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初步辨别很重要!关于便血,你需要了解的几种情况……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刘方圆 符佳
“这几天肚子不太舒服,上厕所时还发现大便有血,医生,我是得了痔疮吗?”1月16日,在长沙上学的吴同学急匆匆赶到湖南中医院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找到副主任医师徐寅。
“像你这样的状况,在脾胃病科并不少见。”徐寅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近两成的人曾因便血前往医院就诊。但在临床上看,不同的便血,其实伴随着不同的原因。对此,记者进行了详细了解。
图片
无痛的内痔,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
痔疮出血常常是无痛的内痔,也是最常见的便血原因。一般而言,血液常在排便时或便后滴出鲜血,血量可多可少。“徐寅介绍,通常来说,肛裂出血多为大便表面挂血,此类患者往往大便干燥坚硬、排便费力,可前往肛肠科就诊。这种情况一般不会转变为癌症。
图片
结肠息肉则需警惕是否与消化道肿瘤相关
结肠息肉多为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徐寅介绍,此类便血多为鲜红色,在继发炎症感染时可伴黏液或解黏液血便,常伴有大便习惯的改变或排便不尽的症状。
徐寅提醒,消化道特别是结直肠肿瘤,一般多见血液浓稠,颜色暗,多与大便混杂,常伴有体重减轻、贫血、腹部隐痛、大便习惯改变等报警症状,需尽快就医,完善肠镜及病理检查。
图片
炎症性肠病引发便血通常诊断难度较大
徐寅介绍,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多表现为黏液血便、脓血便,常伴有发热、腹痛、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临床症状。此类患者诊断难度较大,建议消化内科专科就诊及随访。
图片
大便呈黑色则需警醒是否存在消化道器官病变
“消化道出血往往表现为黑便,大便黑亮呈柏油状,可合并有上腹痛、食欲减退等伴随症状。”徐寅说。此类患者大便潜血化验会为阳性。“引发这类状况,常见原因为急性胃黏膜病变、消化性溃疡、胃部肿瘤等,建议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图片
若有明确的发病致病因素,需谨遵医嘱
全身性疾病也会引发便血。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急性感染,以及维生素C、K缺乏等因素,均可导致消化道出血。此类患者有明确的发病致病因素,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或调整相关药物治疗。
图片
当然,有时候“便血”也与我们进食的食物有关。比如在进食红心火龙果、猪肝、鸭血、猪血、西红柿、红苋菜等食物,或中药等药品,停服后数日即可恢复正常,无需担心。
“遇到便血,大家不用过分恐慌。掌握基本的辨别知识很重要。”徐寅提醒,如果发现自身持续性出现便血,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均须尽早就医,以免耽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