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位院士,在2023年离开

图片
中国工程院院士古德生创立了振动出矿理论,他因病于2023年11月26日在长沙逝世,享年87岁。人民视觉/供图
回望2023年的中国科学界,又一批国之脊梁离我们而去。
新年第一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范维唐是逝世;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杨乐逝世;12月2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土壤动物学奠基人尹文英逝世。
这一年,共有55位两院院士逝世,年龄最大的103岁,最小的79岁。他们当中有北京火车站的设计者,有打破国外对甘蓝种业垄断的蔬菜育种专家,有血管外科的奠基人……
或许,公众对有些逝者的名字会感到陌生,但他们的创造和发现,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的生活,甚至是这个世界前进的步伐。
南方周末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整理了他们的生平,用三两行字浓缩他们一生。
是梳理,也是追忆。
图片
范维唐是中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
1. 范维唐(1935.7.18-2023.1.1)
1935年7月出生于北京市,湖北鄂城人。1956年9月参加工作,同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3年毕业于原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获技术科学副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原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矿山压力及开采机械化专家,主要从事研究及主持综合机械化技术攻关。
范维唐是中国煤矿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开拓者之一。他主持组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采煤机械化研究试验基地;提出的“炮采三项新技术”“菱形网技术”“三小光爆锚喷技术”等适用性强的推广应用项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因病于2023年1月1日14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2. 赵其国(1930.2.25-2023.1.3)
1930年2月25日出生于湖北武汉。本科毕业于华中农学院,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
长期从事土壤资源调查、土壤圈物质循环、土壤生态环境等研究,参加了我国南方橡胶宜林地和黑龙江荒地资源考察,参与组织开展了黄淮海平原豫北地区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全面系统研究了我国红壤的形成及其退化机理与调控,率先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的角度将土壤学研究引向深入,着力推动了生态高值农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为促进土壤学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中国科学院竺可祯奖、日经亚洲奖等,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因病于2023年1月3日14时1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3. 徐銤1937.4.7-2023.1.4
1937年4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获得者、全国创新争先先进个人、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快堆技术专家,主要从事快堆总体设计、快堆发展战略和关键技术选择的研究。
因病于2023年1月4日7时2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4. 武胜1934.9.23-2023.1.4
1934年9月23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53年入党,1960年毕业于莫斯科有色金属学院,获冶金工程师资格,同年6月回国参加两弹研制攻关。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核材料与工艺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研究核材料与工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国防科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因病于2023年1月4日在四川成都逝世,享年89岁。
5. 葛修润(1934.7.12-2023.1.4)
1934年7月出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原苏联敖德萨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岩石力学与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岩体工程问题和数值分析方法、测试技术及岩体基本力学性质等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边坡稳定性的矢量和分析方法,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岩石力学多功能试验机 RMT、实时CT扫描加载设备、数字式全景钻孔摄像系统、三维地应力机器人等具有开拓性的岩石力学装备。
我国著名的岩质边坡工程学科带头人,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水布垭水电站、小湾水电站、向家坝水电站和深圳地铁建设作出贡献。
因病于2023年1月4日20时47分在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图片
陆熙炎发展了钯催化有机合成新反应。
6. 陆熙炎(1928.8.29-2023.1.4)
1928年8月29日出生于江苏苏州,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金属有机化学反应及合成方法学方面的研究。
上世纪五十年代从事链霉素的研究,在国内首先从发酵液分离纯化制得链霉素盐酸盐氯化钙复盐结晶。六十年代初参加了牛胰岛素A链全合成的早期工作,后从事萃取剂 P-204工业合成方法的研究。七十年代末,开始研究金属有机化学,在金属有机基元反应的基础上,发展了钯催化有机合成新反应。九十年代,发现了命名为陆氏反应的叔膦催化的[3+2]环化反应,被多次用于复杂天然产物的全合成,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发明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
因病于2023年1月4日20时58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5岁。
7. 杨福愉(1927.10.30-2023.1.5)
1927年10月出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宁波镇海。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之后到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工作。留学苏联,获哲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研究员。从事线粒体膜的结构与功能研究,推动了生物大分子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组建和发展,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科研论文两百余篇,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何梁何利奖等。
因病于2023年1月5日20时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8. 张金麟(1936.10.16-2023.1.9)
1936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动力系涡轮机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先后在海军造船技术研究室、第七研究院715研究所、第七研究院719研究所等单位工作,历任七一九研究所副总工、副所长、所长,曾任某工程总设计师等重要职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船用核动力专家,主要从事核潜艇研究和核潜艇总体和动力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造船人的杰出代表。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07年国家重大贡献奖和金质奖章,2016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入选中央直接掌握联系的高级专家,指导培养了一大批核潜艇研制领军人才。
因病于2023年1月9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7岁。
9. 茆智1932.9.20-2023.1.13
1932年9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5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海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农田水利专家,主要从事节水灌溉、农田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农田面源水污染防治研究,提出了先进、实用的需水量和灌溉实时预报理论方法和水稻节水高产的灌溉模式,首创性提出了水分生产函数时空变化规律和作物受旱复水后生长产生“反弹”的理论及其指导节水灌溉的方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持完成8项国内外重要节水灌溉项目,成果已累计推广166万公顷,增产粮食27.4万吨,节水13亿立方米,经济效益4亿多元,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荣获省部一、二等奖7项,2000年作为全球唯一获奖人荣获“国际农业节水灌溉技术革新突出贡献奖”。
因病于2023年1月13日7时30分在武汉逝世,享年91岁。
图片
钱逸泰是中国纳米材料化学研究领域开拓者。
10. 钱逸泰(1941.1.3-2023.1.14)
1941年1月3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6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化学系。此后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曾任副教授、教授,1999-2004年任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院长。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化学家、教育家,是中国纳米材料化学研究领域开拓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主要从事铁系催化剂的费-托过程和氧化物薄膜制备研究;九十年代曾从事热分析研究;此后主要从事纳米材料化学制备和超导材料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展了溶剂热合成纳米材料技术。
因病于2023年1月14日11时50分在合肥逝世,享年83岁。
11. 梁晋才(1927.12.17-2023.1.17)
1927年12月出生于北京市。1961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包曼工学院自动控制专业,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防空导弹领域专家,主要从事防空导弹总体和自动控制研究。
先后担任我国第一个半主动寻的制导中低空防空导弹系列(红旗六十一及甲、乙、丙三型)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以及猎鹰六十号(N)舰空导弹武器系统总设计师,为我国舰空导弹系统和野战防空导弹系统作出了重要贡献。获得 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 项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荣誉奖和1项全国科学大会奖,获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上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因病于2023年1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 95 岁。
12. 方智远(1939.9.3-2023.1.20)
1939年9月出生于湖南省衡阳市。196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蔬菜遗传育种专家,主要从事甘蓝青花菜蔬菜遗传育种研究。1973年,方智远率领团队育成国内第一个杂交种“京丰一号”,打破国外对甘蓝种业的垄断。
因病于2023年1月20日23时2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13. 胡光镇(1927.8.26-2023.1.23)
1927年8月26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市(现属上海市)。1948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先后在民航局、电子部和总参等研究部门工作,历任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及研究员等职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工程及通信技术专家,长期致力于通信电子技术研究。20世纪60年代率先研制出多种全晶体管化多路通信设备,70年代研究数据通信技术,建成数据传输系统,80年代以来一直跟踪卫星通信技术及数字网技术,在建设系统工程中作出重要贡献。
五十年来,先后主持研制和完成十余种国内外先进水平的设备和系统。1996年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01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23年1月23日逝世,享年96岁。
14. 李钊(1940.2.3-2023.1.24)
1940年2月出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1964年毕业于西安工程兵工程学院地雷爆破系,获学士学位,毕业分配到总装工程兵某部从事科研工作。
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军地雷、爆破技术领域专家,长期从事地爆装备研究和工程装备科研领导工作。上世纪70年代主持我军第一代防坦克耐爆地雷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一种新的地雷耐爆原理,研制成功“多次耐爆引信”。80年代主持我军某型火箭布雷系统研制,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90年代主持研制“抛撒布雷系统”,填补了我军近程机动、快速布设防坦克雷场、防步兵雷场和混合雷场装备的空白。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获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3年1月24日逝世,享年83岁。
15. 王圩(1937.12.25-2023.1.26)
1937年12月25日出生于河北文安,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到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半导体光电子学专家,在半导体光电子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
率先在国内研制成功无位错硅单晶、单异质结室温脉冲大功率激光器和面发射高亮度发光管;研制成功1.3微米/1.5微米激光器和应变量子阱动态单模分布反馈激光器,为我国研发第二、三代长途大容量光纤通信提供光源;主持开展大应变量子阱材料以及异质量子阱材料单片集成等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可集成半导体激光器、电吸收调制器、光放大器、探测器以及耦合器等部件的技术平台,为研究多光学部件的单片集成技术奠定基础。曾获国家“六五”科技攻关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
因病于2023年1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16. 黎介寿(1924.10.11-2023.1.30)
1924年10月出生于湖南。1949年毕业于国立中正医学院,获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主要从事肠功能障碍研究,是我国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
在肠外瘘、小肠移植、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短肠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黏膜屏障功能的研究与损伤维护、损伤控制性外科概念的研究与推广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发表学术论文六百余篇,担任13卷巨著《手术学全集》总主编,主编《肠外瘘》《临床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围手术期处理》等专著十余部。多次获国家、军队和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因病于2023年1月30日18时59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8岁。
17. 欧阳平凯(1945.8.16-2023.1.30)
1945年8月出生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市。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曾任南京工业大学校长。主要从事生物化工领域的教学与工程研究,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生物化工专业,为我国生物技术、化工领域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科技发明奖二等奖、美国杜邦科技进步奖。
因病于2023年1月30日8时47分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
图片
吴中如创造性地提出大坝安全监控理论与方法。
18. 吴中如(1939.9.9-2023.2.5)
1939年9月9日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市。1963年毕业于华东水利学院河川系,获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教授、著名水利专家,主要从事大坝等水工建筑物的安全监控理论、方法与工程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多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项目、973项目课题等,创造性地提出大坝安全监控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三峡、龙羊峡、丹江口、佛子岭等一百多项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14项等。
因病于2023年2月5日14时在南京逝世,享年84岁。
19. 翟中和(1930.8.18-2023.2.10)
1930年8月18日出生于江苏省溧阳市。1950年考入清华大学生物系,曾被派往苏联学习,回国后任教于北京大学生物系,1978年组建北京大学细胞生物学专业。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在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特别在细胞骨架、细胞核重建和细胞凋亡等领域研究成果卓著。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奖等。
因病于2023年2月10日14时4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20. 石钟慈(1933.12-2023.2.13)
1933年12月出生于浙江鄞县。1955年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毕业后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历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教授、系主任和计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科学与工程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中国计算数学事业的建设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有限元方法方面取得了独创性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样条有限元方法,引发大量后继工作。提出了一种新的非协调有限元收敛性判别准则,证明了在工程界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一系列有限元的收敛性,是迄今国际非协调有限元研究领域最深刻和系统的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华罗庚数学奖、苏步青应用数学奖等。
2023年2月13日13点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21. 徐滨士(1931.3.12-2023.2.15)
1931年3月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与焊接专业,获学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专家,主要从事重载车辆维修、再制造等方面研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1项。出版《表面工程与维修》《纳米表面工程》等专著17部,发表学术论文三百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1项。
2023年2月15日逝世,享年92岁。
22. 孙曼霁(1931.8.3-2023.2.22)
1931年8月3日出生于河南安阳。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是我国著名的生化药理学家,长期从事生化机理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发现和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军队及省级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10项。1990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2002年被解放军原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因病于2023年2月2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23. 陈庆云(1929.1.25-2023.3.2)
1929年1月25日出生于湖南沅江,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有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长期从事有机氟化学和氟材料的研究工作,是我国有机氟化学的开拓者之一。
上世纪六十年代进行了含氟烯烃和相关氟材料的研制;七十年代研制出我国独创的新型铬雾抑制剂F-53,领导和参加了多种氟利昂代用品的研制;八十年代开展氟化学基础研究,系统研究了全氟磺酸化学、二氟卡宾化学、三氟甲基化反应、全氟卤代烷的单电子转移反应和氟烷基卟啉化学,合成和发展了多种能高效实现三氟甲基化的试剂和体系。其中氟磺酰基二氟乙酸甲酯被称为“陈试剂”,在国内外获得广泛应用。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国家发明奖三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因病于2023年3月2日21时35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4岁。
24. 王小谟(1938.11.12-2023.3.6)
1938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1961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著名雷达专家、预警机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央直接联系的高级专家,主要从事信息技术研究,荣获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因病于2023年3月6日14时0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25. 周君亮(1925.2.22-2023.4.30)
1925年2月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设计大师、水工建筑物设计专家,主要从事水工建筑物设计研究。在国内首次设计出“双向X流道”抽水站,避免了居民大量拆迁。在国内首次采用“平面蜗壳进水道”和“液压快速门断流装置”,成功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
于2023年4月30日逝世,享年98岁。
26. 孙九林(1937.8.10-2023.5.10)
1937年8月出生于上海市。1964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发电厂电力网及雷电系统专业,获学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原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副主任、我国著名资源学家,农业信息化工程专家,主要从事大数据、数据科学、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数据共享与应用研究,是我国资源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农业信息科学、国家科学数据共享的倡导者和开拓者。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4项、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自然资源科学成就奖、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测绘地理信息杰出成就奖等。
因病于2023年5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27. 毛江森(1934.1.15-2023.5.18)
1934年1月出生,浙江江山人。1957年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先后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甘肃省卫生防疫站、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等单位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病毒学家、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现杭州医学院)院长、研究员。
长期从事病毒学研究,早期主要开展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和细胞培养技术、干扰素、重水等方面的研究,提出病毒感染时“遗传信息可能从RNA传给DNA”的问题,成为当时国际上认识到遗传信息有可能逆转录的少数科学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起,自主研发甲型肝炎(H2减毒株)减毒活疫苗,为我国控制甲肝大流行作出了杰出贡献。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浙江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
因病于2023年5月18日15时15分在杭州逝世,享年90岁。
28. 关兴亚(1932.2.7-2023.5.23)
1932年2月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我国著名石油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绿色化工与工业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顾问委员、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顾问、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顾问,主要从事丙烯腈生产工艺及催化剂研究,被誉为“我国丙烯腈催化剂及丙烯腈成套工艺技术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我国建成12套丙烯腈中小型生产装置,填补了我国在氨氧化领域的技术空白,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国产化并进入国际市场作出了巨大贡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取得国内外专利四十多项。
因病于2023年5月23日22时59分在上海逝世,享年92岁。
29. 万哲先(1927.11.7-2023.5.30)
1927年11月出生于山东淄川。1944年考入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1946年转入清华大学数学系,先后在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中国代数和组合数学以及编码密码方向的杰出贡献者,在典型群、矩阵几何、有限几何、编码与密码等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开创了我国有限几何及其应用的研究,解决了组合设计、信息安全、纠错码、有限典型群子空间格、型表型、强正则图等领域的诸多重要问题;对我国粮食部门创造的制定最优粮食调运计划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图上作业法给出了严格的理论证明,并进行了推广应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华罗庚数学奖等。
因病于2023年5月30日5时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30. 陆元九(1920.1.9-2023.6.6)
1920年1月9日出生于安徽来安县。本科毕业于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后,在重庆国立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等任教。1945年至1949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工程系仪器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1956年回国后进入中科院自动化所工作。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七一勋章”获得者,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我国著名自动控制、陀螺及惯性导航技术专家。主要从事陀螺、加速度计、平台及捷联惯导系统研究,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回收卫星”概念,创造性运用自动控制观点和方法对陀螺及惯性导航原理进行论述,为“两弹一星”工程及航天重大工程建设作出卓越贡献。
因病于2023年6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图片
刘守仁是“中国细毛羊之父”。
31. 刘守仁(1934.3.21-2023.6.11)
1934年3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毕业后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紫泥泉种羊场工作,扎根边疆近70年,根植于绵羊育种的科技事业。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羊与羊毛学专家,“中国细毛羊之父”,主要从事绵羊育种和牧业工程科技研究。
先后育成中国军垦细毛羊和中国美利奴羊2个新品种、9个新品系,创立了血亲级进育种理论,提出了一整套品系繁育的方法和品种品系齐育并进的技术,丰富了中国绵羊品种结构,形成了优良基因最为多样化的种群,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家多项空白。曾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次,其中全国科学大会重要贡献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次、二等奖1次。
因病于2023年6月11日23时13分在石河子逝世,享年89岁。
32. 钟训正(1929.7.9-2023.6.22)
1929年7月出生于湖南省武冈县。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建筑教学、创作和研究,铸就了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北京火车站、无锡太湖饭店等中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精品力作,参与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桥新技术”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因病于2023年6月22日18时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33. 凌永顺(1937.4.2-2023.7.2)
1937年4月出生于安徽定远,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对抗技术专家,主要从事电子对抗技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凌永顺课题组完成“雷达对抗红外复合干扰等离子体技术”研究,开创我军电子对抗新领域,为提高我军电子对抗作战能力作出重大贡献。曾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1项、全军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全军首届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一次、全军首届科技创新群体奖一次,记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7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34. 汪应洛(1930.5.21-2023.7.11)
1930年5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52年毕业于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同年10月,被选派到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企业组织与计划专业研究生,成为新中国培养的首位管理学毕业研究生。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我国著名的系统管理学科奠基人、工业工程学科创始人之一,是第一批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主要从事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和工业工程及融会贯通研究。创建中国管理工程学科和管理学门类,重建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培养了我国大陆第一位管理工程博士,在国内最早开办培养既有工程知识又有管理理论的高级管理人才的工业工程双学位教育,最早开办国内MBA、EMBA教育。
因病于2023年7月11日22时39分在西安病逝,享年93岁。
35. 胡英(1934.6.19-2023.8.27)
1934年6月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工机械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化学工程学家、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长期从事分子热力学研究。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化学奖)、“上海市教育功臣”称号等奖励和荣誉。
因病于2023年8月27日3时14分在上海逝世,享年89岁。
36. 郑光美(1932.11.30-2023.10.3)
1932年11月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同年留校任教并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动物学和鸟类生态学家、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在我国鸟类生态学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其研究内容和方法长期引领着中国鸟类学的发展,尤其在黄腹角雉等濒危雉类生态生物学和保护研究领域贡献卓著,具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是世界濒危雉类保护生物学研究的带头人。
曾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及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奖励和荣誉。
因病于2023年10月3日14时2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37. 潘镜芙(1930.1.20-2023.10.8)
1930年1月出生于浙江湖州。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先后在华东电工局、一机部第二设计分局、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国防部七院七〇一所等单位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舰船领域专家,主要从事水面舰艇设计研究,是我国著名的船舶设计专家、导弹驱逐舰研究设计的先驱者、舰船科技发展的开拓者,为中国舰船研制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指导培养了一大批舰船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被国防科工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称号。
因病于2023年10月8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3岁。
图片
 杨乐是“数学明星”。
38. 杨乐(1939.11.10-2023.10.22)
1939年11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62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生毕业留所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长期从事复分析研究,在亚纯函数与其导数的总亏量方面获得了精确结果,揭示了亏函数的可数性;曾与张广厚研究员合作发现了整函数与亚纯函数的亏值数目与奇异方向数目之间的紧密联系,给出了最佳估计;曾获得亚纯函数在涉及重值时普遍与精确的亏量关系。其在值分布理论的出色成果是当时中国数学享誉世界的一项代表性工作。
因病于2023年10月22日14时3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39. 韩大匡(1932.11.26-2023.10.23)
1932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采矿系。中国工程院院士、油田开发工程专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先后在清华大学和北京石油学院(现中国石油大学)任教近20年。1972年起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研究工作,历任油田开发所所长、副院长、总工程师等职,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工程方面的研究。
因病于2023年10月2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岁。
40. 王淀佐(1934.3.23-2023.10.25)
1934年3月出生于辽宁省锦县(现凌海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著名矿物工程学家,从事选矿冶金事业七十余年,在矿物加工浮选理论方面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所创立发展的浮选化学理论已成为现代浮选理论的基础。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际矿物加工大会“终身成就奖”等奖励和荣誉。
因病于2023年10月25日8时23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41. 袁权(1934.11.2-2023.10.29)
1934年11月出生于上海。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工系,中国科学院石油研究所(现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后留所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化工分离和化学反应工程研究,是我国膜科学的创始人之一,在精密精馏和重水分离、航天燃料电池系统、活性非均匀分布催化剂、微反应技术、膜反应和膜反应器理论等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荣誉。
因病于2023年10月29日10时50分在大连逝世,享年90岁。
42. 胡聿贤(1922.10.14-2023.10.20)
1922年10月出生于北京。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博士毕业于美国密歇根大学。1955年与钱学森等同船回国,在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工作(现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地震工程学家、我国地震工程学的开拓者之一,率先提出将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与地震工程学、社会科学相结合,首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领域,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和震害的影响,提出了地震动估计的映射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深入开展城市震害预测与防灾减灾研究,主持编制了我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科技成果为城市与工程抗震设防及减灾提供了理论依据,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
因病于2023年10月30日20时46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43. 温诗铸(1932.11.2-2023.11.3)
1932年11月出生于江西丰城,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制造系,获优秀毕业生金质奖章并留校任教。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摩擦学专家、原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创始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国内开展摩擦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带领团队发展了面向工程问题的弹流润滑理论,提出了薄膜润滑理论,推动了现代润滑设计理论的发展;发展了粘塑性、粘弹性流变润滑理论;开拓了纳米摩擦学研究,为超精密表面制造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提出开展机械界面科学与技术研究,推动了摩擦学学科向广度方向发展,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国际摩擦学金奖等。
因病于2023年11月3日9时1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44. 汪忠镐(1937.7.28-2023.11.3)
1937年7月出生于浙江杭州,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我国血管外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
针对布加综合征、大动脉炎严重脑缺血创建了多种术式和全方位诊治体系,被世界各国采用;最早致力于人工血管及支架型人工血管的国产化研究和临床实践,开创了中国主动脉疾病的微创治疗时代;在中国首先提出并开展胃食管反流病多学科联合诊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届吴阶平医学奖、国际布加综合征终身成就奖等多项奖励。
因病于2023年11月3日12时5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45. 钟万勰(1934.2.24-2023.11.12)
1934年2月出生于上海,毕业于同济大学桥梁与隧道专业,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专家、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长期从事工程力学与计算力学理论、算法和软件的自主创新研究,取得了多项我国原创的、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引领和带动了国际计算力学学科发展。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因病于2023年11月12日7时05分在大连逝世,享年89岁。
46. 裕琨1933.5.30-2023.11.13
1933年5月出生于上海市。1953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同年作为师资研究生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边学习边执教,1954年牵头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锅炉制造专业。195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锅炉制造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热能工程领域的先行者与奠基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原副校长、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煤炭高效燃烧发电、燃煤污染物控制、煤炭高值利用研究,设计制造了我国第一台自然循环热水锅炉,发明了劣质煤流化床锅炉燃烧技术、大型燃煤电站系列“风包粉”浓淡煤粉燃烧技术及装备、安全低污染煤粉燃烧技术及装备等,技术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国家煤炭安全、高效、清洁利用作出突出贡献。
因病于2023年11月13日7时35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0岁。
47. 王明庥1932.3.12-2023.11.18
1932年3月出生于湖北武汉。1954年7月从华中农学院(现华中农业大学)林学系毕业,1962年毕业于莫斯科森林工程学院,获副博士学位。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著名林木遗传育种学家、南京林业大学教授。主要从事南方型杨树遗传资源的收集、保存、评价和利用的研究,率先在我国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南方型美洲黑杨引种试验,主持建立了亚洲最大的美洲黑杨种质资源库,创造性地提出“三交”杨树育种策略并选育出十四个杨树新品种推广种植,为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因病于2023年11月18日在南京逝世,享年91岁。
图片
曹春晓是中国钛合金研究应用的创始人之一。
48. 曹春晓(1934.8.6-2023.11.23)
1934年8月6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制造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钛合金专家、材料科学家、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员。
一生致力于钛合金的研究应用,参与了中国第一个钛合金试验室的建立,开创了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及其制备技术,是中国钛合金研究应用的创始人之一。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三等奖等。
因病于2023年11月23日1时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49. 古德生(1937.10.13-2023.11.26)
1937年10月出生于广东梅州,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并留校参加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采矿工程专家。
主要从事金属矿床连续开采工艺技术与装备、振动出矿技术、大物料处理连续作业振动设备、矿床开采环境再造与控制、矿山安全技术等研究。创立振动出矿理论,先后发明颠振型振动出矿机、分节式振动运输列车,极大地提高了矿山生产能力,改善了矿山作业条件;建成了我国首条采场出矿运矿连续作业线,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金属矿一步骤连续采矿理论与技术;建成了我国首座“区域矿山”,破解了制约我国大多数中小矿床发展的核心难题,为资源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发展模式。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因病于2023年11月26日在长沙逝世,享年87岁。
50. 徐承恩(1927.1.21-2023.12.3)
1927年1月出生于浙江诸暨,毕业于浙江大学。1949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辽宁锦州石油六厂、东北石油管理局、北京石油设计局、北京设计院、工程建设公司工作。中国共产党党员,1994年5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炼油工艺设计专家,主要从事炼油厂的工程设计研究。
带头开展“汽油改质”攻关会战,成功开发、设计了甲基叔丁基醚装置,促进了催化重整催化剂的更新换代和汽油脱硫醇工艺的优化改进。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最佳工程设计特等奖,首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有突出贡献的科技和管理专家”等奖励和称号。
因病于2023年12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51. 肖序常(1929.2.11-2023.12.6)
1929年2月出生于贵州贵阳,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从事大地构造研究工作,是我国蛇绿岩与板块构造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在甘肃从事有色金属地质勘探,发现并评价了小铁山多金属矿床。七十年代以后开始专注于板块构造研究,在祁连山、青藏高原、新疆等地区践行板块构造研究,为中国板块构造研究起到先导和推动作用。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
因病于2023年12月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图片
桑国卫是著名的药学家。
52. 桑国卫(1941.11.11-2023.12.7)
1941年11月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获硕士学位。著名药学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农工民主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主要从事长效甾体避孕药的药代动力学、种族差异及临床药理学研究,作为“十五”期间科技部“1035”重大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总体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准确把握重大新药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科技布局,为建立国家医药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药物研究能力,推进药物研发平台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因病于2023年12月7日17时1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53. 王子才(1932.6.23-2023.12.13)
1932年6月出生于山东聊城,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自动控制及系统仿真领域著名专家、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复杂系统仿真测试评估技术、现代控制理论及应用研究。
提出采用状态线性组合反馈实现次时间最优控制的理论方法和“模型-算法-评估”的仿真理论框架。在系统仿真技术方面,研制成功多种类型仿真和测试的高性能电动伺服系统以及新一代工业过程仿真系统,促进我国仿真系统步入技术先进、工程实用的新阶段。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以及“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周年杰出贡献奖”等。
因病于2023年12月13日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1岁。
54. 潘君骅(1930.10.14-2023.12.18)
1930年10月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苏联科学院列宁格勒普尔科沃天文台,获副博士学位。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应用光学专家、苏州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光学仪器研制、光学元件及系统的加工和测试研究,建立了大口径光学仪器制造的技术基础,主持完成2.16米天文望远镜及阶梯光栅分光仪等多种非球面光学元件和系统,研制出资源三号、风云一号等原理样机主光学系统。国际小行星中心命名“潘君骅星”为永久星名。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因病于2023年12月18日在苏州逝世,享年94岁。
55. 尹文英(1922.10.18-2023.12.28
1922年10月生于河北平乡。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昆虫学家、土壤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
早年从事鱼类寄生虫和鱼病的防治研究,奠定了我国鱼病学研究基础,是国际公认的原尾虫研究权威专家之一,中国土壤动物学的奠基人,我国鱼类寄生虫和鱼病研究的开拓者。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三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优秀科研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奖励和荣誉。
因病于2023年12月28日15时36分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
(综合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官网)
整理 南方周末记者 杜寒三 南方周末实习生 陈丹
责编 钱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