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对话 | 红山街:海丝“未来城”正崛起

 黄埔“海外新闻官”与街镇“一把手”

 “超级对话”系列报道 

 今日继续! 


“超级对话”第五期

来到了

黄埔区红山街道




打造海丝“未来城”

营造养老舒适圈

撑起群众“幸福伞”

织密民生保障网


红山街道扎实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市委“1312”思路举措和区委“十大专项行动”,抢抓广州海丝城建设发展机遇,以双沙社区旧村改造为突破口,奋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努力交出高质量发展红山答卷。一座海丝“未来城”正在迅速崛起。


图片

△双沙旧改项目建设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在本期超级对话中,红山街道党工委书记凌伟东与来自荷兰的“黄埔海外新闻官”琥珀在这里定下了一个“五年之约”,约定共同见证红山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凤凰涅盘焕新颜。


一起来看






对话嘉宾



凌伟东

广州市黄埔区红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图片


琥珀

“黄埔海外新闻官”

外资在华企业负责人


图片


老城焕新生



打造海丝“未来城”




旧村改造是红山街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步棋,项目覆盖商业、旅游、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


近年来,乘着广州海丝城建设发展的东风,红山街道整合全街力量,加快旧改步伐。


当前,双沙旧改工作稳步推进中,顺利引入央企、国企作为开发主体。历史用地手续报批完成率94.55%,签约率96.9%,建造安置房27.2万平方米。


2号地块8栋安置房已全部封顶,预计2024年3月完成首期安置房摇珠资格分房,2024年9月底完成竣工后开展摇珠楼层分房,共交付1479套,满足双岗、黄岗片区约1342户回迁。


图片

△双沙旧改项目祠堂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随着广州地铁五号线东延段和十三号线的竣工,红山街道推进三大核心商圈建设,引入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产业。对接广州海丝城建设近期规划,推进“文船新生·科技长岛”建设,突出打响海丝风情牌,活化利用海丝文化资源和文船工业遗产,合理布局新型产业用地,精准供给优质科技创新企业,同时大力引进休闲旅游、文化创意和商贸项目,打造创意型科技产业园和工业遗产休闲空间。


图片

△广州地铁十三号线双岗站

TOD智航中央商务区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在双沙城市展厅,我们可以看到红山街道打造“未来之城”的高质量发展蓝图。


图片




 对话地点 

 双沙城市展厅 


琥珀


凌书记,这里为什么取名叫“双沙”呢?


凌伟东

双沙社区由双岗、沙浦、华坑三个自然村组成,双沙之名便取自于前两个自然村。我们双沙社区目前正在推进城中村改造,占地面积约有112公顷,建筑量约237万平方米。


目前旧改项目的进度已经过渡到安置区的建设,预计2023年12月底完成八栋安置房封顶,2024年将分配到村民手中。


图片

△双沙安居片区一区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琥珀


这样看来,双沙未来一定大有可为呀!


凌伟东

没错。双沙南邻黄埔文冲造船厂,向东则是著名的南海神庙,同时它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完成整个旧改项目之后,我们给自己明确了一个定位,叫做“未来之城”


图片

△文冲船厂


琥珀


在建设“未来之城”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把基础设施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融合在一起的呢?


凌伟东

我们对历史的传承与保护可以分为几个步骤。双沙社区总共有17处文物保护单位,以及24处历史风貌建筑。


在推进旧改的进程中,我们对这些古建筑的保护遵循了“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基本原则,首先对年代久远的建筑按照原有样貌进行修复,然后结合旧改规划优化环境,将其打造为“网红打卡地”“文化创意园”。


琥珀


我还想知道,双沙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图片

△第16届广州民俗文化节

暨黄埔“波罗诞”千年庙会


凌伟东

我们主要有三个民间节日:乞巧节、媳妇节、“波罗诞”。


在乞巧节,当地居民会自发举办文娱活动、制作传统美食;“媳妇”在双沙社区是勤劳善良的代表,我们设立“媳妇节”便是为了感念这些具有高尚品格的女性;“波罗诞”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彰显广府文化底蕴最鲜亮的名片之一,也是广州航海贸易长盛不衰的重要见证。


熟人一家亲



撑起群众“幸福伞”





红山街道火电社区是广东火电工程公司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建造的单位型熟人社区,目前居民多以退休老人为主。

立足这一特点,红山街道坚持“红山红 心连心”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培育“熟来熟往一家亲”社区治理品牌,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陈旧的房屋到焕然一新的居民楼,从废弃的草地到设施齐全的小型公园,火电社区通过实施“微改造”焕发新活力,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就是红山深化党建引领社区治理的生动缩影之一。


图片

△改造后的火电小区


红山街道社会治理取得了一些亮眼成绩:医养结合“红山模式”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予以推广;颐康中心成为全区首家通过2022年度省养老机构星级评审的机构;红山社工站“向日葵亲子小屋”试点获评国家级项目点……





 对话地点 

 火电社区红荔公园 


琥珀


这个公园里的老人真多啊!相比起来,我们荷兰的老人会比较独立,退休后也基本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像中国这样其乐融融一起玩耍的情况倒是挺少见的。


凌伟东

我们红山街整体人口结构相对偏老龄化,在火电社区以及很多其他社区,大部分的居民都是企业退休工人,为此我们探寻出了一套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模式,这也顺应了千百年来中国人“重家庭”的传统观念。

曾经的红荔公园只是社区内的一片草地,街道合理利用这片土地,将它打造成以文娱活动、休闲娱乐、体育锻炼为一体的小型公园供老人们活动。除此之外,社区内还设有颐康服务站等医疗机构,为老人提供日间托管服务,注重“医养”结合,其中不仅包含了基础的文娱活动,也能够看病问诊、心理咨询。


图片

△红荔公园


琥珀


这里这么多退休工人,看来小区应该已经有很长时间的历史了吧?


凌伟东

是的。这里的房子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建的。在2019年,政府对它们进行了微改造,小区内排水排污设施以及的小区外的市政道路都得到了改善。


古村新蝶变



绘就文旅“桃源乡”





位于红山街的华坑村,历史悠久,风景秀丽,人杰地灵,民风淳朴。2022年,华坑村示范社区建设纳入黄埔区第五批示范社区建设计划。2023年9月,项目正式动工,瞄准宜业宜居特色生态村目标,打造乡村振兴“红山样本”。如今的华坑村,正在城市烟火处悄悄实现蝶变。


图片




 对话地点 

 华坑村 


琥珀


凌书记,我听说华坑村有着650年的历史,关于它一定也有着不少有趣的故事吧?


凌伟东

当然!华坑村是双沙社区的一个自然村,它曾经有过这样一段趣闻——1986年10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访华时,途经广州,其丈夫菲利普亲王率随员到访华坑村,到村民家及简氏公祠参观。菲利普亲王参观华坑村的原因已无从考证,据说是在我们接待人员的介绍下前来探访“世外桃源”的。


琥珀


打造城市中的“世外桃源”,这可不简单,你们做了哪些努力呢?


凌伟东

针对“世外桃源”这一主题,改造也要因地制宜,因此我们并未把华坑村纳入双沙旧改的规划中去,而是根据“修旧如旧”原则把环境进行改造升级。


2023年9月,我们启动对华坑村进行绿美环境示范级建设,同时修缮村道、规范社区内停车秩序,而集体物业,我们也将打造成文化创意园,到时候咖啡馆、文创打卡地等都将实现,让华坑村村民享受更美丽的居住环境。你现在看外面还比较杂乱,等五年后再来,这里一定让你耳目一新。


图片

△华坑村示范社区建设效果图


琥珀


我很期待!未来我一定要再回到这里打卡留念。



城市更新跑出“加速度”


红山街道全力攻坚克难,推动双沙社区旧村改造、广州交通大学筹建、黄埔杏林创新谷等7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撬动城市品质大提升。


图片

△广州交通大学筹建效果图

以实际建设为准


双沙旧改项目是黄埔区2023年度首个央地合作项目,总投资约290亿元,占地面积约112公顷,规划建筑面积约237万平方米,安置房已建或在建面积约27.2万平方米,打造集总部办公、高端公寓、商业服务、文化体验、高端居住等五大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智创集聚区、岭南山水宜居区”,为广州海丝城建设、构筑广州“一廊一带”(科技创新走廊、珠江高质量发展带)中枢提供强有力支撑。


图片

△黄埔临港经济区 范志伟/摄


蹄疾步稳推进广州交通大学项目征拆,统筹规划广州交通大学附属中小学校建设,设立高中30班、初中30班、小学36班,在双沙旧改规划的1个完全中学、1个九年制学校、2个小学、7个幼儿园基础上引入名校资源,补齐辖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全链条,发挥产教融合效应,高标准建设科教智慧新城。


图片



黄埔杏林创新谷项目完成两期3处地块约9.55万平方米的交地、3笔补偿款的支付,以及涉广州冶炼厂地块19.61万平方米的清租工作,夯实争创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联合创新平台的基础。



基础设施建设大升级


大力推进港前路二期、航海学院东侧路、大沙东路四期等7条市政道路建设,创造性采用“先复建后交地”方式保障航海学院正常运营;加快打通断头路,保障广州地铁十三号线C出入口、地铁五号线东延段顺利开通,实现交通路网全面提质升级。


图片


深入实施绿美黄埔生态建设,加快推进牛山炮台公园、双岗公园等4个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优化群众游园赏景、健身锻炼、公共活动的生态空间。


图片

△双岗公园


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


聚力推进华坑示范社区建设,总投入5805万元,精心布局乡村经济走廊、产业孵化器和生态种植区,建设创智田园和乡村振兴生态圈。


图片

△华坑村示范社区建设效果图


扎实做好“三农”工作,完成护林路(5.71亩)、大蚝沙(114.15亩)两个撂荒地块复耕复种。

奋力守住“菜篮子”,2023年蔬菜产量1600吨,水果产量超10吨。

规范农村“三资”管理,2023年度成功交易集体经济组织资产10宗,签订合同总标638.35万元。




社会治理开辟新路径



红山街道坚持“红山红 心连心”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创新培育“熟来熟往一家亲”社区治理品牌。挂牌广东首个区县融媒增强“四力”实践基地,举办广州首个社区“媳妇节”,人民日报、新华网、南方日报等30多家中央省市媒体深度聚焦,以强宣传持续提升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品牌影响力。


图片

△红山街道双沙社区沙浦村“媳妇节”晚会


民生事业实现“新突破”


健全“9073”(90%居家+7%社区+3%机构)服务体系,医养结合“红山模式”被国家卫健委列为全国医养结合典型经验予以推广,颐康中心成为区首家通过2022年度省养老机构星级评审的机构。推行政务便民服务窗口延时服务,办理业务24860件,服务26114人次。红山街道社工站“向日葵亲子小屋”试点获评国家级项目点,“羊城家政”被评为2023年度省“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绩效评估 A级(优秀)站点。工疗站植物染品牌成为区残联重点宣传和推广项目。


图片

图片

△红山街道群众文化活动


策划丨黄蓉芳、张成

视频黄沪林、胡正茂

实习生卢肖屹、徐月怡、朱夏冰

文丨张成、实习生李一可、卢肖屹

编辑丨胡佩憶

校对丨郭依琳

审核丨龙昊

复核丨曾妮

签发丨徐清杨

出品丨黄埔区融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丨广州黄埔发布


图片