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军计划太烧钱,德国和立陶宛爆发激烈争吵,这事可能要黄

去年6月,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出访立陶宛的时候提到,想要在立陶宛驻扎一个规模超过4000人的旅。11月7日,德国国防部发布声明,正式确定向立陶宛派遣两个营,第122装甲步兵营和第203装甲营。
图片
(德国防长访问立陶宛)
对立陶宛来说,这是一件好事,弹丸小国有大国保护,能极大提升“反俄斗志”,以后能跳得更高,但随着计划的逐步实施,两边关于经费的矛盾,也到了爆发边缘。近日,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接见了再次来访的皮斯托里乌斯,双方就德国驻军的相关费用进行讨论,当场吵了起来。
按照德国的计划,这支部队的作战人员加文职人员约有5000人,为了稳定军心,双方协议允许军人带家属,最终驻扎在立陶宛的人数可能要上万。这个数字我们听起来,可能没什么感觉。但在立陶宛,相当于凭空多出来个小城。这些人要吃喝拉撒,士兵要军事基地,家属要医院、学校、超市等配套设施,花销将是个天文数字。
图片
(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
而且,这是个永久部署的驻军计划,也就是说,很多项目的花销需要长期支付。据德国方面的估算,仅驻军的物资供应就超过50亿欧元,如果考虑到其他项目和驻扎时间,恐怕还要翻几番。
这笔钱谁来给呢?按道理,应该是立陶宛来交“保护费”,但立陶宛也穷啊,不然也不会整日上蹿下跳,靠“反华”、“反俄”来赚点辛苦钱。瑙塞达说,立陶宛政府希望只承担军事基础设施开销,其他的比如住宿费等,德国也得承担一部分,德军在这方面的标准较高,立陶宛承担不起。另外在家属安置方面,立陶宛希望给块地,你们德国想建什么就建什么,别指望我们掏钱。
图片
(立陶宛总统瑙塞达)
现在事情就卡在这里,谁也不愿意让步,而这种分歧,很可能让德国的驻军计划破产。立陶宛掏不起钱,德国的经费也很紧张。俄乌冲突两年,德国经历“去工业化”,默克尔留下的家底,快被朔尔茨败光了。而且现在,民众对政府花钱的问题非常敏感,如果德国政府答应出大头,民众绝不会善罢甘休。
事实上,早在驻军计划提出之初,德国国防协会主席维斯特纳就提过物资匮乏的事,但在当时欧洲各国依然“反俄情绪”上头,加上离花钱的时候还远,所以没被重点讨论,现在双方已经投入了几个月时间做前期工作,到了要掏钱的时候,大家才发现,哦,原来你也不想出钱啊?
图片
(驻军谈判陷入僵局)
对于双方的分歧,瑙塞达表示,不会影响德军在2026年之前进驻,立陶宛会尽力分担基础开销,但也会就分摊问题进行磋商,当然,磋商不意味着立陶宛想出钱。只不过是把话放在这里,以显示立陶宛并不抠门。
毕竟立陶宛是北约国家,如果俄罗斯和立陶宛爆发战争,德国一定会被北约第五条款牵扯进来,立陶宛让德国驻军的目的只是白捡一支军队为自己的嚣张站台助威,完全没考虑过德国人想提前“威慑俄罗斯”,以阻止俄军西进的战略眼光。
图片
也是从这件事,我们就会发现整个过程,非常符合西方各种计划泡汤的标准模式,先是不计后果地过嘴瘾,然后面对棘手的问题,能拖一天算一天,拖的事后还要给自己找面子,最后拖不下去了承认失败。欧盟承诺给乌克兰提供100万发炮弹是这样,对俄罗斯发起一万多项制裁也是这样,还好老欧洲过去几百年从全世界抢的多,底子厚,不然啊,早就被这些无能的政客败光家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