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上线,网友吵翻天!王家卫没告诉你的上海黄河路,在这里

1
电视剧版《繁花》终于迎来首播。
毫不意外地,一经上线,网友们就吵翻了天,各路分析像“墨镜王”的镜头般眼花缭乱,很多人质问:这还是金宇澄原著里的上海吗?
作为看过两遍原著并认真追了剧的观众。我的感受是,不要太把电视剧当原著来看,那就会越看越好看。毕竟画面精致,剧情紧凑,人物鲜明,方言扎劲,品质已属上乘。
图片
图源 电视剧《繁花》剧照
特别是进入第三集,黄河路上至真园酒店开业,故事变得有趣起来。服务员高喊“黄金宝地,喜接四海宾客,吉星高照,笑迎八方财神。”鞭炮齐鸣中,一场商战大戏在这里拉开帷幕。
上海黄河路这个地方,现实中就很有意思。
要讲黄河路,就要讲它和九十年代的上海美食文化千丝万缕的关联。
黄河路的黄金时代,正是伴着一个个馆子起头的。
图片
图源 电视剧《繁花》剧照
九十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原本由国营餐饮店垄断的上海餐饮业,逐渐出现了大批的私营餐饮,甚至有老板直接用高薪,撬走了一批国营饭店里的大厨。
黄河路的开发不同于最早集聚成形的美食街乍浦路,颇有几分“有心栽花”的意思。毕竟,这儿地段极为难得,南起南京西路,北至新闸路,是上海最核心的地段之一。建于民国十九年的明星大戏院、中国第一家女子医科学校、张爱玲曾居住的长江公寓,都在这条不到八百米的小马路上。
图片
图源 解放日报
当时的黄浦区政府,对开发这条美食街也颇为上心,甚至给出了不少优惠政策。开张之初,便有三十多家餐馆开门迎客。
评判一条美食街的高下,有一个标准很直观,人气。九十年代,黄河路是上海人宴请饭局、觅食谈心的最佳去处之一。街上的悦来酒家、粤味馆、苔圣园酒家,说一句上一代的顶流餐厅也不为过。
当时的上海人,去黄河路的劲头可一点也不比如今的小年轻打卡网红餐厅的执念少。比如苔圣园酒家,研究的创意菜甚至能叫上一千元的价——是当时普通工人三倍的工资,有报道写,苔圣园老板不屑一顾在大堂里摆上求财的佛像,理由是“每天都客满的店里已没有地方来放一尊佛”。
有老上海回忆年三十晚上黄河路饭店放鞭炮的景象,“比着看谁放得高,要持续到凌晨两三点”。第二天环卫工人来清扫,能扫出半人高的鞭炮纸。商家们各个精神十足,等着来年再度“节节高”。
金宇澄也拿这点向王家卫讲黄河路曾经的繁华:“有店家居然抬出单人床那么大的烟花,接近疯狂。”
2
电视剧里,黄河路被镶了一道金边,实际上,这条路也没那么高大上,甚至有其极为“难堪”的一面。
在上海人的记忆中,黄河路以1993年开街的美食街而闻名,但这里的就餐体验很难说好,留在一些食客记忆中的,除了油腻的地板,就是土豪式的装潢和大门口的拉客,可谓与电视剧里的感觉相去甚远。
一位食客直言:黄河路美食街虽然也有霓虹灯,却摆脱不了暴发户的审美和小老板们的俗气。
图片
图源 解放日报
再就是逼仄的店堂和包房,因为地处市中心地方小,只好“螺蛳壳里做道场”。金宇澄在《繁花》开头就说了:八十年代,上海人聪明,新开小饭店,挖地三尺,店面多一层,阁楼延伸,黄河路上也常见这类两层结构。
这是上海人在无奈中生出的智慧。以至于食客进店都不便抬头,楼上栏杆里可能悬出几条玉腿,还能听得见楼上说话,闻到因通风不良吹出的油镬气,吃饭也无心思。
尽管如此,黄河路终归热闹,但受限于环境等因素,也频频出现各种问题。
图片
图源 解放日报
1993年美食街开业没几个月,就有住在黄河路上的居民联名写信给解放日报,说酒店占用了居民们日常的通道,还违章搭建棚架,本来一条好端端的弄堂通道,成了他们的厨房间,加之杂乱脏物摊得满地皆是,污秽不堪。
官方的态度也很矛盾。九十年代,市场经济勃兴,开店兴市当然是好事。但很多饭店往往只顾盈利而忽视环境卫生。一位居委干部无奈地说:我们每天像消防队员,到处“救火”,求人疏通下水道,可这里刚通好,那里又冒溢了!
现实归现实,但创作毕竟是创作,我倒觉得没必要对着一个个细节上纲上线,否则电视剧还怎么拍呢?更重要的或许是,创作是否准确地还原了那个火热年代的氛围和情绪。
用剧中阿宝的话来说,“黄河路上那么多人,忙来忙去嘛都是在等人, 女人等男人,乙方等甲方, 销售等客户,没人等人来,有人等下次再来,明面上等,暗搓搓等,不是做生意,就是劈情操。”
图片
解放日报 董天晔 摄
这番热闹的景象,和整个九十年代生机勃勃、一切往“钱”看的劲头,颇有内在的逻辑联系。
在各项制度尚不完全明晰的九十年代,很多人的生意,都是在饭桌上谈成的。地处上海这个重要的经济改革试验区,又位于交通极为便利的市区中心,不少商贸旅人来黄河路,一边打着牙祭,一边也拨着算盘。“饭”重要,“局”也重要。
同样颇有象征意味的是,在当年的黄河路上,很多知名馆子都打着“海派菜+粤味”的招牌。80年代末到整个90年代,港台文化风靡,港资台资也是重要的招商渠道,一个城市对外来文化、生产要素的包容与接纳,有时恰恰就在口舌之间。
3
一条街因时代而起,却也很可能在时代的翻涌中落于后处。今天去黄河路故地重游的人,会看到它萧条冷清的面目。
这和这条路的执拗有关。某种程度上,黄河路的问题,恰恰在于它从未改变,甚至餐厅水准和桌椅碗筷都停留在当年。它就像一个腿脚不灵的老人,难以跟上时代的发展。
几家大饭店早已不是宴请必去之处,酒桌文化也被零零后大喊要一起整顿,“饭局”的功能,早没有什么不可取代。
图片
解放日报 董天晔 摄
与此同时,现代餐饮的格局早就天翻地覆,外卖和预制菜的蓬勃发展,带走了原本就已不多的客流。年轻人说得更直接,新业态冲击下,选择越来越多了,也不一定要选择黄河路。
与附近继续留着沪上最光鲜外皮的南京路不同,如今的黄河路以一种更安静的姿态淡出了历史,隐入了更寻常的普通人家的生活。老上海们依旧惦记着黄河路,今天还在光顾黄河路的老食客,图的是它的平价实惠。
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日子已经有了更多的选择。
盛极而衰,因时代而兴,也被时代所弃,常常是一条商业上跳不出的规律。类似的故事在上海并不少见,当年红极一时的徐汇太平洋百货,如今已黯然关店;一度引领周边城市时髦风尚的七浦路批发市场,也在电商冲击之下失去了当年的地位。
图片
解放日报 董天晔 摄
但上海依然是那个上海,三十年代是海上花的绮丽与哀愁,九十年代讲出繁花,2021年也照旧留住一段爱情神话。没有什么叙事永垂不朽,却也没有什么传奇不可复现。
《繁花》尾声写,沪生坐出租车经过“至真园”,看到店门已经变暗,部分用施工网遮挡,面目全非,“至真园”,果然是落幕了。“旧时繁华,鸡零狗碎,格子间里的湿漉漉,最后落得一句鸳鸯蝴蝶梦。”
时代总是在进步的。在上海这片土地,花谢花开,一年年的路,总是要向前的。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微信编辑:纳米
校对: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