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专家释疑:相关新闻增多不等于地震进入活跃期

科技日报记者付丽丽
近日,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统计显示,2023年,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呈现7级以上大震活动由弱转强特点。有人据此担心,地球是否进入“震动模式”?
“需要明确的是,地震新闻增多不等于地震事实上进入了活跃期。”7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二级教授徐锡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徐锡伟介绍,地震是地壳构造运动的产物,是一种自然现象。据记载,自1900年以来,震级M大于或等于7级地震平均每年发生18次,震级M大于或等于8级地震发生1次左右。这些地震数量可以作为地球发生地震频度和震级的正常值。而2023年全球发生了7级以上地震19次,但没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地震的频度和强度并没有明显偏离平均值,因此可以认为全球地震没有进入“活跃期”或“震动模式”。
为什么会有地震进入了活跃期的感觉?徐锡伟解释,这主要是与2022年的地震活动对比后产生的错觉。2022年发生了7次7级以上地震,与往年相比明显偏少。
实际上,每次强震发生后,都会有地震是否进入所谓“活跃期”的争论。就此问题,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员苏德辰表示,地震发生的规律比较复杂,地震活动趋势不能只按照地震发生的次数来研判,尤其不能仅根据2022年和2023年两年的数据,判断2024年及以后的发震趋势。
“除了地震次数,还要注意地震释放的总能量。依据地震总释放能量来研判地震趋势可能更加合理。比如,一次8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等效于30多次7级地震。综合来看,近几年全球的地震活动水平都处在正常范围之内。”苏德辰说。
据统计,2020年,全球发生6级以上地震8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0次,没有发生8级以上地震;2021年,全球发生6级以上地震115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8级以上地震1次;2022年,全球发生6级以上地震112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7次,没有发生8级以上地震;2023年,全球发生6级以上地震129次,其中7级以上地震19次,没有发生8级以上地震。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专家高孟潭也认为,难以根据如此短时期的地震活动现象就断定地球进入活跃期。由于地震时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全球这种年尺度的地震活动起伏,从大的时间尺度来看是正常的。虽然2023年的地震强度略高于前几年,但仍然低于最近120多年的平均水平,全球地震活动并未进入“活跃期”。当然,全球地震活动是持续的,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间的活动水平可能会有所不同。
徐锡伟指出,历史上确实有过大地震频发的活跃期,例如1905年至1908年,4年间就发生了印度查谟地震(1905年M8.6)、厄瓜多尔地震(1906M8.8)、美国旧金山地震(1906年M8.3)、智利瓦尔帕莱索地震(1906M8.6)、中国玛纳斯地震(1906年M8.0)、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地震(1907年M8.0)、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地震(1907年M7.5—8.4)、意大利墨西拿地震(1908年M7.5)等,均造成了上万人死亡,财产损失巨大。
“面对地震频发,加强大地震形势判断的科学研究,提高地震监测预报的水平尤为重要。”徐锡伟强调。地震预报分临震预报、短临预报和中长期预报,临震预报和短临预报是世界难题。
此前,中国科学家经过多年研究,系统总结了M7及以上高震级地震危险性的物理、形变、地质等多种标志,较为准确地确定了未来十年左右的中长期地震危险区和年度危险区的地点。
“但短临预报还差‘临门一脚’的功底。”徐锡伟说,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仿真模拟等技术,在构建具有地域地壳结构特色的物理模型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特定地震构造模型条件下大地震、特大地震孕育过程中应力—应变积累与演化机理,发现地震断层发生地震破裂和滑动前的特征参数值,也就是说需要加大基于三维地震构造模型基础上的数字地震预测预报探索,以真正做到具有物理意义的地震监测预报。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