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严重被低估的历史街区,称“万国荷包”,名气小,有六大地标

如果你是爱生活、爱旅行、爱美食,跟珊珊三丫头一起出发吧!
图片
在广东,想品味历史,许多人会想到广州、潮州、肇庆、佛山、梅州、雷州、中山、惠州……这些历史文化名城,但除了这些城市,还有地方有自己独特的历史韵味。作为中国第一桥乡的台山,有着浓厚的侨乡历史文化,只是真正了解台山的人不多,最近这段时间,因工作之旅,珊丫头多次往返台山,在闲暇之余,得以深入探索台山,发现原来这座城市藏着无尽深厚的华侨历史文化底蕴,城市中有许多历史古迹、许多传说故事、许多英雄的传说、许多华侨的爱国爱家故事……可以这样说,台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等待我们去发掘!
图片
台山1499年设县至今有524的历史,作为“中国第一侨乡”,台山历史文化是海内外台山人的精神家园。因为台山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设在台城,所以台城在台山人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而台城核心的台城历史文化街区则是“中国第一侨乡”发展重要的历史见证,承载着台山人的情感与记忆。在上世纪2030年代,台山台城得益于海外华侨乡亲建设家乡,又因为由于贸易商业繁荣与发达,让台城拥有了众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银号商铺密布,酒楼学院书店林立,仿哥特式、仿古罗马式、仿巴洛克式、南洋式、碑亭式……等建筑样式,这些与骑楼建筑交相融汇,形成属于台城独特风韵,享有“万国荷包”“的美誉。
图片
图片
经历上百年时光洗礼,台城历史文化街区依然屹立,现在保留了40多条连片骑楼街、1500幢骑楼,占地面积40万平方米,其规模及完好度,在广东县城近代建筑中罕见,可以说是岭南地区县级城区保存规模最大、历史风貌最真实、格局肌理最完整、侨乡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最显著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侨乡近代建筑瑰宝。
图片
图片
2017年以来,台城历史文化街区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启动历史街区活化提质工程,通过 “绣花功夫”,全方位“原汁原味活化”台城历史文化街区,既保留了百年宁城的历史感、岭南古街的完整性以及华侨文化的多样性,还原建筑历史风貌……在现代化城市建筑中,台城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留下了一抹华侨“叶落归根”的乡愁印记,也保留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时代记忆,重现台城“万国荷包”的盛景,未来是“台山会客厅”新名片。然而,这样一个地方,却极少游客知道,其知名度甚至不如附近的赤坎古镇、梅家大院等,个人认为,是被严重低估的景点。
图片
但其实,台城历史文化街区凭借独特的时代痕迹和浓浓的烟火气息,成为了“天然摄影棚”,吸引过《除暴》、《热带往事》、《不可告人》等众多影视剧组来这里取景,甚至前一阵的热播剧《狂飙》,也有部分镜头是在这里拍摄的……那么,游客来到台城历史文化街区,穿梭在众多特色建筑中,分分钟会让人眼花缭乱,但如果你想在这里感受“台山”,珊丫头推荐你一定要打卡历史文化街区的几个台城重要地标,这些都是台山人重要的城市记忆。
图片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地标一、陈宜禧铜像及纪念亭
陈宜禧铜像及石亭位于台城街道南塘社区北盛街,台城商业城旁。始建于1920年,在1968年时铜像被砸,石亭被迁,到1984年9月政府重铸铜像,并将石亭迁到这个地方。现在的石亭坐东北向西南,凉亭通高6.3米,基座高1.29米,边长2.85米,上有四根圆柱,圆柱顶着金字形亭盖,设有圆球顶刹。基座及四柱分别刻有陈宜禧生平简介和题联。纪念亭中置陈宜禧铜像,高1.72米,基座高0.56米。
图片
图片
陈宜禧是新宁铁路创办人,著名爱国华侨实业家。他在美国学成归来,回到家乡倡建新宁铁路,誓言要“以中国人之资本,筑中国人之铁路;以中国人之学力,建中国人之工程;以中国人之力量,创中国史之奇功!”新宁铁路于1905年5月正式破土动工,1920年3月全线通车,全长140多公里。其爱国爱乡的伟大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台山人。陈宜禧铜像及纪念亭具有纪念价值和历史意义。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地标二、东风旅店
东风旅店建于1926年,原名叫燕喜酒家,最初是由谭氏乡亲们集资所建的。当年的饮食业是台城近代最兴旺的商业之一,台山西宁市除了燕喜酒家外,还有道全、华侨、西堤、柏林等十多家台山最大型、最豪华的酒家旅业,只是随着时间流逝,到了今天,唯有燕喜酒家以东风旅馆的名字被保存了下来,并且至今仍在营业,成为了台山现存“最老“的旅店,作为台山台城曾经的第一大酒店,翻开任何一本关于台山历史的书籍,其中都会有关于它的文字,可以说东风旅店见证了一个时期台山的旅业的风云。
图片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地标三、台城礼拜堂
台城礼拜堂位于台西路186号,始建于1891年,1922年由华侨教友捐款重建,台城礼拜堂坐东北向西南,高三层,是仿哥特式建筑,红砖外墙,两侧尖顶,正中顶端树立“十”字架,两面坡屋顶。外墙刻有“1922”字样。门额牌匾刻有“礼拜堂”三字。这座教堂建筑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具有一定建筑艺术价值。
图片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地标四、台城谭宅
这座居民住宅是台城旧城区现存保留建筑规模最大、保护最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洋楼建筑。这座洋楼始建于1919年,与“五四运动”同龄,具有80多年历史,楼高三层,前后有三进。
图片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地标五、人民电影院
人民电影院见证了人们文娱生活的历史变迁,这座建筑位于台城街道环南社区人民路10号, 1935年由旅美乡亲李星衢先生等合资兴建,建筑坐东北向西南。楼高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门口呈扇形,设有三个拱券,门廊与南面柱廊相通。二至四层每层开有多个窗口。建筑原名为“太平戏院”,解放后改名为“人民电影院”,现出租给人民大药房使用。
图片
图片
台城历史文化街区重要地标六、天桥大厦
天桥大厦融合了中西方建筑风格,2002年7月被台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台西路40-49号,建于1941年,共有南楼和北楼两栋建筑,占地面积1185.9平方米。连接两楼之间的天桥是1958年所建。北楼高四层,南楼高五层,首层外设环形骑楼。南楼顶部设有3个凉亭及1座钟楼。
图片
图片
在台城历史文化街区,六座地标建筑巍然屹立,它们是台城历史最深最直接见证,如同台山历史的画卷,一页一页地展开,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故事,也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每当人们看到它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回想起昔日的台城,仿佛时光倒流,重温那些辉煌的岁月。无论时光如何流转,它们始终是台城的象征,是这座城市的名片。
图片
最后,除了台城历史文化街区六座地标建筑,现在的台城历史文化街区还巧妙地将人工湖、宁城公园、骑楼洋楼、历史文物建筑以及侨乡文化展示场所等景点串联起来,让这里不仅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还有现代都市的便捷与舒适。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交融,品味侨乡的独特魅力,无论是购物、休闲还是观光,这里都是一个绝佳的选择。
所以,当你来到台山游玩时,千万不要错过这个“被严重低估”,但却是充满历史韵味与现代气息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追寻历史的足迹,感受现代生活的繁华,尽情领略侨乡的独特风情。最后请注意,本文为版权作品,照片为个人拍摄作品,如有需要在其他平台转载或作其他任何作用,请联系作者,感谢您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