这样的大好年华被人投毒,毁掉了本该光明灿烂的一生。
朱令的好友孙维,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并接近朱令的人。相关人员曾透露,她的作案动机就是“嫉妒”。
东野圭吾在《恶意》中说:
“有些人的恨是没有原因的,他们平庸、没有天分、碌碌无为,于是你的优秀、你的天赋、你的善良和幸福都是原罪。”
这个世上,多的是见不得你好的人。
我的一位朋友,今年考研上岸了,她第一时间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关系最要好的表姐,还请人吃了大餐。
可表姐不但没替她开心,反而在饭桌上不停地给她泼冷水,说读研又苦又累,出来也找不着好工作......
见不得身边人比自己好,真的是人性中最难克服的恶。
你永远不知道,那些看似亲密的人,会在背后对你抱有怎样的恶意。
女儿曾有个好朋友,每天上下学都形影不离,有时晚上还会通电话。
平时女儿成绩都不如她,可有一次,女儿的语文测试分数在她之上,作文还得到了老师点名表扬。
那天之后,她就不爱搭理女儿了。
女儿很伤心,给她带了零食和礼物,想要重归于好。
但她却变本加厉,带着其他同学一起孤立女儿,还把女儿跟她分享的一些小秘密公布于众。
我知道这件事情后,立马让女儿远离她。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要让孩子知道,这个世上除了父母,很少有人会真心希望你过得比他好。
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都很难接受你比他优秀比他幸福,这就是人性。
若你发现对方是这样的人,尽早远离,才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图片
保持善良
但永远别低估人性的恶
朱令其实中毒过两次,但却没有怀疑过是身边人的加害,只以为是自己生了“怪病”。
第一次是在1994年12月,刚满21岁的朱令突然不舒服,起先是肚子疼,吃不下饭,慢慢到胃不舒服,很快头发也掉光了。
住进医院一个月,也没有查出病因,但是病情有所缓解,头发也长出来一些。
朱令没有多想,只是急着回去上课,于是在寒假结束后立刻返校了。
可刚回学校没多久,“怪病”又发作了。
这一次,疼痛更加剧烈,症状急剧加重,医生还没查出病因,朱令就进了ICU,陷入了昏迷。
1995年4月28日,朱令被确认为铊中毒,而且体内含铊量远超致死量。
这明显是有人蓄意谋杀,想要置朱令于死地。
而偏偏,在朱令病发期间,她所在宿舍还发生了一起盗窃案,朱令所有的生活用品全部被偷了。
等到警方立案,证据早已灭失,案件始终无法侦破。
朱令的发小也是其律师张捷说,朱令一家人一贯都是与人为善,和人交往时宁肯自己吃点亏,也不会招惹别人,为人内敛且忍让。
尤其朱令是最小的,家里人比较宠她,很是保护她。
善良的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人性竟然能恶毒到如此地步。
更何况,大一时朱令和孙维的关系很要好,朱令也一直对孙维照顾有加。大二时,还是朱令把并不精通乐器的孙维推荐进了校民乐队。
图片
(红衣为孙维,蓝衣为朱令)
我们都很爱自己的孩子,总想保护好他们,所以会让他们更多的看到世界美好的一面。
但在他们步入校园、走向集体之前,我们更有责任向他们袒露现实的残酷和人性的复杂。
李玫瑾教授曾在书中提起,自己面对社会的阴暗面,从来不会刻意回避女儿。
她打电话聊案情时,女儿很小就在旁边听着。
有时候女儿还会和她讨论,当事人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悲剧。
女儿说,自己和同学们提起这些时,他们根本就不懂,而自己却能早一步知道该如何保护自己,比同龄人都要成熟。
李玫瑾自己也认为,她从事犯罪心理研究几十年,每天都和十恶不赦的犯人打交道,最大的好处就是女儿更早地懂得了人心险恶。
对你笑的人,不一定真诚;和你交好的人,也许心怀恶意。
凡事多留个心眼,与人要有防备之心,给善良装上盔甲,才能抵抗心思歹毒的恶人。
这些道理孩子不懂,但大人要教。
图片
才华不会摧毁一个人
但嫉妒可以
英国学者托马斯·富勒说:“嫉妒使他人和自己两败俱伤。”
一个人的嫉妒心太强,最后多半也会毁掉自己。
一开始,可能只是说坏话、抹黑、挑拨、排挤,慢慢的,嫉妒会演变成难以控制的心魔,做出害人害己的举动。
很多报道细节里可以看出,孙维是个善妒的人。
朱令的母亲在采访中提到,朱令在民乐队活动很多,所以很少参加班级活动,她自己心里很有压力。
有一次,民乐队的活动临时取消了,朱令就去上古琴课了,练完之后再回学校上自习。
但孙维却告诉同学说,当天乐队根本就没活动。这样一来,大家就误以为朱令是不愿意参加班级活动。
还有一次,乐队请了一位老师来教中阮弹奏,孙维说“朱令有基础,不用学了”,就把朱令挤到了后面一排。
这些事让朱令心里有点别扭,她觉得孙维好像有点不把她当朋友,还为此问过母亲:“为什么一个好朋友即使好到特别亲的地步,也总有不好的地方呢?”
图片
当看到别人比自己优秀、比自己好看、比自己拥有的多时,我们心中都会有难过和不甘,这就是嫉妒,这是正常的情绪。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就说过“凭什么她比我厉害”“我不服”“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她”,诸如此类的话。
其实嫉妒本身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去面对这种情绪。
想起中国跳水梦之队的张家齐,曾经被称为“天才少女”,到哪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但是近期,我们却很少看到她的消息,更多的是关于“全红婵”。
在一次采访中,记者问她:“被师妹(全红婵)压过一头,会觉得不舒服吗?”
张家齐特别坦诚:“会啊,肯定自己不舒服,搁谁谁舒服啊!”
图片
但她也知道,“新老更替非常快”是跳水队的传统,这是事实,必须接受。
图片
她还宽慰自己说,自己只是过了巅峰时期,而她们正处在这个时期。
更难能可贵的是,张家齐没有把这份不甘变成对队友的憎恨和伤害,而是更加努力,控制身高体重,减少身体发育给自己带来的影响。
看过一句话特别赞同,当你心生妒意,那是老天扔给你变得更好的绳子。
不要以他人之得,视作自己之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化嫉妒为动力,才是我们该有的心态。
图片
现实不是童话
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并不一定有圆满结局
带着女儿一起看完《朱令,人生五十》这条视频时,她含着眼泪问我:
“朱令真的好可怜啊!
你们大人不是总说‘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吗?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给坏人定罪?”
现实的确不会像童话那般,都有美好的结局。
相反,现实会有遗憾,有不圆满,还有很多残忍的事实。
朱令的父亲在面对镜头时说过这样一番话:
“生命就像一棵树,从来不会笔直光滑,都是这里歪一点那里凸一点,人也一样,没有完美的生命。”
很多事情,注定是我们不能控制和更改的。
很多时候,也不是我们努力就能看到结果。
但努力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和意义。
图片
郭德纲在儿子18岁那年曾写过一封家书:
“登天难,求人更难。江湖险,人心更险。春冰薄,人情更薄。黄连苦,无钱更苦。”
有人骂他太过赤裸,会让孩子变得市侩。
但有些话,你不讲给孩子听,就永远没人会告诉他。
这个世界有郁郁葱葱的森林,有碧绿无垠的草原,也有深不可测的沼泽,和凶狠狡猾的虎狼。
让孩子走出“象牙塔”,了解社会的真相,识别恶人,远离恶人,是父母的责任,也是孩子的权利。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句话应该尽早刻进孩子的生命里。
愿世上再无“朱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