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演《繁花》像老鼠掉进米缸里

全文1529字,阅读约需5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陈龙在电视剧《繁花》中扮演陶陶,展现了阿宝的好朋友沪生和小毛的人物性格,使得角色更加讨喜。

02陈龙表示,能与王家卫导演合作是一次难得的锻炼机会,现场对戏的要求和对艺术的把控让他受益匪浅。

03由于剧中陶陶和阿宝一出现就已经是好兄弟,陈龙为角色设定了很多前史,加强了角色的信念感。

04陈龙在拍摄过程中,经历了三个月四次试戏的难熬过程,最终成功出演陶陶。

05陈龙认为,说沪语是一种情怀,他在《繁花》中的表演更加生活化,与角色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陶陶糅合了原著中的
沪生和小毛
作为“赤裤兄弟”,当宝总还是身无分文的阿宝时,找陶陶借钱,陶陶毫不犹豫就拿出了准备结婚的钱,即使阿宝输掉了一半,再找陶陶借,他还是拿出了一家一当,甚至阿宝要他脖子上的金链子,他不但取下来给阿宝,还问戒指要不要。用陈龙的话说,“对于阿宝提出的要求,陶陶完全是义无反顾,能帮则帮,他要什么,能给到的全部给到!”
图片
剧版的陶陶这么讨喜,陈龙将其归功于王家卫导演,“小说里阿宝从小玩到大的好朋友沪生和小毛在剧中都没有出现。导演告诉我一个秘诀,你在看原著陶陶的同时,把沪生和小毛的人物性格也了解一下”。所以,剧中陈龙诠释的陶陶既仗义又懂阿宝。对外,他极力维护阿宝;在内,阿宝不管是事业还是情感受挫,他一直都是阿宝想要见到并倾诉的人。
图片
因为剧中陶陶和阿宝一出现就已经是好兄弟,并没有对他们的前尘往事做太多铺垫,这就需要演员做功课,为角色设定很多前史,加强角色的信念感。“我想他们肯定一块儿打过架,或者一起做过一些很兄弟情义的事情。”
图片
没想到进了组,他发现导演对陶陶的设计早在开拍前就想好了,在陶陶的海鲜档墙上和桌子的玻璃板底下,都有陶陶和阿宝以前的合影。“这些道具虽然特写不是很多,但是当我进入这个场景,看到这些照片后,代入感是非常强的。”
三个月四次试戏
心情像坐过山车
能演上陶陶,陈龙试了四次戏,经历了难熬的三个月,“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通知你去试戏,每次试完之后心里都很忐忑,不知道到底用不用我。整个过程,心情像坐过山车”。
图片
入行二十多年,陈龙第一次见识到和实拍一样的试戏。第一次试的是在夜东京的一场戏,现场搭的景和剧中呈现的“夜东京”一模一样,有对戏的演员和他搭戏,摄影师也是鲍德熹(《繁花》视觉总监,多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2001年凭借电影《卧虎藏龙》荣获第7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当时就觉得,哪怕没被选上,也算是和王家卫导演合作过了。”
图片
三个月的试戏之后,就是三年的拍摄期。三年时间,陈龙并没有觉得长,反而觉得自己三生有幸。“从来没想过可以跟王家卫导演合作,他在我心里就像神一样的存在。”陈龙把拍《繁花》的过程,看作是一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因为在现场,王家卫导演对戏的要求,对艺术的把控,是绝对不会妥协的。”
图片
而如果王家卫在现场要求演员重拍,或者还会对演员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时,说明这个演员还有提升的空间。“这三年在拍摄现场,我对自己唯一的要求就是听导演的。他说的一定是对的,相信他就好!”
图片
从小熟悉进贤路
杀青那天非常失落
陈龙在上海卢湾区出生长大,家住光明中学对面,对《繁花》中陶陶经常出没的进贤路很熟悉。外婆家则在石门路延安路,夏季经过那里,妈妈都会带他到石门路吃冷面、冷馄饨,每次大排都要点两块,但两块都是挺他吃,妈妈永远说她不饿,不想吃,不喜欢吃。他还记得跟表哥一起在弄堂里玩耍、放鞭炮,对面还有菜场、剧场。所以,拍《繁花》时,他的记忆总能很快被拉回到那个时代,感觉自己不是在拍戏,而是在生活。
做记者多年,采访过不少上海籍演员,印象中陈龙是唯一在采访过程中,会不由自主说起上海话的演员。在自媒体平台上,他也经常用沪语拍短视频。说沪语,在陈龙看来是一种情怀。“不光是沪语,方言,我觉得一定要保留,这是一个地方的特点,如果连方言都没有的话,那这个地方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没有了。”
《繁花》用上海话演戏,陈龙觉得太得心应手了,“因为我说普通话,那是在演戏;说上海话,那就是在生活,就是一种生活的常态,因为我自己平时在家里也是这么讲话的”。《繁花》里这种生活化的表演,也是陈龙在拍摄时最大的感受和收获,“导演在现场一条一条拍摄的时候,就是在不断去掉我们演的部分,他要的是演员在剧中生活”。
图片
摄影/石磊
在《繁花》剧组拍摄了三年,活在陶陶的世界里三年,陈龙不知不觉中跟陶陶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杀青那天,拍到最后一个镜头时,导演拍拍他的肩膀,跟他说:“这是你最后一个镜头了。”演完后,大家鼓掌祝贺,陈龙却有种深深的失落感,心里很难受,嘟囔着流下了眼泪,“陶陶要离开我了”。这句话正好被导演听到,过来拍拍他,“放心吧,不会的,你就是陶陶”。那天回到家已是凌晨两三点,陈龙趴在写字台上认认真真写下一句话:我就是陶陶,他不会离开我。
作者 梁娟(《上海电视》独家稿件,转载请联系《上海电视》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