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海港时代纪录!南京港有史以来最大吃水海轮首次靠泊

1月15日下午,在南京新生圩港,南京港开埠以来进港最大吃水船舶“阿尔法发现”轮在海事、交通、引航等单位的共同保障下安全靠泊。
图片
据了解,该轮是一艘利比里亚籍大型散货船,船长229米、吃水11.6米,装载5.6万吨粮食由巴西始发。此次靠泊创造了南京港进港船舶吃水新的最大纪录,是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能级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实践,标志着南京进入了新的海港时代。
图片
南京港是最深入内陆腹地的深水海港和国际型江海转运主枢纽港,也是辐射带动长江流域和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门户。2018年5月,长江12.5米深水航道初通至南京,长江黄金水道效能发挥愈发明显,但因航道水文条件限制及通航安全考虑,进出南京港的大型船舶最大吃水控制在11.36米。
图片
为进一步发挥南京通江达海区位优势和12.5米深水航道黄金效益,提升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能级,在江苏海事局的关心指导下,南京海事局联合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应急局、南京引航站、南京港集团、长三角航运发展研究院等单位,启动进出南京港船舶吃水提升工作,开展课题研究,完成了该轮通过长江江苏段嘶马湾、裕隆洲、尹公洲三个通航风险极高航段的模拟试验,积极探索将到港船舶最大吃水从11.36米逐步提升到11.6米至11.8米,推进12.5米深水航道实质性通达南京,全面提升南京港作为江海转运主枢纽港的辐射力和竞争力。
图片
南京海事局副局长王长宁介绍,将进出港船舶吃水从11.36米提升到11.6米至11.8米,海轮单航次可多装载3000吨至5000吨货物,以2022年南京靠泊百余艘同类船舶计算,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4000万元至5000万元,也将为南京外贸创汇实现能级增长。
为保障该轮安全进港靠泊,在江苏海事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南京海事局积极协调南京下游各地海事管理机构实施“全程跟踪、全程维护”,运用全要素水上“大交管”系统实施“远、中、近”三级全程管控,协调海关、边检等口岸单位开辟行政审批绿色通道,从快从简办理船舶进口岸和受限船审批等相关手续。市交通运输局加快推进南京港总体规划批复工作,积极开展新一轮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建设规划,精心谋划港航物流发展相关支持政策。南京引航站指派资深引航员实施引航,南京港调派3艘大马力拖轮全程保障。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海事局、南京市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推动将进出南京港船舶最大吃水逐步提升至11.8米,加快沿江港口功能优化和转型升级,充分释放12.5米深水航道“黄金效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南京新实践、加快打造更具特色的“水运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 吴辉 王叱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李娜 实习生 时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