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冈香:新会两种“香”,一是陈皮一是“她”

图片
新会小冈香传承近700年。
“一两陈皮一两金”,新会陈皮家喻户晓,2023年还登上了热播剧《狂飙》和《珠江人家》。其实,新会有两种“香”,除了新会陈皮,还有一样是小冈香。论香味,二者同样的沁人心脾,论底蕴,传承至今均有700年左右的历史。作为中国首个香业产业基地,2023年新会区双水镇小冈香实现总产值逾33亿元,200多种产品远销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小冈香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进入了海外数千万华侨华人的日常生活,实现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小冈香”。
目前,双水镇提出打造“千年香都”的宏伟目标,然而,作为新会四大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小冈香也面临转型升级的困境,存在制香厂多而不强、产业名气大却无知名品牌、工人老龄化日趋严重等诸多问题。“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工厂。”近日召开的新会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指明了方向:正确把握好“破”和“立”的关系,全力推动“提旧立新”,新会陈皮、小冈香、造纸、纺织等传统产业是新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不能当成低端产业“一刀切”,而是要多做加法、慎做减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大增量的基础上优化存量。
小冈香如何突围,实现高质量发展?南都记者近日实地走访新会区双水镇,了解小冈香产业发展现状和困境,听小冈香从业者的说法,为小冈香发展把脉。 
图片
2024年1月17日南都调研版“强信心”栏目报道。
传承近700年
2023年小冈香产值逾33亿元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小冈香。”南都记者驱车沿着双水大道进入双水镇,沿途可以见到这样醒目的广告牌。双水大道沿线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制香企业,空气里弥漫着沉香、檀香的香味,来到小冈仿佛进入了一个香味的世界。
小冈香传承至今,已经接近700年历史。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所著《广东新语》,曾引用南朝刘宋时期地理志书《南越志》记载:“盆允县利山多香林,名香多出其中。”盆允,即新会的古县名。新会的香林,以土沉香和桂花树为主。南宋末年,南宋皇朝南迁新会崖山,随迁的大批工匠带来了制香技术。南宋灭亡后,大批宋朝子民及工匠隐居新会。明朝时,香文化及制香产业在新会复兴,逐渐形成小冈香品牌,以家庭作坊方式生产,制香技术世代相传。
图片
手工搓香是小冈香的传统技艺。
“1940年代,我妈妈才10多岁,就已经在广州状元坊搓香揾钱。”新会区小冈香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悦光说,新中国成立后,小冈制香产业兴旺起来,即便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小冈香作为“江门土特产”仍被保留,通过香港出口到海外,赚取大量外汇。
1975年,年仅10岁的陈悦光跟随大人制香,帮忙捆扎手搓香,见证了其时的辉煌,“当时主要是小冈乡的北水、南水、仓前、衙前四个大队生产,每个大队制香的大约有100多人,整个小冈制香的差不多有四五百人。”
改革开放催生了民营经济的发展。戴铁锚成为小冈第一个“吃螃蟹”的,他创办的兴华塔香厂很快就招收了数十名本地村民制香。一时间,民营制香厂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兴起,小冈各大队以及民营制香厂推出的手搓香产量飞速增长。至1990年代,本地村民已经满足不了越来越多的制香厂的用工需求,小冈香业吸收了湖南、广西、贵州、四川和云南等地的外来工人,高峰期小冈香业从业人员有数万人。
图片
香厂晒香,成为双水镇一道亮丽风景。
“目前小冈制香企业大约1280家,加上上下游企业,共有1600家左右,小冈香销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总产值超过33亿元。”中国香业协会副会长、新会区小冈香业联合会会长戴瑜说,小冈香传承近700年,已经形成精湛的制香技艺,拥有沉香、檀香、塔香、线香、盘香、熏香、无烟香、凸字香、功能香等250多个品种。
每年,小冈香源源不断出口到海外,融入全球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如今,“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小冈香”这一理念深深影响了全球华人,亦成为双水小冈人的骄傲。 
传统产业转型
如何打造“千年香都”品牌
女人制作手搓香,男人制作手工淋香,小冈香的手工制香技艺数百年来代代传承。作为新会陈皮、不锈钢、红木和小冈香四大传统产业之一,小冈香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双水镇在2010年获得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香业产业基地”称号,成为中国第一个香业产业基地。小冈香产业带动小冈片区及周边地区集聚制香和配套约1600家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从业人员4万多人,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据悉,全国20多万间庙宇,超过八成的拜神香出自小冈。
与很多传统产业一样,进入新世纪以后,小冈香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压力。特别是近10年来,伴随着机械自动化应用普遍增加、人们对香的需求多元化发展,以及来自国内同行的激烈竞争,越来越多的小冈制香企业或主动或被动开启了转型升级之路,传统的手工制香逐渐被高效的自动化生产所代替,各类高级养生香、保健香、高端沉香檀香精油等新产品不断涌现。
“我们代理了澳大利亚檀香木,又在台山、恩平、茂名等地种植沉香、香根草。”中国香业协会副会长、新会区小冈香业联合会会长戴瑜说,由小冈香业联合会10家龙头企业组成新会区冈州香业有限公司还与广东、福建、江西等地的客商合作,确保了香料、竹子等原材料的供应。
图片
2018年第三届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千人手搓香活动”创下了基尼斯纪录。
小冈香产业的转型升级并不局限于原材料的更新换代,还包括各种制香工艺技术的升级换代。“2023年5月8日我们正式对外发布了小冈檀香7号团体标准。”戴瑜介绍,小冈香产业拥有上百项专利技术,特别是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推出的无烟香、凸字香、天然香等工艺技术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其中,凸字香市场占有率90%以上,天然香市场占有率接近50%,抗御老年痴呆症等功能香深受市场欢迎,从檀香沉香陈皮香根草等植物中提炼精油每年逾10吨。
近年来,新会区将小冈香产业纳入全区发展战略,制定了《新会小冈香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小冈香产业作出长远规划,目标是打造总产值达300亿元的特色香产业,打造“千年香都”。双水镇从2013年起,每年举办小冈香制作技艺擂台赛,弘扬小冈香传统文化;从2016年起,连续举办五届中国(新会)香文化博览会,每届吸引超5万人进场参观,每届均成交额达3亿元;并通过与央视、凤凰卫视等媒体合作,把小冈香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 
图片
小冈晒香,吸引了大湾区许多摄影爱好者。
2024年双水镇将大力推进小冈香规划布局、品种结构调整、生产组织创新、质量保障、交易服务建设、品牌创造、“旅游+香业”模式创建等工作,积极推进小冈香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还将谋划建设小冈香业一条街、小冈香产业园,积极推进小冈香的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增强小冈香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声音
中国香业协会副会长、新会区小冈香业联合会会长
协会今年重点做好7项工作
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新会小冈香业联合会成立7个小组推动香业发展,引导企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做大做强,2023年我们组织会员单位到湖南、福建的香厂学习文化传承、企业管理的先进做法。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香业行业健康发展服务,充分利用好香业联合会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跟进小冈香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遗工作;举办第六届小冈香文化博览会,积极响应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小冈香走向世界;组织会员单位继续抱团参加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览会,进一步擦亮“中国香业产业基地”招牌;组织会员外出学习培训,加强创新能力;举办第九届小冈香制作技艺擂台赛,推广小冈香传统文化;打造小冈香业文化特色产业街,推动小冈香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策划小冈香文化产业园区,打造集研发生产、产品物流、传统展示和文化生态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新会区小冈香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陈悦光
借鉴茂名电白做法加快小冈香业发展
去年我们去茂名市电白区观珠镇参观很有感触,他们这几年发展非常快。观珠镇是中国沉香之乡,沉香被老百姓称为“摇钱树”,几乎家家户户种沉香,山山岭岭、房前屋后,无处不在。茂名市打造“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沉香位列重要位置,电白区围绕沉香做好产业发展大文章,把沉香产业作为百亿主导产业来抓,成立电白区沉香行业党委,积极推动沉香产业高质量发展。据了解,观珠镇有4万多人从事沉香产业,从种植、研发、加工到销售,沉香产业每年实现总收入20多亿元,还带动周边镇种植沉香近5万亩,推动沉香全产业链发展。近年来,观珠镇通过“沉香+文旅+大健康”,加快推动沉香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中国沉香特色旅游小镇,吸引了当地和外地越来越多老板投资沉香产业。我印象最深的是,政府支持沉香产业,给产品出认证,鼓励电商发展。我们小冈香有近700年历史,经历了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发展,各方面基础都比观珠镇好,但是这几年他们的发展比我们快,特别是在产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方面,很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记者观察
“左手新会陈皮,右手小冈香”,新会大有可为
传统产业如何转型升级,是摆在地方政府和产业从业者面前的一道必须逾越的关卡。小冈香历经近700年发展,历史底蕴深厚,产业基础良好,技术创新亮点纷呈,加之近年来政府也下大力气予以支持,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但是,从小冈香产业一些老板的反馈消息来看,目前小冈香面临着制香厂多而不强、同行恶性竞争严重、工人普遍老龄化、企业现代化管理意识薄弱、缺乏全国性知名品牌、用地资源紧张等一系列传统产业的“顽疾”。
穿越七百年历史的烟云,沐浴改革开放的东风,小冈香走到今天,如何再上一个台阶,实现高质量发展?刚刚召开的新会区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其实已经指出了一个方向:“正确把握好‘破’和‘立’、‘短板’和‘长板’的关系,全力推动‘提旧立新’和实力跃升”。
全会提到,“新会陈皮、小冈香、造纸、纺织等产业也同样面临转型升级困境。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工厂’,这些传统产业是新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不能当成低端产业‘一刀切’,而是要多做加法、慎做减法,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做大增量的基础上优化存量”“新会的启超文化、华侨文化、冈州古城文化、崖山历史文化等多姿多彩,文化‘长板’足够长,但也有文化IP缺乏爆点、文旅产业龙头带动不足等短板。我们要坚持补短板锻长板相结合,促进产业和科技互促互强,高标准推进‘百千万工程’,做好农文旅融合大文章”“2024年持续推动纺织、红木家具、小冈香、陈皮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100家企业新上规”。
如果把小冈香产业比作一棵大树,那么,近700年历史人文底蕴就是的土壤,传统技艺是深根,产业是主干,文旅是散枝,IP品牌是花朵,活力业态是果实。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各方面必须融合发展。当前,在产业和品牌培育发展上,新会大有可为。
在产业培优培强上,远有观珠镇沉香,近有新会陈皮,都不失为可供借鉴的典型案例。与新会陈皮产业一样,小冈香产业具有浓郁的文化属性,同时,香的用途更为广泛,中华香文化更是被赋予了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的意义,如果新会政府部门能够将其提高到新会陈皮产业的高度予以对待,出台针对性扶持政策措施,破解香企用地困境、扶持一批“规上”“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商标和驰名品牌,推动小冈香产业“强干行动”,那么,实现百亿产业的发展目标并不遥远。
在品牌业态发展方面,双水镇正打造“千年香都”品牌,这无疑是一个大利好。但从现实条件看,依然面临文旅产品不强、业态发育不成熟等诸多困难。因此,抓住“百千万工程”的契机是一次重要机遇期。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看,香和香文化雅俗共享,俗因为它已是日常用品,雅因为它代表着礼文化,常见于古典诗词歌赋之中。焚香、品茗、听雨、赏雪、候月、酌酒、莳花、寻幽、抚琴,被喻为古代文人九大雅事。新会是千年古郡,厚积千年岭南文脉,传统文化的精华传承至今,可以说,“焚小冈香、品陈皮茶、抚冈州琴、寻圭峰幽”,是今天新会人的“四大雅事”。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的香产业,已经被贴上了时尚潮流的标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力度传承和弘扬香文化香生活,就要抓住“百千万工程”的机遇期,谋划好香业小镇、千年香都,充分利用好珠西综合枢纽江门站这个交通和信息的“枢纽”,宣传“左手新会陈皮,右手小冈香”,让小冈香和新会陈皮一样,搭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
采写:南都记者 曾育军
新会小冈香业联合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