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皮鲜梨到黑皮冻梨,梨都经历了什么 ?|封面科考队

封面新闻记者 张峥 谭羽清 实习生 刘涵
最近,尔滨火了,带火了东北特产——冻梨。敲开冰壳,从瓷盆里捞出黑皮冻梨、花式切盘、送入口中……梨还能这样吃?
北方人说:冻梨切盘真忍不了。
南方人说:终于涨了见识。
图片
冻梨切盘 图源:视觉中国
冻梨——一种带着绵软、细腻口感的东北美食,带着历史的厚重感,由此走进南方“小土豆”的内心深处。从黄皮鲜梨到黑皮冻梨,梨都经历了什么?1月10日,封面新闻记者采访了四川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副教授、食品学院实验管理中心副主任李素清。
冻梨习俗有1000多年历史
图片
如果要做科考,冻梨的历史有上千年。
北宋诗人黄庭坚曰“ 闻说压沙梨己动,会须鞭马蹋泥看”。宋人舒坦诗曰:“萧瑟甘滋欲谁让,柤梨橘柚纷殊状。冷气相射杯盘上,顾郎不见休惆怅。” 文人用诗歌的形式描述冻梨,可见辽宋时期北方冻食梨果已很普遍。
关于冻梨有一段故事。
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王文辉、佟伟、贾晓辉论文《我国冻梨生产历史、产业现状与问题分析》:冻梨,又叫冻秋梨,是梨果在冬季自然环境下形成的独特贮藏方式的结果。
图片
冻梨 图源:视觉中国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冻梨在东北三省、内蒙赤峰、河北北部,西北地区的甘肃、青海、宁夏一些地区很受欢迎,冬季的农贸市场随处可见。我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内蒙一带,冬季寒冷漫长,室外就是一个天然冷冻库,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食品的保鲜与冷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冰天雪地造就了北方人“冻食”的嗜好,并形成了“冰雪饮食”习俗,且逐步发展成为冰雪饮食文化。
冻梨是怎么制作的呢?
图片
冻梨作为一种东北传统美食,是怎么制作的呢?古代没有冰箱,最早期的冷冻就是利用天然冰窖,把水果储存到冰窖里。
“北方天气室外温度比较低,低温条件下可以延长冷冻期。”李素清介绍说,冻梨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就是把花盖梨、秋白梨、苹果梨等清洗干净以后放在室外低温下反复冷冻解冻再冷冻,到要吃的时候把冻梨放在水里,然后敲开冰壳,取出来吃。
“在不完全解冻,一个刚刚好的时间取出来,一口咬下去的梨不仅细腻多汁,还有细小的冰晶……”
从黄皮鲜梨到黑皮冻梨,梨都经历了什么?
图片
大东北孕育了名特产——冻梨。在长达几十个小时的冷冻、解冻、冷冻再解冻的反复纠缠中,梨“变身”了。“刚开始冻的时候,梨皮不是黑色的。”在反复冰冻的过程中,梨“扛”不住了,梨中所含的酪氨酸酶催化多酚氧化为醌,醌聚合并与细胞内蛋白质的氨基酸反应产生黑色素沉淀……这就是冻梨变黑的原理。
冻的时间越长,冻梨的颜色越深。它牺牲了脆的口感,某些维生素的流失,带来了软绵的细腻……
冻梨快速解冻能用热水吗?答案是不能。李素清解释说,冻梨只能用冷水解冻。冻梨的温度是零下,而冷水的温度是0℃以上,将冻梨放到冷水中浸泡,冻梨和水就能不断进行热量交换,使其自身的冰点转化到水中,那么当梨表面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冰壳时,就证明已经解冻完成了,此时将冰壳敲碎后就可以食用了。
而用热水浸泡冻梨,会出现外层已经化冻而内层却还是硬邦邦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