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在达沃斯强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图片
当地时间1月16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年会并发表特别致辞。他针对各方围绕中国经济局势的关切,就中国经济的现况、潜力和前景作出全面阐释,强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李强用阿尔卑斯山妙喻中国经济:“如何看待中国经济,我想这与从我们所在的这个达沃斯小镇,看阿尔卑斯山也有相通之处。有欧洲朋友告诉我,要想领略阿尔卑斯山的雄浑壮阔,一定要把视野放宽,把目标投远一些。我认为,看待中国经济也同样如此,只有我们打开视野的纵深,进行全景式的观察,才能做到客观和全面,才能看到整体和全貌。真正了解中国经济当下之情和长远之势。”
李强向与会者介绍道,当前中国经济稳健前行,仍将持续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这些年,我们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一直是在30%左右。刚刚过去的2023年,中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预计我们经济总量GDP的增幅在5.2%左右,高于我们去年年初确定的5%左右的目标。”
图片
李强表示,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了全球比重的约30%,已经连续14年居世界首位;中国已经形成了200多个成熟的产业集群──不论是产业体系的总体规模完备程度还是配套能力,中国都能够满足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需要,也将为优化全球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全球生产能力做出中国特有的贡献。
李强表示,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中国没有以积累长期风险为代价换取短期的增长,而是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即使中国经济在运行当中也会出现一些波折,但是它长期向好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已经在长期发展当中形成了良好稳固的基本面。这就好像一个人有了强劲的体魄以后,他的免疫力自然就会随之增长”。
李强阐释道,从要素禀赋的情况来看,中国的人口红利正向人才红利提升。人才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研发人员总量都位居全球首位。资本要素从短缺变为充裕,每年资本形成额占全球比重也上升至约30%。另外,中国的数据产量巨大,数据资源丰富,是世界上第二大数据富矿。从创新能力看,中国的全社会研发投入,高技术产业投资已经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
李强表示,当前,全球的总需求仍然不足,市场是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中国的市场空间广阔,纵深也在不断地延展,这必将为提升全球总需求发挥重大的作用。他提醒与会者说,目前中国的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多人,未来十几年内,这个群体的数量将翻一番增加到8亿人。对于越来越多商品服务的需求,中国人正从过去的“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消费升级的动能非常强劲。
图片
此外,中国的城镇化率当前仍比发达国家平均水平还低十几个百分点。下一步的城市更新、交通、电信等基础设施的升级空间庞大,还有近3亿的农业转移人口正在加快市民化的进程,这些都将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带来巨大的需求。
李强还介绍,中国正在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现在,全球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一半在我们中国,全球新能源汽车一半行驶在中国的道路上,我们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到去年底已经到了2000万辆,全球1/4的新增绿化面积来自于中国,中国还将在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生活等领域形成规模庞大的发展增量”。
他说,这一趋势孕育的投资和消费市场,每年预测将达到10万亿级,规模巨大,潜力巨大。中国将不断发掘和释放这些市场需求,继续扩大对全球各地优质产品服务的进口规模,加大在中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对外资引进的力度,持续为世界贸易投资增长提供更加宽广的前景。
在致辞最后,李强担起“中国市场最强推广人”的角色,广邀外商继续投资。他强调,不管世界形势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选择中国市场不是风险,而是机遇。我们敞开怀抱真心欢迎各国企业继续投资中国,将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保障外商投资企业国民待遇,持续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