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到终盘,赖清德破“魔咒”,赢岛内选举,“灰犀牛”还是来了

岛内2024选情已经明朗,赖清德本人打破了台湾政坛的“魔咒”,成功接班蔡英文,绿营获得连续上台。尽管目前岛内的最终选票数据还有待岛内“中选会”最后的确认,但根据各方的表态以及当前的数据看,最后的赢家是赖清德,岛内民意所期盼的政党轮替没有完成。
图片
岛内的民意未能体现,赖清德赢得了选举,下架民进党的任务未能完成
对于最后的赢家赖清德而言,这次的选战很打得很惊险,虽然在选举开票之前,赖清德的支持率始终稳居首位,胜算也是最高,但赖清德也有自己的隐忧,他的民调始终不能突破40%,自己也一直在背负蔡英文所遗留的政治包袱,而且“蓝白合”破裂后,国民党迅速改变选战策略,民调迅速上升,并紧咬赖清德。这就意味着国民党有逆风翻盘的可能性,相应地,赖清德最后有落选的可能性。
但最后的开票结果还是显示赖清德赢了,他本人成功打破了岛内政坛的“魔咒”,并继续接盘蔡英文,执掌岛内大位。本期借赖清德的胜选回顾一下这次的岛内2024选举。
(一)这次的岛内选举变数非常多,也备受媒体舆论关注
1月13日对台湾岛内而言可是非常重要的一天,这次的投票结果不仅仅关乎能否完成政党轮替,它还关乎未来4年两岸的局势走向,在这次的选战中,外界最大的印象就是这次的选举结果有关未来台海和平。当然这次的选举也被岛内舆论认为是选举史上最玄幻、变数最大的一次,它可能比2000年、2004年的选举更加玄幻。有了这么一个舆论声势铺垫,所以从1月13日早上开始,岛内很多媒体都在密集关注这次的选票走向。其实不仅仅是岛内媒体,海外的很多媒体舆论也都在关注这场选举。根据台湾《中国时报》的说法,英国的BBC、卡塔尔的半岛电视台都把这次岛内选举的实时动态放到新闻版面的首位。
1月13日下午4点岛内投票结束,然后进入计票环节。不过从傍晚开始,岛内的选票最终流向趋势大致已明,虽然当时岛内的最终选票结果并未完全出炉,计票仍在进行中,但根据当时的开票结果看,赖清德本人持续领先,而且很奇怪的是,赖清德、侯友宜、柯文哲三人选票的差距基本上都有规律可循。赖清德的选票始终以40%左右的选票领先,即使后续开出了新选票,但三人之间的选票差距并没有出现大变化,几乎都在同步增长。
图片
在开票过程中,赖清德的得票率始终第一,甚至到了40%
所以在傍晚这个时间点,基本上大势已明,各方都很清楚自己最终的结果。根据当时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称,在下午7点45分左右,侯友宜抵达板桥第一运动场开票会场,侯友宜在现场向自己的支持者表达遗憾,并鞠躬致歉自己未能完成岛内民意所期盼的“政党轮替”。
排名第二的侯友宜都这么讲了,柯文哲就更不用说了。其实在更早之前,民众党内就已经有了悲观的气氛。根据台湾《中国时报》的报道称,柯文哲的粉丝们正陷入一种低压情绪,柯文哲本人要在当天晚上8点左右向自己的支持者喊话。随后在竞选总部,柯文哲带着自己的选举团队向自己的支持者致歉。
败选的二人都表态以后,随后赖清德带着萧美琴等人宣布胜选。根据最终的选票结果,赖清德拿下了40%左右的得票率。这一结果有些搞笑,在选举之前,赖清德的民调一直无法突破40%,但在最后的选举投票中,赖清德竟然意外突破了40%的天花板。
正如前文所说,这次的岛内选举可谓是最玄幻的一次,不到最后,各方都不敢预测最后的结果。但如果从理性的角度进行考虑的话,最后的选战出现这么一个结果,其实都不意外,因为在选举之前,赖清德的民调就稳居首位,胜算也最大,只不过他并不稳赢,因为这次的变数太多,谁知道最后侯友宜会不会逆风翻盘,毕竟“弃保”在岛内选举中是一种常态。
图片
这次的选举很热闹,也很惊险,上图是选前一夜的造势,很热闹
下面借这次岛内选举的最后开票结果简单回顾一下这次岛内的选举历程,从这次的选举历程中可以看到这次岛内选举的一波三折。
(二)回顾2024选举,这可谓一波三折
2022年“九合一”选举结束,民进党大败,蔡英文本人也狼狈辞掉了民进党主席一职,但从后面的发展情形看,这次的选举大败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助力了民进党这次的2024选战。一直以来,和国民党一样,民进党内部为了党内初选经常是杀得刀刀见骨,其中最有名的就是2019年内的民进党内初选,当时赖清德与蔡英文打得非常激烈,也正是因为这场心结,蔡赖二人的心结算是结下了。
不过明眼人都很清楚,赖清德虽然在2019年败了,但在2023年一定会卷土重来。而蔡英文呢,也是积极在党内布局,准备在2024年“卡赖”。但“九合一”选战让局势出现了新变化。
在“九合一”选战中,很多民进党内的实力派遭遇损伤,包括蔡英文所一手扶植的、准备在2023年“卡赖”的郑文灿因为未成功完成桃园交棒以及论文抄袭事件而声势大减。在此背景下,被外界嘲讽为“深宫怨妇”的赖清德反而趁势崛起,首先他本人在几乎无人竞争的背景下轻松拿下民进党主席之位,随后在民进党内初选中,他本人还顺利地拿到了党内提名,获得了进击岛内2024选举的门票。所以2022“九合一”选战的惨败所衍生的巨大危机感也变相推动了绿营的团结。
与绿营相比,非绿阵营,尤其是国民党要逊色很多。“九合一”选举结束后,国民党在党内初选的提名过程中堪称是一波三折,似乎与2019年的很相似,当时国民党打赢了2018年“九合一”,国民党内很多大佬都认为2020国民党胜选的概率会很高,所以他们都想趁此机会,拿到提名,进击2020。其实岛内2022“九合一”选战结束后,国民党完全可以趁热打铁宣布最终的提名人,但国民党并未这么做,一直拖到5月份,才正式提名侯友宜。
图片
国民党直到去年5月份才开始征召侯友宜,这已经失去了一种先机
不过如何和2019年的蓝营内部初选具体作比的话,这次的蓝营内部初选还是要好太多,竞争者只有郭台铭和侯友宜。但这里面也带来了一个问题,5月份才提名征召侯友宜,这与赖清德相比可谓晚下手了一个多月,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先机。而在这一过程中,侯友宜的支持率逐步落后于赖清德,甚至落后于柯文哲。
按照蓝营的规划,若要下架民进党,就必须要进行非绿阵营的整合,即“蓝白合”。不过在整合的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国民党首先要进行整合蓝营,让蓝军归队,尤其是让“韩粉”归队。4年前韩国瑜选大位时,侯友宜的表现让很多“韩粉”失望、不满。而且在过去几年时间中,侯友宜一直与国民党中央是若隐若离。所以侯友宜被征召后所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整合蓝营,然后让蓝营选民归队后,利用其超高支持率去整合柯文哲。
但在这一过程中国民党遇到了两个问题:其一,侯友宜的民调上不去,而柯文哲的民调却始终稳居第二,而且柯文哲还获得了岛内年轻群体的鼎力支持,这就给国民党原计划的整合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其二,郭台铭突然半路杀出,准备要“独立参选”,而且还要进行连署,这进一步分散了非绿阵营的选票仓。
不过随着岛内选举登记的不断临近,有关“蓝白合”的工作不能再拖了。所以到了10月份,蓝、白两个阵营开始接触,并商讨“合”的问题。但这一过程进行得很艰难,双方都想确定做正,所以都想朝有利于自己的规则行事。柯文哲有民调优势,想通过“比民调”的方式进行一把梭哈,而国民党有自己的政党优势,所以它先后提出了所谓的“美国模式”、“德国模式”等,想要利用自己的政党优势在整合过程中压过柯文哲,最后双方未能谈拢,在这一过程中,双方甚至还互放狠话,向对方发布最后通牒。
图片
“蓝白合”的过程很曲折,最终理念、利益相差太大,无果而终
进入11月之后,双方曾经有望达成一次“蓝白合”的机会,马英九提出赞成以民调决定“谁正谁负”之后,柯文哲迅速回应,并以马英九作为中间人进行蓝白整合,经过马英九、柯文哲、侯友宜、朱立伦四人的协商,最终双方达成了整合协议,蓝营同意以民调决定“蓝白合”,而柯文哲则同意礼让民调误差。正当外界认为“蓝白合”最终要成功之时,各方整理了6份民调数据,但结果呈现3:3,在此背景下,意外又出现了,双方在民调误差范围上起了很大的分歧,最后“蓝白合”功败垂成。
随着岛内选举登记的正式开始,非绿阵营在台北的君悦酒店做了最后一次整合。参与者有侯友宜、朱立伦、马英九、郭台铭、柯文哲等人,但最后双方闹得非常难看,整合无果而终,第二天,侯友宜搭档赵少康、柯文哲搭档吴欣盈登记参选。而郭台铭则决定不选了。“蓝白合”的破裂让当时的赖清德送了一口气。
赖清德为了让美国人放心,让蔡英文放心,特别选择了与美国人、蔡英文关系密切深厚的萧美琴做副手,不过这二人可是危险人物,一个是“台独金孙”,一个是“国际台独”,正如国台办之前所说,二人是“独上加独”的组合。
“三角督”的选战格局出现后,国民党需要迅速改变选战策略,除了让韩国瑜领军国民党民代选举后,还让蓝营资深媒体人赵少康担任侯友宜的搭档。找了赵少康,国民党当时真可谓捡到了宝,蓝军持续归队,侯友宜的民调迅速上升并一度超过了柯文哲,紧追赖清德。此外,侯友宜和赵少康还请出了人脉深厚的郭台铭,让“挺郭”派陆续回归蓝营。
国民党发现自己最大的劣势在年轻选票后,赵少康迅速进入校园,与大学生做直球对决,此外,他本人还上媒体,试图拉拢更多的年轻选票。
而赖清德呢?虽然民调领先,胜算最大,但国民党的紧咬让赖清德的选情非常不稳,再加上民进党内部丑闻频出,尤其是“赖皮寮”事件,一度让赖清德选情亮红灯。不过从最后的“封关民调”看,赖清德的支持率依旧稳居第一。
图片
“蓝白合”破裂后,侯友宜搭配赵少康,民调快速上升,曾一度紧追赖清德
选举到了最后,各方能够拿到的基本盘都已经陆续归队,蓝营想要翻盘的话,也只有通过白营选民“弃保”和郭台铭的站台,但柯文哲的粉丝粘度很强,“弃保”难以出现,即使出现的话,恐怕也不会弃得干净;而郭台铭由于“周典论事件”到最后也未能公开站出来支持“侯康配”。
正如选前的民调排名,在1月13日的选举中,赖清德的支持率持续领先,到了傍晚,选举大势已明,赖清德赢了选举。根据新华社的报道称,最终“赖萧配”赢得了此次的选举。
(三)赖清德这头“灰犀牛”还是破了台湾政坛的“魔咒”
纵观整个岛内的选战历程,蓝营已尽全力让蓝军归队,无奈20多年的“去中国化”运动让蓝绿基本盘出现了巨大变化。而之所以会讨论“蓝白合”的问题,主要考虑的就是岛内基本盘出现了变化,在野阵营希望能够通过合力提高胜算,最终把民进党赶下台。无奈,蓝白两个阵营利益没有谈拢,理念相差太大,非绿阵营整合破裂。
总之,从选战开始,赖清德的民调一路领先,始终稳居首位,直到这次的选举,“弃保”并未出现,柯粉依旧紧紧支持柯文哲,各方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基本盘做的投票,最终赖清德获胜。
这次赖清德的获胜可谓击破了台湾政坛的两个“魔咒”。第一个“魔咒”是8年政党轮替,第二个“魔咒”是“副手难攻大位”。纵观选举时代,副手难攻大位可谓成了一个“魔咒”,连战两次落败,吴敦义想参选但始终未成,这次赖清德可谓破了这一“魔咒”。
图片
赖清德这头“独牛”赢了,“独上加独”的组合恐怕只会让未来的台海局势更紧张
这次赖清德的胜选只能说是“灰犀牛”还是来了。早在正式选举之前,赖清德就被舆论普遍认为是“危险人物”,过去数十年其“激进台独”立场一直令外界对其上台感到非常不放心,为此选前美国学者葛来仪等人曾喊话赖清德,要求其做出胜选后冻结“台独党纲”的承诺。
这次“独上加独”的组合出现势必会给未来的两岸局势带来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考虑到赖清德是一个比蔡英文更激进的人物,所以未来台海局势就更值得观察了。
这次岛内选举出炉后,国台办、外交部陆续发声,除了强调台湾属于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外,两大机构还分别说了这么两句话。国台办强调:民进党并不能代表岛内主流民意;而外交部说了这么一句话:相信国际社会理解中国人民的反对“台独”、争取国家早日统一的正义事业。这两句话如果仔细琢磨的话大有深意,赖清德应该仔细听一听这两句话。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