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骨科医生后,救的第一个病人竟然是血液病患者

  这几天,浙江省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小涛(化名)入院开始注射动员剂,准备捐献造血干细胞,中华骨髓库浙江的工作人员来到采集医院,看望小涛。
  说起小涛,他已经是省管理中心的老朋友了,终于要完成期盼已久的捐献了,大家都为他感到高兴。从医学生到医生,小涛就是这样,他总想为有需要的人做些什么。
图片
  我是医学生,只要是挽救生命的事,自然而然就要去做。
  时间回到2016年,小涛进入大学开启医学生的生涯,他了解到造血干细胞移植是血液病患者治愈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便萌发了要成为志愿者的念头。2017年献血车进入校园,小涛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现场还有工作人员在宣传造血干细胞入库流程,小涛同时留存了8毫升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我是医学生,只要是挽救生命的事,自然而然就要去做。”小涛这样说。
  2018年假期,小涛组织学弟学妹们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宣传的实践活动,来到省红十字会、省管理中心学习。这次实践活动,小涛深入了解了人体器官捐献和造血干细胞捐献知识,了解到捐献数量与患者需求间的巨大差距,他想自己是否可以做些什么?
  准备申博的关键时刻,他再次接到了配型成功的电话。
  2020年9月,小涛第一次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告知他与一名患者初配成功,询问他的捐献意愿。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但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后续的消息,小涛只能安慰自己,也许是患者匹配到了更适合的捐献者。
  2023年6月,时隔三年,小涛再次接到上城区红十字会的电话。此时的他正值学业关键时刻,但面对患者的需求,小涛还是选择了救人。
  后来,小涛顺利通过高分辨分型确认和捐献前体检,捐献时间定在10月下旬。“捐献后,我会尽快回到实验室,不能耽误时间,老师、同事们都很好,非常支持我,有困难的话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帮我的。”入院这几天,小涛也把电脑带到了采集室,争分夺秒地学习。
  拿到执业医师证后救治的第一个病人,是名血液病患者。
  小涛正式开始采集造血干细胞,躺在采集床上的他异常轻松,他笑着说:“来捐献之前,查了很多医学文献,国内国外的都有,做到心中有数,所以也不担心。”小涛的父母都是普通人,不懂医学知识,但他们非常理解和支持儿子的做法,并为他感到骄傲。
  经过4个多小时,小涛顺利捐献了近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生命的种子”立即被专人送往患者所在的医院,点亮即将熄灭的生命之火。小涛成为浙江省第965例、杭州市第294例、上城区第41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这是我拿到执业医师证后救助的第一个病人,我现在是一名规培医生,没想到救助的第一位患者居然是一名血液病患者。希望我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帮助患者战胜病魔,祝他早日康复,加油!
  (浙江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 黄慧远)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